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我国妇女农地权利法律制度运作的实证研究与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频受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未得到充分的保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立法上对"男娶女嫁"婚嫁方式可能损害妇女土地权利的认识不足;二是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互相矛盾;三是立法上对妇女权益法律保护的效果适得其反;四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五是当村规民约侵害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时,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为此,应当有效化解政策、法律之间的冲突,完善细化法律规则,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对村规民约的法律审查,消除制度歧视。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已于最近正式施行。《条例》在防止家庭暴力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其中,对妇女土地权益作了详细规定,比如,“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理由剥夺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妇女权益保障中的难点.以"户"为承包主体使农村难以真正行使承包经营权利等现象是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主要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性别理论,进一步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保障性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鹏 《法制与社会》2011,(31):210-210
农村妇女的诸多土地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主要是由于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比如在妇女身份问题上法律规定的缺失:法条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没有专门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因此,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专门规定,并赋予法院对村民委员会决议的司法审查权等。  相似文献   

5.
目次一、外来妇女的基本状况描述二、外来妇女的政治权益保障现状三、外来妇女的文化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四、外来妇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障现状五、外来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保障现状六、外来妇女的自我认识及未来打算七、对策和建议城市外来妇女的权益状况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给予更多关注。本课题组受福建省厦门市妇女联合会委托和资金资助, 就“厦门市外来妇女权益保障现状与对策研究”,于2003年9月至12月间,  相似文献   

6.
妇女作为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初却没有取得与男子同等的权益,为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女性率先掀起了争取权利的运动,最终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保障机制,并且对其它国家及其地区的妇女维权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国家及其地区的妇女的社会地位。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历史、传统的不同,在有关妇女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和参政权益等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较为成功的做法,以便对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申保  帅丹梅 《法制与社会》2012,(26):213-214,21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失去生活保障的状况已经引起普遍关注.从目前情况看,农村户口人员失地情况存在普遍;失地拆迁补偿形式简单;社会保障没有同步;失地后思想观念缺乏转变;生活水平下降.本文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权益,适时转换农民身份,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对农民权益的基本内涵、历史变迁与现实特征进行分析,对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中农民劳动权益、土地权益等经济权益的实现与保障情况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保护几个问题的法学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既涉及到妇女权益的切实保障,也涉及“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从法 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阐述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法律性质及其特点,着重探讨农村 妇女土地承包权从权利的取得、权利的分割、权利的继承到侵权救济等诸环节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阐明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保护所具有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为广大农村 妇女土地承包权的法律保护提供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近年因土地征收而引发的土地补偿款纠纷案件正逐年上升,这类案件中受侵害的往往是妇女和未成年人。在此,本文简要的分析了超生子女能否获得土地征收补偿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方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完善问题:尽快建立健全妇女权利保障机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中女代表候选人的比例;在劳动用工制度中不得歧视女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和执法;将保护农村妇女责任田、口粮田的规定具体化并加强法律责任条款;全面设定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扩大行政处罚的运用范围;拓宽对权利受侵害的妇女的救济途径;以法律解释扩充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内容,适应维护妇女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妇女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中,仍是空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不少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2.
檀木林 《法制与社会》2013,(24):294-295
农村土地流转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带来冲击。在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要想妥善解决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问题,不仅需要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也需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积极采取管控措施。本文试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希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生校外兼职因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合理、因工受伤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以及职业介绍机构的欺骗等现状致使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严重。基于大学生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和原因,以及民法在调整大学生劳动权益方面的缺陷和劳动法在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方面的优势,应该用劳动法来切实维护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4.
景春兰 《政法学刊》2016,(4):108-114
广东地处发展与改革的前沿。广东地方立法以国家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为根据,紧跟国际妇女权益保护规约,首次从法律上明确性别平等的内涵,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动或措施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具体细化和执行妇女参政议政权、工作权、婚姻家庭权益、财产权益等保障规定,同时,广东地方立法突破国家立法,出台保护妇女权益的诸多创新性法律规定,推动我国妇女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彬 《法制与社会》2013,(7):216-217
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女性权益保护在立法层面上取得一定成果,尤其是广东省及部分地区的立法执法部门突破思想理念阻力,在立法保护出嫁女权益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出嫁女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农村妇女未能获得法律规定的完整的土地权利。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提高女性的整体地位,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分析出嫁女权益保护相关问题的现状及处理该问题的社会阻碍因素,探讨广东地区对于出嫁女问题的立法经验,进而寻求解决方案的核心。希望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从而为如何维护和提高女性,特别是出嫁女的法律地位提供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龙翼飞 《法学家》2006,(1):77-7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工作,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从事婚姻家庭法学研究的学者们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若干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肖新喜 《河北法学》2011,29(11):116-121
目前,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严重侵害。分析其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有效保护农村妇女承包经营权益意义甚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承载的使集体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了承包经营权的变动应该与成员变动一致。而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效力使其具有稳定性,其所内含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冲突是妇女承包经营权受侵害的根本原因。针对以上冲突,提出三种解决冲突的方案供学界参考,以期能对保障农村妇女的承包经营权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涉“外嫁女”土地及相关权益纠纷案件往往涉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在对以村民自治为由裁定驳回起诉的生效裁判开展检察监督时,应重点审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主体、标准以及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应从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高度加大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力度,发挥民事生效裁判监督的纠偏、创新、进步、引领作用,准确适用民事检察复查制度,切实保护“外嫁女”等妇女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执行工作的整体发展态势 当前,反映当事人权益真正实现情况的实际执行率不尽如人意,如广东高院曾对辖下三级法院进行抽样统计,2003-2005年平均实际执行率仅为26.1%。实际执行率越低,表明执行难问题越突出。有学者将执行难总结为“不能、不力、不得”。认为因社会效果、各级政府的压力等导致...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经问世了.这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我国妇女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的问世凝聚着党和国家对广大妇女群众的爱护与关怀.它的出台不仅填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空白,而且将使我国妇女的解放事业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为保护妇女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事业,关心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宪法大纲》《婚姻条例》等,其中都有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利和利益”是我国立宪和修宪的重要原则.婚姻法、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