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丽 《法制与社会》2014,(13):214-215
是否具备法律职业道德是评判优秀法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校在法学教育中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不足制约了高校法学教育的质量。法学教育要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通过多种方式在日常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德才具备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不仅仅是法学理论和职业技能的灌输和培养,而且还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独立的法律思维和人格、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伦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要重视对刑事诉讼法所包含的各种价值理念和法律精神的研究和学习。在刑事诉讼法教学各环节要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培养一名合格的法学本科生应以形成较高的思想素质、法律素质、人文素质为目标。即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和认同职业伦理、恪守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具备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广泛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法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建设法治国家,要求法学教育精英化和职业化结合起来。因此,对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伦理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玫  王小萍 《河北法学》2006,24(12):196-200
从法律的内在价值要求、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伦理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伦理包括蕴含在法律制度中的制度伦理与法律职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法律行为伦理即职业道德两部分.法律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法律伦理人格,有助于法律终极目标实现的"社会医生".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法学教育理念的重构和法学教学方法的转变.目前,开展法律伦理教育面临的障碍主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偏颇,社会"道德滑坡"的大环境以及法律国家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传统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的设计,以求达到让学生们像法律人一样思考的目的,培养出具有扎实法学实践能力和高度法律职业道德的国际性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弥补了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分析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本土化移植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障碍入手,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希望能对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本土化运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陈秋云  翟晶 《行政与法》2012,(12):74-79
法律仪式作为仪式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在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法律仪式有规则化的(制度化的)与未被规则化的之分。规则化了的法律仪式零散存在于我国法律法规之中,呈碎片化特征。法律仪式教育在我国法科教育中散见于部门法学的教学中,内容多为规则化了的法律仪式。法学教课书中并没有法律仪式这一概念,未被规则化的法律仪式在法科教育中是不存在的。法律仪式教育对法科学生的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丽容 《法制与社会》2012,(10):216-218
法学教育不是传授法律知识,而是培养法律思维.通过保险法课堂例证式教学中参与教学法的应用,论述法学教育的基础是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充分、全面、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中国法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则忽视了法学教育的更重要的价值。法学教育单纯以司法考试为导向会影响法律精神的培养 ,冲击先进教育方法的使用 ,挫伤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努力 ,更是漠视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种需求。法学教育理应关注司法考试 ,但司法考试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学教育不能唯司法考试。在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之间应建立起良性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诸多学者对当下大学中的法学教育脱离实践之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大学中的法学教育应该进行实践化的转向这一观点。该观点与大学中法学教育的效果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有紧密关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本文认为,大学中的法学教育不应完全以经验为导向。更应重视法律精神、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法律基本理论的传授。  相似文献   

11.
也论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立民 《法学》2007,(11):50-56
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意义表现为:有助于冲击传统法学教育方法的理念,有助于弥补传统法律教育方法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等。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应用、系统、比较和实践的方法不可忽视。诊所法律教育方法有其优越性,表现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更有利于巩固已学到的知识,更有利于学到新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法律实践能力。在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诊所法律教育原则的确定,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结合使用,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交流与提高等。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中国建设既需要大批懂经济、懂管理同时又懂法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又需要大批职业化的法律人才.这不仅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也对我们法学教育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高等法学教育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而且还要面向全社会培养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是一种包含和超越一般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本科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的和谐统一,寻求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教育部在其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中指出,为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法律人才,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将法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传递法学知识、实践技能、法律价值的角色,并明确法学教师的素质结构的内容包括系统完备的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等。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笔者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自己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法学教育。从培养法学人才的角度来看,大学法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就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广义上讲,包括针对本科、研究生的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也包括社会上非在校成人的法学教育以及在职法律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笔者在文章中所谈到的法学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笔者1986年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在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这期间,也从事过律师实务(包括诉讼与非讼法律实务),因此对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经历也有助于笔者对法律实务人才需要的理解。笔者在从事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法律实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部门、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部门等)就法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沟通,听取来自实务部门的意见,因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直接的了解。众所周知,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法学"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能力培养,严重脱离法律实践.诊所式模式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法学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更多实践机会,教与学的互动更加明显.但作为一种舶来品,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仍面临种种发展障碍,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了诊所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的对接途径,主张兼采法学传统教育与诊所教育两者之长推动高等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律技术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功利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法律专业学生在法理造诣和法律技术上有着等质的要求。精通法律技术并能够运用法律技术服务于社会,是社会衡量和取舍法律人才的基本标准。这决定了法律技术培养在法律专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制约着整个法律专业教育过程。法学教育应当围绕着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而为了适应培养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机制和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文学与法律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文学特别是大学语文对于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能够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所需的基本技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包容心等情感,弥补法学知识学习所欠缺的"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专业学生不应仅关注法律本身,而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理解法律蕴涵的人性光芒,从而在今后司法活动中实现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文学与法律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文学特别是大学语文对于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能够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所需的基本技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包容心等情感,弥补法学知识学习所欠缺的“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专业学生不应仅关注法律本身,而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理解法律蕴涵的人性光芒,从而在今后司法活动中实现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诊所法律教育是现代法学教育中的学生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思维,高校法律公共课应当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借鉴诊所式教学法,建议对参加法律公共课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通过四个不同的“诊所”情景,使法律公共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是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法学教育相比较,其比较重视比较法和外国法的教学、外籍教师的人数比较多、外语教学比较扎实、毕业生到国外深造的机会比较多等等.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在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推进了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现代化、中国立法的现代化、中国司法的现代化、现代法学国内外交流和世界反法西斯、国际法事业等.在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西方教会的背景、租界的法制环境、20世纪30年代法学教育的变化和今天可以借鉴的问题等等.可以说,中国目前已不缺少法律人才,缺少的是卓越法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可以从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中得到一些启示,最终是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国家提供急需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