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风云     
吴昌华 《黄埔》2006,(1):33-36
本刊2005年第6期介绍了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二期的吴昌华,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历时半年撰写了章回体文学巨作《黄埔风云》的情况。全书80回,近90万字,时间跨度从1924年至1976年,涉及黄埔师生108人,洋洋洒洒,大气磅礴,极富传奇色彩。吴老在百忙中修订了书稿,授权本刊连续刊登,让您在阅读中体味中国现代史上那波澜壮阔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黄埔伉俪     
正南京城里有一对黄埔夫妇,丈夫陈世勋,出生于191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3期;妻子何静芳,出生于191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5期。他们的故事,见证了那一段惊天动地的抗战岁月。一陈世勋出生于安徽定远县。其祖父是清朝贡生,是省内有名的儒商。到了陈世勋的父亲主持家政时,家业衰败,家里只剩下两幢瓦房。陈世勋小的时候,家  相似文献   

3.
黄埔情     
曹立德 《黄埔》2006,(3):62-62
那是1996年,北京的黄埔十八期同队同学刘子杰,邀我去首都旅游。我偕老伴同往。初到北京,人地生疏,刘同学恐我俩迷路,特到火车站迎接。分别五十载,今朝重逢相会,欢乐心情难以言表。子杰热情款待,夜间让出自己床位,让我夫妇好好休息。翌日,子杰亲自导游,浏览天安门、故宫及其他名胜古迹。告别之时,依依不舍。他送我夫妇上火车,一直站在车窗边,寸步不离。我多次催他回去,待火车慢慢起动,我伸出头,再次紧握着他的手告别,他鹤立原地,高举起手左右摇动,直至不见人影。这一幕深情似海的剪影,距今已有十年,每每记忆犹新。别后电话不断,尺素频通,互告近况,  相似文献   

4.
彭建新 《黄埔》2013,(2):107-111
梁华盛,1903年11月13日生于广东茂名县杨柘乡(今高州市泗水镇)里道坑村。1999年3月2日在台湾病逝。  相似文献   

5.
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黄埔论坛于2011年9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尤兰田在论坛上致辞。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解放军总装科技委员会原  相似文献   

6.
夏世铎 《黄埔》2008,(3):20-21
说起来,我与《黄埔》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早在《黄埔》杂志创刊前,黄埔军校同学会即于1986年出版了《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特刊》、《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并于1987年出版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专辑》。这三期《专辑》我都激情满怀地仔细阅读了。刊中有中央领导同志和黄埔前辈热情洋溢的讲话,还有充满爱国革命精神的、动人心弦的文章,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周强 《黄埔》2013,(5):71-71
李正义,湖南湘乡人,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02岁,黄埔高教班十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滇西反攻战役等。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第十六军官总队担任区队长、中队副、上校中队长,昆明市晋宁县副县长、警察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卢汉将军领导的云南和平起义,1957年被错判,1980年平反,后退休,现居住在昆明市龙泉路文  相似文献   

8.
正武冈分校原称武汉分校,初创于1927年,旋即停办,继于1929年复行成立,至1932年归并南京本校。1936年1月,复由陆军整理处军官教导团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钱大钧为分校教育长。1938年春由湖北武昌迁往湖南邵阳,后迁武冈,再迁湖南会同。分校学生由第十四期开学(1938年2月)起,至十八期毕业(1944年3月28日)止,共计训练11个总队(第十四期第五总队;第十五期第八总队;第十六期第八、十九总队;第十七期第六、七、廿一、廿七总队;第十八期第七、十二、十三总队),毕业学生13804人。另设战术研究班、军官训练班、技术训练班、军官高等教  相似文献   

9.
正王英泽,生于1914年12月,今年100岁,湖南澧县人,毕业于黄埔七分校十期。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正在读书的王英泽报国心切,毅然要求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但由于要把书读完才能走出去的父命难违,一直到1934年他才来到宋希濂的部队参加抗战。1937年淞沪会战时,他已经是一名少尉排长。面对侵略者,王英泽作战英勇,无所畏惧,后来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他已升任上尉队长,受令在山西中条山区组织小股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黄埔学校同学会黔南州联络组响应州委州政府倡导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于2007年元月组织黔南州都匀地区黄埔同学及黄埔家属集资购买棉衣裤和鞋送给都匀市洛邦小学174名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6,(4)
正3月21日收看《新闻联播》,得知德高望重的黄埔女兵黄静汶老人因病于3月12日逝世,感到万分悲痛!黄静汶1906年农历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她从小就立志为争取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她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6期),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1927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亲历了西征讨伐夏斗寅的战斗。她在白  相似文献   

12.
正滔滔的黄河,巍巍的长城!中华民族五千余年历史与文化!锦绣万里江山,神州大地,蕴育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就在那九十年前的今天,那黄埔军校诞生的时代巨人,黄埔的子弟!经历了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惨烈的杀戮战争;完成了东征、北伐和赢得了八年艰苦抗战的胜利;收回了租界,废除了列强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更光复了被日本窃据了五十年的台湾!  相似文献   

13.
高林 《黄埔》2007,(5):1-1
黄埔,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闪光的字眼;黄埔军校,一所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世界著名军校;黄埔同学,一群高举“爱国革命”旗帜的中国军人,他们正踏着历史的脚步,从八十年前向现今一路走来。我分明听见,那是响亮的黄埔足音……  相似文献   

14.
周强 《黄埔》2011,(2):23
贺明哲,男,生于1909年1月16日,云南省昭通地区水富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八期。抗日战争中曾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南昌外围战等战役,后参加国民党在桂林举办的第一期参谋训练班,毕业后被派到四川中央军校军官高等教育班任参谋教官兼队长。抗战胜利后,贺明哲同学担任四川宜宾团区(军分区)参谋长,1949年9月任新一军少将副军长兼前进指挥部指挥官,1950年8月投诚。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06,(4):F0002-F0002,F0003
北京黄埔大学由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993年创办,在北京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李运昌(黄埔四期,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任名誉董事长,黎原将军(黄埔十一期,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任董事长,贺铿教授(人大常委、九三学社副主席),戴伦彰教授(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第一副会长、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美国华盛顿美利坚大学教授)、梁守般教授(中科院院士)、梁柱教授(原北京大学副校长)任高级顾问,郝国印教授任校长。  相似文献   

16.
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与陆官校友会等百余位退役将领暨其眷属,应大陆黄埔军校同学会之邀,于2008年4月6日至13日参访大陆一周。其中最隆重的活动,就是4月8日(戊子年3月3日)从郑州到新郑参加黄帝故里戊子年拜祖大典。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宁夏有一位黄埔老人,名叫苏赓泉,如今已是百岁之龄,他最爱称自己是"黄埔一兵"。苏赓泉,民革党员,生于1917年8月17日,1939年11月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第15期步兵科。他是一名抗日老兵,也是宁夏健在的黄埔同学中的最长者。老人百岁生日前夕,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行人,驱车来到中卫市,为他送去祝福。苏老家住在中卫市区临街的一栋楼上,当我们敲门时,屋里早早应  相似文献   

18.
廖加强 《黄埔》2006,(2):10-10
为进一步加强同海外黄埔校友的联系,黄埔军校同学会组成赴美访问团,于2005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访问了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的黄埔同学和相关团体。访问团在访问活动中,与旅美黄埔同学组织、黄埔知名人士和华侨、华人社会团体的近200人进行了交流。此次访美,是同学会近几年组织的较大一次出访活动。通过这次访问,进一步密切了与老朋友的联系,结识了一批新朋友。访问团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各界朋友的热烈欢迎和款待。通过朋友的介绍,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还特意委托人向访问团赠送一面(台座式)加州州旗,表达欢迎之意。有…  相似文献   

19.
张素和 《黄埔》2007,(3):27-28
我的父亲张文衷(字本禹)是张治中将军的三胞弟,生于1900年。1924-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卒业。1936年父亲服役于第十三军第四师十二旅,任少将副旅长,参加了傅作义将军指挥的反击日寇入侵的“绥远战役”、“百灵庙战役”。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向我卢沟桥驻军发起全面进攻,华北平津战场吃紧,父亲又奉令调往南口与日寇的板垣兵团展开激战。父亲为了部队能及时补充弹药,亲自押运枪弹,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他身受重伤,  相似文献   

20.
丁莹 《黄埔》2013,(4):56-57
早春三月的一个午后,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人员来到杭州金色年华老年公寓拜访黄埔十六期同学、中国远征军战士林士瀛老人。林老热情招呼客人落座后,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那峥嵘岁月……林士瀛,生于1918年农历7月19日,现年9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