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哲学界就认识客体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看待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以及在确理解认识的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者,客体是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是主体的认识的对象。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一、理论为什么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的,这是由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一方面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理论对实践又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伟茹 《前沿》2012,(13):44-45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人类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反应客观世界的运动,认识也只有按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去认识客观世界,才能正确反应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认识规律、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规律,即把认识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统一起来。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坚实的哲学理论根源;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与群众路线相一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路线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的思想 ,阐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 ,提出了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5.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不过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人的大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在认识论领域内,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为或者说具体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过程是建立在实践过程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们通过自已的感官同外界事物相接触,客观对象才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经过头脑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三大转换,从而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广义认识论。开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法兰克福学派自居为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一个学派。它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的以实践为中介的高度统一的理论,不仅主张建立一种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而且主张建立一种新的认识论,而这种认识论应是以实践为基础、恢复主体性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批判忽视认识的主体性的反映论,从而把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揉合起来的“现代认识论”。鉴于其论甚广,本文仅就几个根本性问题,考察其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赋予实践概念以全新的内涵与品格。实践概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贯穿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枢纽。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从价值创造的实践主体出发,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是直接地论述了工人阶级这一实践主体在人类解放实践过程中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的飞速发展,当代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方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从旧有的宏观对象的实体性认知转向认识过程微观机制的深入研讨;从认识本质的客观规定转向人类知识结构的主体性研究。在此,本文仅就这一转变的客观基础、研究进程以及这一进展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意义等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期引起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建忠 《前沿》2010,(23):66-69
如果说"商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始范畴,那么,"实践"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始范畴。这是因为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主观目的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四方面的属性,兼有普遍规定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双重品格。由此,它内在地包含着多种矛盾,比如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等。这些矛盾和特点使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始范畴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辩证法、社会结构理论、群众史观及其价值灵魂都与实践有着内在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实践的观点不仅具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论意蕴,还具有其更为重要的世界观意蕴和以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意蕴,即:在人类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世界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历史链条中,在以往阶段上的人类实践活动与后继历史阶段上的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客观世界的生成过程中,起过重大的创造作用,是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根据之一,因而,只有既从客观物质世界固有运动规律与以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中来理解和认识问题,才能深入合理地认识和把握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这一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意蕴的重大当代价值之一,就在于为人们增强对现实实践活动的历史后果的预见性和自觉性,以便为更好地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哲学理论锁钥。  相似文献   

12.
耿秋兰 《传承》2009,(16):68-69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提供了哲学基础。我们要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从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认识论问题美国马克思主义者十分注意在列宁反映论的基础上研究认识论问题。他们认为,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属性,是对客观现在观念上的再生产,是对它们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参阅乌尔斯:《精神分析学的破产》,1957年俄文版)伯尔索斯在分析意识的本质时指出,意识虽然不存在于个体的人们之外,但按其本质它具有社会性质。思维活动是整个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并在社会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他说:“我们把理性活动看作为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其中之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毛泽东同志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5.
谭月明  ;张耀元 《前沿》2014,(19):33-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永恒主题,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考察党的思想路线内涵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关系,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提供了哲学基础.我们要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从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那么,实践的科学涵义是什么?实践有些什么特征?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无疑是很重要的。在哲学史上,实践这个概念早就被一些哲学家使用了,并对它作了种种各不相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一、信念属于理性范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要靠牢固的理论根基信念,即“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很明显,信念不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且是人的精神、观念层面上较为确定、稳固而持久的东西,属于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精神活动的高级层次——理性范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  相似文献   

19.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根红线。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基本立足点,辩证法是实践的基本方法。认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唯物史观是指导人类变革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实践。  相似文献   

20.
胡孝四 《传承》2013,(11):52-53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根红线。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基本立足点,辨证法是实践的基本方法。认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唯物史观是指导人类变革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