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精神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和信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通俗地讲,时代精神反映了“大势之所趋”、“人心之所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精神。它顺应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改革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正确回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时代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和历史的见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孕育而成的时代精神,其核心是改革创新。而思维方式,即人们的思维定势和思维运行的模式,与时代精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时代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受到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作为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进程,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全面性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现代化进程,实质上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巩固并发展其在世界统治地位的历史过程。现代化进程既有共性的发展趋势,也会呈现出个性的发展特征。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和经验总结是人类共同财富,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是,西方不等于全球,个性不等于共性,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真理,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理应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条件去选择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时代精神与人的价值内容不同,但二者都取决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时代精神与人的价值的内容也随之改变。人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并不能否定社会实践是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反而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实践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不能以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价值观替代社会实践评价,作为对90后及不同时代人的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作为群体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功能、目的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实践生成上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互动融合,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以依托城市精神建设文化载体作为重要着力点,把个体价值观的内化生成作为基础工程,将精神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作为有力保障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精神融通建构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7)
时代精神为当代人们的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西农精神就是其中一种。西农精神符合时代精神价值要求,并具有其鲜明特征,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过程中特色的精神支柱和行动纲领,是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核心竞争力,更是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和追求卓越的动力。根据时代精神的价值作用和特征,结合西农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西农精神不只是单纯的大学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通过为立根偏远艰苦地区追求卓越发展人物树立了新的形象,形成新的精神文明成果,激励更多为祖国发展奉献的奋斗者。  相似文献   

7.
罗骞 《理论探索》2020,(5):31-38
不论从理论的内容还是理论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本质的意义上被看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主体内容是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为:通过革命的实践造就了当代历史的基本状况,通过资本主义批判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影响了当代众多左翼思潮,塑造了当代的人类精神。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特征、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塑造当代人类社会和时代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反映社会进步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时代楷模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或集体。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产生着不同的时代楷模。时代精神与时代楷模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时代精神,就其属性而言,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我们有过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当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在大力弘扬这些时代精神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乃至淡化和侵蚀时代精神的现象。其尤为值得关注的,当属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0.
徐桂兰  屈孝武 《学理论》2010,(20):83-84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探究,对于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竞技体育道德失范内涵的理解、分析失范行为的共性特征,分析出影响竞技体育道德失范是具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时代精神 时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它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动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的时代性,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主流和基本价值取向。而时代精神的“精神”,强调的是在一定时代为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践行的一种文化潮流,是一定时代的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2.
白杰 《学理论》2009,(17):179-180
作为新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路玉香对改革开改以来中国乡村生活的变革发展予以了真切而深刻地关注,诗歌既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又饱含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诗集《诗苑鸟语》将时代精神与乡村生活紧密相拥。将道德诉求与艺术技法浑然交融,诗风朴实而灵动,不仅集中体现了新田园诗歌的艺术特征,更以厚实的文学实绩有力推动了当下新农村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丽霞 《党政论坛》2004,(11):33-35
所谓公共管理方法就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高公共管理效能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或技术措施的总称。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改革的兴起,发达国家政府较为重视公共管理方法的变革,以此来推进公共管理改革进程,实现改革目标,巩固改革成果。由于各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以及改革实践的差异,公共管理方法革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程度也不尽相同,然而就其所呈现出的总体趋势而言,是存在共性的。本文主要从共性角度,探析当代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借助纪念活动进行政治表达,主要依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重要节日等纪念谱系发表纪念讲话,展现中国的历史传统、传达中共政治主张,折射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借助相应的核心话语和逻辑框架,讲话的政治功能得以表达,实现了共同历史记忆的建构,民族时代精神的塑造,政治整合与社会动员的实施。习近平纪念讲话的梳理对于当前推进中国纪念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汪叶菊 《民主》2012,(8):44-45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座有着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赢得这一殊荣的.同时由于昆明是我国古代西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多民族边疆省份的省会城市.因此.昆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个性。这种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构成了昆明文史工作有别于其他城市而独具特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指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第121页)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站在面向新世纪的历史制高点上,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高屋建领,总揽全局,用新的思维总结了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其要旨在于增强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紧跟历史进步潮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 共产党作为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先锋队,是顺应历史发展规…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导致了社会思潮内在内容的多元化、外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传播途径的网络化,各种社会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对于社会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的科学认识、理性判断和深入分析,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极大影响。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理性爱国、奉献社会的时代精神,利用进步的社会思潮塑造国家民族意识,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顾乃武  冯华 《学理论》2010,(20):154-156
东汉以降的选举政策虽使门阀士族的家风形成尚儒的共性,但从地域文化影响下之北朝山东四大士族家风看,门闻士族的家风又具有地域差异的重要特点,其社会声望、仕途发展及家族规模也因之而有所不同,地域文化由此成为影响门阀士族兴衰的不可忽视的又一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创业致富成为时代主旋律,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进步,改革开放被称为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带来了成长中的烦恼,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大家感到我们的社会存在浮躁,心浮气躁成了一些阶层和群体的共性特征,许多人不能静心静气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总是“急”字当头,总是幻想一日暴富、一夜成名、一步登天。具体表现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为眼前利益所惑,稍不如愿就牢骚怨言满腹;普通人热衷“钱途”光明,公务人员热心升迁捷径;社会奉行关系学,有钱能使鬼推磨,把等价交换作为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使低级庸俗思想和道德失范行为不断挑战社会的正义良知,等等。尽管这不是社会的主流,但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价值哲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进步紧密相扣。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伟大历史转折,就没有价值哲学对原有禁锢的突破,也就没有此后长足而深入的发展。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整体转型和升级,党领导人民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价值哲学应立足生活世界及其结构性变革,面向现实的价值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