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锡堂 《湘潮》2013,(1):49-49
2012年4月30日,一辆银灰色轿车驶进了宁静的韶山冲,车子里坐着一位留着短发、戴着眼镜、身着青色旧西装的75岁高龄的老人,她就是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长女李敏,随行的还有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女婿陈东升及外孙等。他们回到韶山,祭祀先祖。  相似文献   

2.
张家康 《党史天地》2007,(6):4-8,15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步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带领中国人民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新中国,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毛泽东从韶山迈出第一步,旧世界就开始颤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伴随着毛泽东的豪情壮志,是这位历史巨人的坚实脚步!  相似文献   

3.
李光彩 《党史文苑》2009,(10):26-31
古往今来,人们非常重视养生问题,特别是帝王将相,为了长生不老,对养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4.
元昕 《新湘评论》2005,(7):58-59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80周年纪念。七一前夕,我怀着崇敬和景仰的心情,又一次来到了韶山特别党支部的诞生地——韶山冲上屋场毛泽东故居。站在上屋场毛泽东那间极其普通的卧室.望着那个通向阁楼的小楼口.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风云激荡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前几个星期去湖南卫视的艺术玩家节目做嘉宾,节目一结束,我立刻奔赴毛泽东的家乡韶山。毛泽东的韶山祖屋无疑成为旅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省长沙市杨开慧烈士陵园中,竖着一块高约四米的纪念碑,碑的一面刻着铭文:“革命烈士杨开慧杨开明杨展茔地”。杨开明是杨开慧的堂弟,而杨展则是杨开慧的侄女。杨开慧、杨开明、杨展作为毛泽东的杨姓亲属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家因此被称为“一门三烈骄杨府”。  相似文献   

7.
1934年,肖根如出生于长沙县石门乡团田村张家湾(现属跳马镇团田村)。解放初,他当过工人,烧过红砖、修过洞庭湖(两次),曾获得过“劳动模范”称号。1954年他调入湖南省人民政府交际处,当过通信员,一年后提干,先任办事员,后任股长。1960年他调省委招待所(后改为省委接待处,任处长),管警卫、接待和1个独立营、3个连队(韶山滴水洞、大蚝铺停专列处、蓉园九所)。从1959年起,他即多次接待回湖南的毛泽东,直接为毛泽东服务,负责毛泽东的生活、警卫。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6年),收录了毛泽东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这些书信中有47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泽东心怀故乡、情系...  相似文献   

9.
萃岚 《广东党史》2011,(8):14-14
让我们通过有关历史故事,看毛泽东的亲属有哪些“特权”:一是有为革命牺牲的“特权”。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1930年l0月,杨开慧被敌人关进协操坪监狱,小岸英也和妈妈一同关在监狱内。杨开慧就义后,毛岸英被释放,后由党组织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上海。  相似文献   

10.
王树人 《世纪桥》2010,(6):48-50
<正>毛泽东(1893年12日26—1976年9月9日),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在长达数十年  相似文献   

11.
连环画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是看连环画这样的“小人书”长大的。但你听说过或者看过连环画《少年毛泽东》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的作者是谁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背后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眼里,三弟毛泽覃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将。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我们毛家出了一个大将军。"然而,手足情深的兄弟为何发生激烈争吵,毛泽东四次忆及此事,又为何深感内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偏僻山村的普通农户家庭.16岁以前没有离开过这个聚族而居的封闭乡村.除了偶尔到离家不远的外婆家小住一段时间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自己儿童、少年时代的全部时光。在韶山冲,毛氏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安分守己的种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6岁以前的毛泽东,整个身心就浸润、徜徉在这样一个农家生活环境的氛围之中。1915年4月5日,杨昌济在他的日记中记述了他与学生毛泽东的谈话,评价韶山毛氏家族“风俗纯朴”。自然而然,当地及整个中国异彩纷呈的习俗文化,在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李光彩 《党史文苑》2012,(11):43-45
作为80后一位青年特型演员,扮演主席已有九年之久。在塑造毛泽东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追求与人物合二为一,达到形神兼备,我就是的状态与心理,如同流淌的血液,同有一颗心,这又是何其难。但是,我还要慢慢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正如毛主席身边的众多工作人员讲的,要演出他的神,体现他的魂。为了进一步的深入,更好突破,在早春三月,我又去拜访了主席的机要员谢静宜,她在主席身边工作17年之久,对主席的了解和认识可谓深刻。当我问起谢静宜,  相似文献   

15.
肖健 《党建》2010,(7):53-53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他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读书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上对人类做出特别巨大贡献的人物,往往在去世之后,人们才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他的贡献。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毛泽东诞生以来的120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进入信息化时代,期间生产力、经济形态和精神世界发生的变化,都是以过去几千年不曾有过的急剧变化的状态,犹如从死里面获得再生。然而这种变化和再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品质、文化优势,乃至汲取外来优秀文明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的前途。这巨大变化中,对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产生了最大影响的人物就是毛泽东。由于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影响,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毛泽东仍将在今天和明天,对人类继续产生光明朗照的  相似文献   

17.
文敬  王薇 《党的文献》2011,(2):108-112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周年华诞。悠悠岁月,不仅铭刻着老一辈革命家为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创立的光辉业绩,也熔铸了他们用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持家之道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高尚情操树立的不朽丰碑,为我们后辈人树立了崇高的精神风范,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根据电视文献纪录片《风范》剧组采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8.
陈士榘亲历三湾改编,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南征北战,成为开国上将。老将军回忆时这样说:“三湾改编”给工农革命军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毛泽东对士兵委员会曾做过这样的阐述:士兵委员会就是监督院,是监督官长的。成立士兵委员会就是要士兵敢于讲话,讲了话也要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于1966年6月来到故乡韶山的滴水洞便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了11天。在这期间,他唯一的一次外出,仅走出洞口300米远,没有见过任何人。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曾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的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此的情况作了记述一  相似文献   

20.
郭红敏 《党史文汇》2011,(10):52-55
鼓励侄子周荣庆到基层锻炼周恩来兄弟三人,周恩溥比周恩来小一岁,周恩寿比周恩来小6岁。周恩溥生有一子,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知道他俩弟弟事的人不多。周恩溥字博宇,乳名“和尚”,长大后跟随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事。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46岁。周恩寿出生后因皮肤稍黑一些,家里人给他起了乳名“小黑子”,学名恩寿。1921年考入南开学校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在北京去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