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婷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86-187
广告摄影创意是广告摄影的灵魂。广告摄影的创意设计服务于广告总体的创意,以摄影艺术为手段,使创意意象转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这种"转化"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去传递广告信息,而非对意念的直解。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公关广告“塑造企业形象,升华品牌声誉”的创意战略目标。从公关广告概述、创意、创意战略三个方面较为具体地阐述了公关广告“以人为本”的计划活动,突出“商品广告让人买我,公关广告让人学我”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布尔希科的成败与中国广告界北京商情咨询公司最近,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降下帷幕的“1996年首届世界优秀影视广告展映”暨“广告饕餮之夜”活动,展示了法国广告收藏家让·玛丽·布尔西科收藏的五百余部世界影视广告精品,让中国的广告界大开眼界,但展映结果与活动的最...  相似文献   

4.
浅析艺术类性暗示广告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有关“性”的广告可谓是大行其道,且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大争议,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就要求广告设计师能巧妙运用“性暗示”的艺术手法,从修辞角度和创意思维上狠下功夫,创作出既有商业或公益宣传效果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性暗示广告.本文从艺术类性暗示广告的基本特征出发,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论述优秀性暗示广告的基本分类及其表现,旨在使我国的性暗示广告能走上一条健康、规范、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2011~2012年,何明陆续推出"艺术人类学"丛书,目前出版的有《田野中的艺术》《仪式中的艺术》和《走向市场的民族艺术》。该丛书的核心思想正如何明所说:以民族志的方式实现"艺术建构经验"的研究。它包含三个含义:1.艺术的实地调研,摆脱对他人研究成果或其他二手资料的路径依赖而选择以参与观察为核心的民族志方法。2.文化整体观是艺术建构经验研究的基本视阈,通过参与观察,对于仪式中的艺术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影视广告的诞生几乎与电视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同步的,但在中国则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各国影视广告的发展诉求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包括理性诉求、审美诉求和情感诉求等,并且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即审美诉求.而审美诉求的发展则离不开对传统文学方式、方法的借鉴和应用,在广告的言辞、意境和情节等方面向文学靠拢.这种对文学性的追求,使影视广告逐渐跻身文学阵营,并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十多年来发展较快。2002年,为了摆脱长期形成的出口产品单一化、新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困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台湾方面首次将原属于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设计等相关产业统筹于文化创意产业之下,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了从"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跨越。一、加强政策规划,推动管理体制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包容性、高附加值的鲜明特征。台湾将其分为艺文、设计、媒体、数位内容四大领域,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出版、广告、电影、工艺等  相似文献   

8.
何明 《思想战线》2011,37(4):7-12
人类学对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参与者增多;同时,"多文化之文化"视角和"多点民族志"方法,与艺术理论和美学特别是从中派生出的"文化研究"形成了更明显的整体性把握人类建构艺术经验的"合流"态势。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必须参与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中的生活世界如何建构艺术与艺术如何表述生活世界,整体性分析艺术与日常生活、实用与非实用、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等之间的关联。从实践出发的关系分析是艺术建构经验研究的关键工具。迈向艺术经验的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维度:社会文化的艺术建构经验和艺术的社会文化建构经验。从这两个维度切入,会呈现包括艺术边界、艺术圈子、艺术生产、艺术变迁、艺术交流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8,(10):63-64
从1982年起,随着黑白电视机的普及,中国影视广告进入到为期10年左右带有明显模仿特质的发展期。广告人迫切要解决的是"怎样做广告"的问题,老办法"拿来主义",先模仿再说!而且,国际广告理论和广告公司的进入,也使模仿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从中外戏剧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多数情况下,编剧或导演在排演过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直接对作品的艺术质量负责——这样的排演制度通常被称作"编剧中心制"或"导演中心制"。然而,在当前IP文化创意产业产消融合的业态形式下,戏剧作为与消费者沟通交流最为直接的艺术门类,传统的导演或编剧的角色已然无法统筹从文本创作到生产运营,从文化传播到受众参与等各个环节的复杂工作,建立创意制作人制度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迫在眉睫。创意制作管理需要探索艺术、商业和公益三方共赢的方式,这也可以为创意的产业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告业的发展是专业化,细分化,国际广告公司本土化和本土广告公司国际化相得益彰,整合资源是国际广告商和本土广告商面临的重大课题,人才竞争更加剧烈,资本的运营更加灵活,使得广告市场变幻莫测。本土化创意,国际化运营更为突出,品牌构筑于运营,将成为中国广告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2.
艺术人类学的展开并不止于简单的对象(艺术)与方法(田野工作)的相加,"艺术"与"田野"在"日常生活"处相交,并因由二者各自的内涵特征而契合相生出独特的学术张力."艺术"是一个逐渐被历史中存在的人建构、解构、重构起来加以认识的术语;"田野"有着作为地理空间概念和实地研究方法的双重内涵.人类学视域下"田野中的艺术"有两个认知向度:在"田野"--不同村落、社区--存续的各种样式的艺术实践,以及通过研究者的"田野"--"在当场"的体验、观察、访谈--而获致对于特定艺术实践的社会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告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5年广告业的发展是专业化、细分化,国际广告公司本土化和本土广告公司国际化相得益彰,整合资源是国际广告商和本土广告商面临的重大课题,人才竞争更加剧烈,资本的运营更加灵活,使得广告市场变幻莫测。本土化创意、国际化运营更为突出,品牌构筑于运营,将成为中国广告市场的宠儿。未来十年内,我国广告业仍会高速发展,应该会在15—20%。广告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新的游戏规则已经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14.
辛龙 《就业与保障》2008,(12):51-51
上世纪末,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或创意经济(Creative Eeonomy)的概念,即指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的新兴理念,认为各式各样的活动是由于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和天赋而进行的,可以带来财富、创造就业岗位。创意产业包括广告、艺术、时尚、影视业、互动娱乐休闲软件、音乐等方方面面的行业。目前,英国每5个新的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跟创意产业有关。  相似文献   

15.
I-mart有Idea-Mar(t创意市集)和I am ar(t我是艺术)的双重寓意,是一种以传统的市集交易方式展现来自民间创造力的新形式。它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一种面向大众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个探索大众生活艺术化的实验,亦是展现民间创意的平台。综观创意市集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其将成为培育创意产业品牌的民间土壤,I-mart的蓬勃发展最终将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创意写作工作坊"三位一体"的属性,西方学界关于工坊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维度:导师维度——工坊导师身份定位研究;参与者主体维度——六类创意写作工坊与多元化目标定位研究;内容维度——工坊创作论和创意论研究。以上三个维度,呼应的是工坊"谁来教"、"谁来参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要议题。对标西方创意写作工坊研究的经验与前沿动态,建构创意写作工作坊中国化体系,应加大创意写作师资培育,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驻校作家制度,研发中国学派的创意写作理论系列教材,开展跨学科、跨媒介的创新实验,建设面向不同受众的"创意写作社会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环境媒体广告是新的出现在公共空间的广告形态,引起了广告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较为广泛的关注,人们试图解释和归类这种新出现的广告形式。环境媒体广告和受众的关系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手牵手"的。受众是环境媒体广告的信息"终点",更是环境媒体广告策划和创意的"起点";环境原是存在于广告文本外的广告载具,在环境媒体广告中,成为广告文本的表现形式,从广告文本外走到广告文本内,成为广告文本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虽然在环境媒体广告中成为媒体,但环境媒体就整体而言,仍是广告的外在环境,和周围环境交融到一起,是我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人们常会忽视其广告的属性和营销意图,环境媒体对受众的影响依然是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8.
创意产业源自国外.从覆盖的具体产业领域看,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存在着交叉和重复,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又不完全等同于二者.从广义上看,创意产业就是当代以创意为理念和核心的总体经济活动,而在杭州市拱墅区地域内闲置旧厂房中兴起的"LOFT49"、"唐尚433"和"A8艺术公社"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这既是拱墅区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辖区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创新性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与形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德 《思想战线》2007,33(5):21-34
社会建构了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并且通过文化产业生产运营的具体形式,在特定的社会安排中产生出文化产品的交换价值或市场价值。这就使文化产品处于商品、社会和文化三重结构的制约与限制中,文化产品从这些结构属性中获得了存在的性质。文化产品以其创意性获得了社会、艺术或娱乐等多种使用价值的重叠,并依凭于这些价值的重叠而获得转化为市场交换价值的潜能;那么,文化产业作为联系这些具体生产行为和获得产出的组织载体或纽带,其关键核心就是以商业化的运作,来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转换。  相似文献   

20.
刘熙载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质和艺术本源从多方面进行了颇具新意的评点.刘熙载的思想根基是古典的,评点方法是传统的,但他在古典中有创意,于传统中有新变.与以往对杜诗的评价相比,他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杜诗,其评点是在"胸中具有炉锤"、熔铸百家之后的审美观照,亮点聚焦,因之更具独特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