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凌启鸿 《群众》2012,(6):26-27
江苏历来是我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地区。文风兴盛,才人辈出,诗词文化基础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诗词文化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和繁荣。众多诗词组织有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1986年7月6日江苏省成立了诗词协会,省市两级诗词协会现有会员9000余人,基层诗社会员约有3万人  相似文献   

2.
诠释与新变──当代文化视野中的古典诗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学术视角下,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诠释不外乎美学批评、文化批评两种模式。进行关学探视,见到的是古典诗词的灵魂;进行社会文化考察,见到的是古典诗词的“原生态”。当代也正是通过这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学术研究,揭示出古典诗词的文学价值、文学史价值、文献价值,达到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的研究目的。在“古为令用”视角下,当代古典诗词主要体现出四重价值,即社会政治价值、人类文化史价值、审美欣赏价值、创作借鉴价值。当代对古典诗词的吸纳、利用方式主要有:用其意蕴、用其语句、用其意境、用其形式以及用其原理等,从而使古典诗词的“关貌”和“灵魂”在当代文艺创作与文化消费中得以再现、“复活”。  相似文献   

3.
郭静洲 《台声》2001,(1):36-36
我国古典诗词品类众多,繁花似锦,其中回文体诗词联就是百花丛中一朵别开生面的奇葩。回文始自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前秦苏蕙的《璇玑图》。所谓回文,即顺中有逆,正中有反,进不忘退,往而知返,非饱学之士不能问津。因此,至今回文作品不多,专集更属少见。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谢鸿轩、大陆芜湖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陈华英,均擅长回文诗、回文联创作,特别是两人都以收藏古今名联而名扬海内外。陈华英先生今年93岁,谢鸿轩先生今年85岁。两位老先生都是芜湖人,他们把爱国爱乡之情融注于诗词、楹联之中,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叶红卫 《理论月刊》2010,(6):122-124
旅游诗词各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因素给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在翻译旅游诗词时,对各种文化因素应该尽可能给予保留,对于难以保留或传递的可以通过各种文化补偿的方法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中华诗词、楹联是中国文学的灿烂明珠,在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特殊功能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楹联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与诗词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华诗联文化。这种诗联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21世纪领导人才素养的塑造和提升,都是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为什么说中华诗联文化是提升领导人才素养的特殊资源?这是因为诗联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特色、审美理趣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领导人才素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6.
于杰  ;栾英育 《前沿》2014,(17):214-215
毛泽东诗词是我国诗词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不仅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突破陈规,推陈出新。毛泽东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将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使其作品更具民族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对于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舟共进》2014,(5):F0004-F0004
惠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客家、广府、潮汕文化的交汇地,自古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惠州有着22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先后有480多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客寓或履临惠州,留下了众多诗词文赋,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它还是著名的侨乡和客家人聚居地,侨乡文化、客家风情形成了别样的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迎“世博”倒计时之际,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市文联、上海市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顾村杯”中华诗词征文活动正进入高潮。经城乡居民之手撰写的几百首诗词征文如雪花般飞来。尤其是顾村镇的居民们,用喜迎“世博”的浓烈情感,创作了不少具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好作品,给“诗乡顾村”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闻喜县诗联学会东镇分会坚持开展送中堂活动,以诗词、对联等形式,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典型事迹,既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进一步弘扬了正风正气,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受赠者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0.
林仕谋 《传承》2012,(15):56-63
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楹联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艺形式,它又能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雅俗共赏,为群众所喜闻乐道。本文仅从浩如烟海的楹联中,遴选出部分与党史文化发展历程有着息息相关的妙联佳作,并着重从这些妙联佳作的撰写和艺术鉴赏方面,作挂一漏万的诠释,从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足迹。本文的另一目的是,在诠释鉴赏楹联文化中,尽量围绕这些妙联佳作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联语的意境、典故、轶闻等,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工作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诗词创作,至关重要的是形象创造,而中西诗词的文化交流,关键在于形象处理。无论是形象创造,还是形象处理,都离不开联想与想象。根据一些中西诗词的文化信息转换实例对转换者的联想与想象及其对诗的形象处理这一心理过程进行动态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合理地展开联想与想象,对于恰当处理诗中形象,提高中西诗词文化信息转换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明短信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更多的学生乐背古诗,善背古诗,形成浓浓的读书学习氛围,新疆霍城县举办了以“爱经典诗词做文明少年”为主题的古诗文背诵大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毛代胜迄今为止,正式公开发表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为67首。这些诗词内容博大精深,形式臻善完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它重振了传统诗词的雄风,结束了新诗与旧体诗词对立的局面,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成为了中华诗词史上的又一...  相似文献   

14.
南唐地处繁华的江南,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南唐统治者均喜好诗词,倡导儒风,由此使得南唐诗歌具有丰厚的儒家文化意蕴。由于南唐的士人们大多是失意的,他们的诗中所表现的这种儒家文化意蕴主要为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这种特征构成了南唐诗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文化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有 《长白学刊》2007,(5):139-143
长白山总领东北亚,以山为文化命名,是文化史学研究的通例。长白山文化是广义的大文化,是吉林的标志性文化品牌。"东陲无文"的偏见不足取。长白山下一系列考古新发现,证明长白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长白山诗词是长白山文化的精粹,堪起以诗证史的作用。长白山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大力弘扬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精神,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收录不可移动文物6000多处,其中不乏与虎有关的历史陈迹。贵州文物中的虎文化,涵盖化石、建筑、地名、人名、书法、绘画、雕刻、铸造、诗词对联等方方面面,人们从中可获知贵州各族人民与虎的悠远情结。  相似文献   

17.
漫话诗与酒     
在中国,酒与诗词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既是酒的王国,也是诗的王国,酒与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正如张潮所说:“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酒文化史与诗歌史各以其丰富的内涵创造出我国诗酒交融的文化史。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墨客缘于酒的神韵,诗词浩如烟海,其...  相似文献   

18.
叶辉 《观察与思考》2009,(12):51-54
擅诗词,长曲赋,喜书法,博古通令,这是杭州一些文人对文广新局局长陈建一的共同印象。最近,陈建一的诗词曲赋集《偶吟浅唱》出版,收集其中的诗词是他与众多文人诗词唱和的结晶。许多文人将他引为知音,视做兄长,确实,他也像兄长一样关心着这些文人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电视娱乐真人秀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这些节目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过度娱乐化的负面社会效应。近年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电视文化节目悄然崛起,被认为是庸俗娱乐节目的反击。对当下电视文化节目的整体特征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化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政协天地》2013,(9):9-9
这里有红色文化,这里有畲族文化,这里有宗教文化,这里有海洋文化,这里名人辈出……这里就是镶嵌在八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