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杨 《两岸关系》2008,(10):16-17
聚焦 巡天遥看一千河 飞天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在27日下午成功完成了首位中国太空人出仓行走以及一系列太空试验,最后顺利返回。这是我国继2003年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2005年“神州六号”飞天中国人首次开展太空科学实验之后,我国向太空强国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6):24-32
继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16日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这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我国航天工作者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短短11年就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又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发展。他们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非凡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本刊特编辑一组资料,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与企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于10月12日9时发射升空。在历时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成功地实施了太阳能帆板展开、姿态控制等数百个动作,进行了30多次天地通话,并成功地对飞船实施了变轨和轨道维持,还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体现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全球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感到自豪。在这令人喜悦的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华民族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次空前壮举。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攻克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发射了一号、二号、三号“神舟”飞船,发射“神舟”四号将是我国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5.
<正> “飞船着陆成功!”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厅,扬声器里传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喜讯,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专程前来观看飞船回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领导同志,和在场的载人航天工程指挥、技术人员一起热烈鼓掌,共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  相似文献   

6.
时代点击     
《时代潮》2003,(13)
政治中国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6月11日解放军报消息,我国已经基本建成高安全高可靠载人航天研制试验体系,“神舟”五号飞船将按计划发射,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太空飞行,从而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载人太空飞行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举国欢腾。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2,(23):38-39
<正>自6月5日入驻天宫以来,3名航天员在轨任务安排饱满,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乘组”,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与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首次与另一个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并进行在轨轮换……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6,(Z1)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此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先后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稳步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4,(4):110-111
由美国一家私营企业开发的“宇宙飞船一号”6月21日在太空短暂逗留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完全利用私人资金建造的载人航天器首次飞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8,(5):58-59
7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奥运科技长跑”。2001年7月,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共同宣布;实施“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要针对奥运申办过程的焦点问题和奥运对科技提出的需求开展技术示范和科技攻关:在治污节水、清洁能源、清洁汽车、智能交通等方面建设一批先进技术的试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仪式于3月24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举行。对于希腊人来说,奥运圣火采集活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创下了奥运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它们分别是:希腊总统首次出席他国的采集仪式;第二棒火炬手首次由主办国代表担任;圣火采集最高女祭司首次选用新人;圣火采集仪式编排首度出现男祭司;中国大使首次参与奥运火炬传递。  相似文献   

1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胡锦涛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主研制的首型大型客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首发成功,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的开启,彰显着祖国大陆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取得的新成就,引发了在陆台胞和岛内舆论的热议,充分展现了台湾社会民众理性看待大陆社会发展、支持两岸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的声音。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实现了“研发、制造、取证、投运”的全面贯通,由此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引发两岸同胞热议,有台胞表示“期待C919开通两岸航线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5.
石磊 《时事报告》2004,(3):33-36
“神舟”飞船遨苍穹,伟大精神贯长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谱写的一曲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16.
“遥看琼楼舞清影,今朝神舟上九天。”或许最令国人难忘的便是那永萦心底的一声:“飞船一切正常。”——这是2003年10月15日来自太空的声音,一刹那间,全中国人都屏住了呼吸,心头只剩“骄傲”,世界载人航天史上也因此而写下了中国人自己辉煌的一笔。思绪无法平静,时光悄然流逝,今日的发射场依然是那样的壮观雄伟。时隔两年,我们的“神舟”六号飞船将于今年九、十月间发射。“神舟”六号的上天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意义重大。有关安全的科技细节逃逸救生装置——神奇的“救生棒”…  相似文献   

17.
张建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1984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1970年分配到酒泉卫得发射中心基地,3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国防科试验第一线,曾参与组织指挥“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等卫星发射试验,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和风洞改造等大型试验任务100多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99年以来,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神州一号”、“神州二号”“神州三号”飞船发射试验,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8.
甘锋 《时事报告》2004,(3):53-5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庆,世界也为之一震。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人口沫四溅,说什么:“中国还有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有必要烧钱来塑造国际形象吗?”  相似文献   

19.
李智 《小康》2006,(3):70-70
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NO.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10月17日“神六”的成功返航,是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又一个重大胜利。NO.2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工程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NO.3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出“龙芯2号”,功耗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NO.4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2005年1月18日,科考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NO.5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是我国近百年来最全面系…  相似文献   

20.
石磊 《时事报告》2006,(2):23-25
金秋十月,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即将发射。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