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春节,我在河北省某地农村度过。我欣慰地看到,农民兄弟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大大提升,有过打官司或上访经历者比比皆是;我忧虑地发现,大批农村老人晚景凄凉,由于绝望而走上自杀路的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14,(12):86-87
彭雪峰: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第六届、第七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北京大学国际金融法专业法学博士。彭雪峰律师自执业以来,成功办理了诸多在国内或行业内部有较大影响力的商事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3.
游海南偶记     
欣志 《特区法坛》2005,(2):45-45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专列上的人间万象2015年2月14日晚上,我乘坐湖北省麻城市政府为在北京务工的农民工开设的专列回乡.火车站临时候车室的空气中飘着方便面的味道,大多数人在低头看着手机.来来往往的警察拿着喇叭、戴着袖章,像工蜂一般维持着这个临时“蜂巢”的秩序.  相似文献   

5.
回乡偶书     
——不是少小离家,再回到故乡的我依然有着一张年轻的脸,只是瞬息之间,却有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的感慨和体验。 再次回到故乡的小城,带着他乡的气息和堆积的思念,一路行来,由熟悉到陌生,由陌生到熟悉。当被旅途折磨得昏头昏脑在乡音中刹那清醒时,环顾依然喧闹的老车站,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在熙熙攘攘中走走停停,打望故乡开始有了一双挑剔的眼。  相似文献   

6.
汪县长回乡     
听说汪县长今日要莅临故乡汪家庄,没见过世面的村民们并没有显出特别的兴奋和惊奇,只有一群饱具好奇心的半大小子和从外村嫁到汪家庄不久的媳妇们,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一大早就聚在村西头的大柳树下,想一睹这位现在外县当副县长的“小老乡”汪一柱的风采。汪家庄是个穷村子,至今连一条沥青或水泥铺的马路都没有。上午10点,一辆锃亮的黑色小轿车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艰难地行驶了一大段之后,终因汽车底盘太低而不情愿地停了下来。秘书打开车门,从第二排座位上下来一个身穿藏蓝色风衣的人,浓眉大眼,背头油光发亮,满脸堆着得体的笑…  相似文献   

7.
郭小平 《检察风云》2004,(14):40-41
建筑商数百万元被骗光 “我积极响应号召回家乡投资,没想到这个骗子把我坑得好惨!”2004年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原副省长陈苏厚,退休后和老伴回到老家当农民。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使贫穷的松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苏厚的事迹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9.
记者随笔     
一份份工作报告、一场场记者会、一次次“云采访”……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今年的“两会时间”已经结束。今年的全国两会具有特别的意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时交汇,两个“五年规划”在此时衔接。有幸经历这样一场特殊历史节点上的两会,亲眼见证祖国迈向“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并记录下这一时刻,记者深感荣幸,也备感责任重大。感慨之余,记者也记录下自己从第一视角出发,体悟到的两点深刻感触。  相似文献   

10.
记者的遗书     
他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出两份遗嘱。一份给父母:“你们看到我的这封信,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从小受父亲教育,要做正直的人,好男儿要报效祖国,为平民百姓多做好事。”一份给妻儿:“我对不住妻子孩子,你嫁了这样一个不要命的丈夫。”这是我们的同行——中国经济时报“揭黑记者”王克勤的悲壮时刻。就是这名记者冒死撕开了兰州证券的惊人黑幕。开始有黑老板要以30万来收买他,后来有恶人在电话里对他狂喊:“我们要血洗你全家!”在死亡的威胁中他写报道,在写报道的夜晚他写下遗嘱。终于在2001年2月3日《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石破天惊地发…  相似文献   

11.
读者/记者     
  相似文献   

12.
读者/记者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命运     
"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我们这些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转移到正在变得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这些读者和观众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极其敏感,不愿意被领导,并且知道在这个媒体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用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任何他们想要得到的资讯。"——默多克  相似文献   

14.
15.
读者/记者     
  相似文献   

16.
读者/记者     
  相似文献   

17.
18.
记者拨通148     
“148”是打开党政领导把司法行政工作拿到手上的一把金钥匙。 ——司法部部长 高昌礼  相似文献   

19.
记者≠警察     
看到题目,您也许会说:这两种职业根本就不沾边儿,当然不能划“=”号,也没有必要划“≠”号。然而,请看这组镜头:为了查清某造假黑窝的内幕,记者乔装改扮成购货商,主动与造假者搭讪、侃价,以便打探虚实,公开曝光;为了揭开某歌厅旅店的黄色交易,记者佯装嫖客,故作色相,引其上钩,以便使卖淫丑脸收入镜头、公布于众。在这些“暗访”的新闻报道中,您是否能从记者身上多少品出点儿警务人员诱惑侦查的味道呢?  其实,做为一种刑侦手段,诱惑侦查早就在法学界有过争议。因为身为国家治安和侦察部门的警务人员,它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记者评论:     
《电子知识产权》2002,(4):26-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