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艾琳 《共产党人》2008,(20):53-53
有月的晚上。船,在爱伊河上航行。一轮清丽皎洁的明月,在天空高悬。长空碧蓝,纤尘无染。岸畔,灯光璀璨,林木葱郁。船头,有人在浅吟低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相似文献   

2.
感悟爱伊河     
艾琳 《共产党人》2008,(24):50-50
  相似文献   

3.
爱的麻花辫     
人生就是这样,看着、体会着、回味着。谁又不是这样度过的呢?我时常说,尽孝是一种福气。父母健在,是儿女的一种心安,一种成就,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4.
爱的奉献     
桑宏波  孙莉 《实践》2010,(9):36-36
<正>今年53岁的姬连云是麦新镇水泉村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上有89岁已失明10余年的婆婆,下有一个5岁的小孙子。虽然姬连云识不了几个字,但她用中国传统女性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以及无私的  相似文献   

5.
墙纸上的爱     
疲惫的母亲刚回到家,8岁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向她讲述小弟弟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6.
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陈兆安 《党课》2011,(7):106-107
那还是几年前的事了,却一直铭刻在我的心间,因为。它让我深刻地感悟了一次“爱”的分量。  相似文献   

8.
断裂的爱     
余秋雨 《党建》2012,(7):57-59
1自从那场大火之后,我不知道你还活着。燃烧是一种让人睁不开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种灼热而飘忽的狞笑,快速地推进着毁灭。那一刻,我这一边已经准备霎时化为灰烬,哪知有一双手伸了进来,把伤残的我救出。我正觉得万般侥幸,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同时被救出的,还有自己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9.
爱的种子     
钱超 《党课》2011,(12):74-74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相似文献   

10.
鲁小莫 《党课》2010,(24):84-85
公司扩大规模后,他就很少回家看望母亲。想起来时,就打个电话,跟母亲说上几句话。但大多数时候,都匆匆忙忙的。有时候,母亲那边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因为手头上有事情要处理而先把电话挂了。  相似文献   

11.
我的初恋开始于高中的第一个学期。你会说,太早了,太早了。你这样说我很理解.很多人都会这样说的。但如果你有幸见到她,你肯定不会再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12.
艾迪 《党课》2006,(2):80-81
小时候住在乡下,那时候物质供应匮乏,不要说鸡鸭鱼内了,就是精米白面也不是能够经常吃到的东西。记得到镇上的粮店去买粮的时候,每个人每个月三十斤左右的定量,其中大米只有几斤,剩下的,都是其他粮食,而红薯是最主要的。每次当我们吃米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在吃红薯.我不明白,还以为母亲喜欢红薯的味道,因为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红薯又香又甜,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她喜欢吃。因此我每次吃饭的时候经常时母亲说,这些红薯都是您的.您一个人吃吧。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地懂得:原来,母亲也许爱吃红薯,但她那么多年拿红薯当饭吃,却并不是因为除红薯外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也不是爱吃红薯到了每餐必啖的地步,那是因为什么呢?很简单,是因为爱,她爱孩子,她爱家人。  相似文献   

13.
烟火人生,一日三餐,日常生活所需的七样东西,俗称“柴米油盐酱醋茶”。宋朝吴自牧《梦粱录》中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升斗小民开门七件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生活之重。同样说七件事,不同人物、不同的社会角色,包罗内容和情感指向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与饮食文化、兴味爱好有关,更因人的身份有别而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4.
爹曾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最爱吃的菜就是豆腐,豆腐就是他的命。有人问他,那么要是有肉呢,你是吃肉还是吃豆腐,那人马上说,见了肉我就不要命了。这是以前在副食品极为匮乏时人们的选择,我就是一个见了肉就不要命的人。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与同事调侃,等我有时间一定为自己写本传记,只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朵鲜花,绽放在每一天;只因为这满载真情厚爱、辛酸奋斗的日子,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一) 母亲做鞋很有一手。她做的鞋,不仅种类多,式样好, 而且做得快。圆口式样的布鞋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母亲也总为我做那种式样的鞋。我是穿着圆口布鞋长大的。在我记忆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情形。母亲把一个闪亮的铜箍戴在她粗糙的无名指上,用嘴将线头轻轻一抿,就着针眼穿好线,便开始纳鞋底。母亲纳得很快,把线抽得哧哧响。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从怀里掏出鞋底纳上几针。  相似文献   

17.
班积辉 《当代贵州》2012,(34):32-33
有爱就有希望,不怕山高水长,有爱就有希望,不怕风雨阻挡……”3年来,孙方红唱着这首歌,走遍了贵州省罗甸、威宁、纳雍、望谟等地最偏远的山村,用一个支教志愿者的执着,为山里孩子带去希望。  相似文献   

18.
王文华 《党课》2011,(12):79-80
爸爸过世10年了。每年父亲节,我会再看一遍他当年写的信。他还在时,我倒没有看得这么仔细。嫌信的内容八股,觉得自己很聪明,这些事还要他来说?10年后,我发现自己并不聪明,而且我也正慢慢变得跟爸爸一样八股。  相似文献   

19.
辛若水 《当代党员》2011,(12):73-73
妇人走到屋外,看见院里坐着三位老人。“你们饿了吧,请进来吃点东西。”妇人说。  相似文献   

20.
挤车咏叹调     
快乐大叔 《党课》2006,(4):20-21
隆冬季节,快乐大叔出行又要“挤”公交车了。快乐大叔把“乘”车说成“挤”车,乃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