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监督包括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三个部分。刑罚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当前,由于刑罚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健全和完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检察监督,将对规范刑罚执行和保障执行相对人人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在纠正错案、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司法权威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刑事再审程序的长处,对我国现行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革,重新构建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行政权的扩张,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成为行政法治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司法监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司法监督的重要组成,检察机关的行政检察监督相比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监督具有监督领域更加全面、监督行为更加主动、监督资源与监督工具更加多样等优势,特别是随着检察机关行政检察法律监督职能的拓展,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要载体——检察建议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作为空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其职能行使亦需遵循辅助性、互动性与事后监督原则,并合理区分不同类型的检察建议介入行政裁量的范围与限度。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刑事立法与国际法的衔接意义重大,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贯重视刑事立法国际化问题,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衔接的法律基础是比较牢固的,但与俄罗斯国家安全刑事立法相比,我国国家安全刑事立法与国际法的衔接还不够紧密。  相似文献   

5.
为 了纠正错案 ,监督审判权的运用 ,实现司法公正 ,我国《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从多年实践的效果来看 ,审判监督程序确实发挥了明显作用 ,纠正了许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错案 ,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看到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尚存在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 ,我国目前的审判监督程序尚未完全贯彻现代司法理念 ,国家干预的色彩浓厚 ,未达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平衡。因此本文认为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进行国际经济交往的需要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身兼数职,违背了审判独立原则,造成刑事审判程序中控辩双方地位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司法稳定性的削弱。重构我国检察制度,应强化检察官的当事人化,淡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并建立强制性的司法审查制度,还批捕权于法院。  相似文献   

7.
刑事冤案是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法律监督的失效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在现行制度下,作为法定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缺少监督动力,而当事人又缺少监督能力,理想的制度设计应该是耦合动力和能力,使法律监督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必须以公诉权为中心对检察机关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10)
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责任,在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的工作中,还存在着监督不力、与法律定位不相称等诸多问题。因此,突破检察机关在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中履行法律监督的法理障碍,在立法制定和完善行政执法的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建立健全"两法衔接"的检察监督机制和相关的制度的完善实属必要,以此促进我市"两法衔接"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刑事审判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的公正独立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这一矛盾并非仅用司法排斥媒体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如何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群 《理论建设》2010,(6):57-61
纵观中国刑事法治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问题同时并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仍须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罚执行、法律监督以及人们法治理念培养等方面入手,开拓中国特色刑事法治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冯桂艳 《世纪桥》2007,(7):66-66,70
中国现行的刑事法律未有刑事和解制度之规定,但这一制度确有存在之价值。且中国有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之文化基础、法律基础、刑事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所以,探讨中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模式选择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实践部门探索的解决刑事案件的新途径,不仅有利于有效化解矛盾,提高犯罪预防效果,还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推行刑事和解制度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法律基础、刑事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特别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是指“适用于特殊类型的刑事案件和特定的刑事被告人的刑事诉讼程序”。广义的特别程序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等。狭义的特别程序主要指新刑事诉讼法增设的4种特别程序,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和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相似文献   

14.
黄建水 《学习论坛》2010,26(9):75-80
依据我国宪法,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既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又行使立法权。当立法或立法解释与宪法或宪法解释不一致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就应当发挥调节作用。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特别是解释宪法权、监督宪法实施权与立法权、法律解释权之闻的冲突与和谐问题,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宪法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建立我国监督宪法实施制度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执法程序中存在着行政处罚中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监督渎职等检察监督缺陷。检察机关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督促行政起诉、督促行政监管等实质是对行政公诉前置行政监督程序的有益尝试。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应然性要求,具有打击经济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双重作用。在《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分别设立刑事审查行政公诉制度是防止违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要依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施行。如何尽快适应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准确把握民事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监督,充分发挥宪法赋予的职能,是当前民事检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刑讯逼供在我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但在实际中却屡禁不止。它的产生有历史因素、观念因素、法律因素以及现实因素和政治因素。遏制刑讯逼供的可行之策:必须提高司法人员的主体素质,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严格刑讯逼供司法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及强化对刑讯逼供的外部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目的都是维护国家管理秩序,二者应以某种互相衔接的关系存在。但是由于立法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法律关于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的规定过于笼统,甚至存在较大冲突。因此,如何避免冲突而真正做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相衔接已成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深化法律监督触觉延伸,探索在公安派出所设立派驻检察室成为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有助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提升公安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切实增强在庭审前诉讼活动中的人权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公安派出所设立派驻检察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科学合理地定位派驻检察室的职责权限,让公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该程序加强了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设立了较为宽泛的被害人保障制度。但由于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置、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部分立法冲突,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被害人的保障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设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及时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且重点应体现在及时性上,可在程序设置、法律适用、制度构建、程序救济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