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红楼梦》对话中表达者的"误称"与接受者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红楼梦》对话中的"误称"可以分为自指型"误称"、近指型"误称"和远指型"误称"三类。特定语境下的"误称"别具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詹丹,男,1963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曾先后在上海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小说、都市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有《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等专著,并主编《大雅中外艺术家画传丛书》。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对中国文学具有精辟的研究,其中对《西游记》、《品花宝鉴》、《儿女英雄传》、《儒林外史》以及《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都有补阙正疑。1979年4月23日,钱钟书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哥伦比亚大学时,见到了4O年代的熟人夏志清。夏志清是美国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当年在上海任教,是钱家的座上客。这次见面中,钱钟书与夏志清从小说谈起,其中谈到国内《红楼梦》研究的近况。钱钟书认为,“近年来许多所谓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新资料大半是伪造的”吼庆茂《钱钟书与杨绎》)并举出平民不调、文义拙劣的诗句为证,说明曹雪芹如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权势和话轮转换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话轮转化是一种新兴的语用文体学研究方法,本文从小说《财产》第三部分选取一小节玛侬与哥迪特之间的对话作为语料,借助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来解读他们之间的权势关系,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体现的制度压倒一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7月27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举行。当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华尔街日报》上合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新的同中国战略与经济对话》,副题为《极少有全球问题能由美国或中国单独解决》。  相似文献   

6.
郭真 《前沿》2012,(15):188-189
红楼梦诗词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亮点.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红楼梦诗词是整部小说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联结情节、承上启下,大处着墨、整体构思,浓缩精华、简笔勾勒;它使小说的情节设计详略得当,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我第一次看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就被深深吸引,看了三四十集仍然十分欣赏。我喜欢小说《红楼梦》,老版的连续剧《红楼梦》也很投入地看过,但我觉得,新版《红楼梦》才最接近《红楼梦》原著,它对普及这一名著做出了重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冯利华 《求索》2010,(6):F0003-F0003
在中国小说史上,续书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明清时期.《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皆有大量续书.如《后三国演义》、《后西游记》、《续金瓶梅》、《水浒后传》、《泣红亭》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施公案》、《三侠五义》、《彭公案》等小说被一续再续,成为小说史上的一大热点,如石庵《忏观室随笔》所云:“《小五义》也.《续小五义》也.再续,三续.四续《小五义》也。  相似文献   

9.
景圣琪 《人民论坛》2010,(7):244-245
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为女性而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集中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客观地说,《红楼梦》对女性意识进行了充分地挖掘与探索,从而为女性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素材与资料。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殿堂中的不朽杰作。其思想博大精深,艺术瑰丽典雅,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几百年来,迷倒了无数中外读者,以至产生了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问——"红学"。若要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红楼梦乃是一部必读之书。然而,由于小说描写的生活距离当代相当遥远,作者创作时又刻意隐晦,如今的读者已经不太能够读得懂它了。为了方便大家走近这部巨著,笔者在此试做点入门的初步引导。  相似文献   

11.
罗屿 《小康》2010,(5):98-101
《红楼梦》里,曹雪芹“安排”贾宝玉梦中游览了太虚幻境。而在《红楼梦》成书200余年后,另一位清代作家吴趼人在其小说《新石头记》中让贾宝玉再次入梦。只是,这次的宝玉未见警幻仙子,也未看“金陵十二钗”判词。  相似文献   

12.
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为女性而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集中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客观地说,《红楼梦》对女性意识进行了充分地挖掘与探索,从而为女性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素材与资料。  相似文献   

13.
十八世纪中叶,中国伟大的作家曹雪芹(?——一七六三年)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杰出文学作品.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得到中外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的高度评价.特种邮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画面人物均选自《红楼梦》一书.全套邮票共十二枚,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发行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图及小型张,其余各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发行.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的,特别是植根在佛道文化的基础上的。《红楼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与事物在对立统一中都具有象征意义与隐喻意义,这些象征与隐喻也都在佛道这个大框架内。在创作上,《红楼梦》深受六朝志怪与唐人传奇的影响,它实际上就是写的一块石头的传奇,而就全书来说,《红楼梦》也没有跳出某些传奇小说宣扬虚无主义与“万境皆空”的宗教说教。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农工研究小组”是前任农工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题词定名的,成员有农工党员中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常务事理等。十年中召开过好几次较大型的《红楼梦》研讨会,海内外著名红学家数十人参加。致力于收集和出版珍贵的《红楼梦》版本和文物,发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的咏《红楼梦》诗24首,引起学界注意。发现的12张最早的《红楼梦》册页,经中国书店出版社印出,今年被作为中法文化年中送给法国的重要礼品之一。为纪念曹雪芹诞辰240年和该小组成立十年,特影印出版了《郑振铎藏石头记残抄本》,中国红学…  相似文献   

16.
“’97武汉市第八届《红楼梦》学术交流会”于1997年12月在武汉市召开。与会者就“红学”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对目前红学研究的现状深感不安,一致认为下世纪《红楼梦》研究的主流,应重在对《红楼梦》文本的研究,要把对《红楼梦》的研究与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近几年来,《红楼梦》的研究,正如姚雪垠先生所指出的,许多的努力,“使一部伟大古典小说的研究工作脱离了小说美学本身的探讨,长期钻人牛角尖中。”①研究问题过于碎细,如考察曹雪芹祖籍,主张“靠我们的细心爬梳穿穴,曲折以求”…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杰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世界性的文学名著。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象《红楼梦》这样,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反响,引起过如此众多的议论。它已经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国内外对它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红学”。它的伟大的思想艺术成就,已经为举世所公认,成了全人类精神宝库中的不朽的珍品。  相似文献   

18.
徐扬尚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秘书长现任理事,中国大陆新时期较早关注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中国比较文学源流》于1998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徐教授进入比较文学学界的扛鼎之作.事实上,徐教授早期《〈红楼梦〉的精神分析与比较》,后来的《明清小说经典重读》及最近的《中西文化话语比较》等书无不体现着一个比较文学学者所应有的开阔学术视野和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徐教授的新著《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体系》于2012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出版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读完书稿后,不得不做出该书所做的努力完全可以称为对中国文论意象论的一次刷新这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陈曜 《理论月刊》2007,(11):128-130
自1980年代出现两部完整的《红楼梦》英译本以来,对原著及其英译本的研究在1980-2006这26年间逐渐形成热点。研究的方法、领域及研究成果逐渐扩大,尤其在最近5年间,其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现象。本文通过对近26年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的研究,总结了在中国对《红楼梦》及英译本的研究现状,期望对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周汝昌,字玉言,号“解味道人”,天津人。著名学者、资深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平生精力倾注于中华文化与诗文书画理论的探讨。曾评注校订过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著述颇丰。从1953年发表《红楼梦新证》至今,先后发表《周汝昌梦解红楼》、《和贾宝玉对话》、《石头会真记》等40多部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