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1月27日,被台湾视为2012年大选前哨战的"五都"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保住台北、新北和台中"三都",民进党则以较大的优势在高雄、台南"二都"获胜。这次选举的结果,显示出国民党基本走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连败阴影,岛内的政治版图仍维系着"国强民弱"的格局,马英九当局大陆政策得到选民认可,两岸关系总体上将保持稳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陈占彪 《桂海论丛》2007,23(5):20-23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郭沫若是心向政治的,他踏入学术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或无聊,然而,他又不甘于做那种与世无涉的学术"蠹鱼",身为"革命的学术家",他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渗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使得学术与政治两者因此得以沟通,学术最终成为郭沫若参与社会、介入政治的另一种方式,他的学术实践的成绩与失误皆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杨照 《同舟共进》2011,(9):13-14
台湾从1968年开始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名为"文化",精神实质却是政治的,对应的是1966年在大陆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大范围地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党敌对的国民党,很自然地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立场,要"复兴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4.
金奕 《两岸关系》2010,(4):24-25
2月27日四席民意代表补选结束,国民党遭遇执政后选举四连败,引发岛内外舆论对马当局的一片看衰之声,甚至认为马英九可能无法代表国民党参选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虽然国民党的士气及"马金体制"再受打击,但持平而论,影响国民党选举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实际上正在得到改善,未来马当局面临的执政形势将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5.
董波 《前沿》2011,(8):40-42
少年中国学会(简称"少中")和工读互助团是王光祈亲自参与并发起的两次影响深远的重要运动,但是以王光祈为代表的运动参与者却诉诸政治之外的力量救国,最后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游离于政治之外是"少中"和工读互助团最明显的特征,"互助论"取消政治斗争,群英聚会迷失了政治路线,"少中"同人明确反对"政治活动",成员政治思想庞杂,导致"少中"内部派系分化并最终瓦解。王光祈和他的非"政治活动"失败的根源在于政治失位,而工读互助团则是一场空想社会主义实验。  相似文献   

6.
3月13日,马英九当局发布2013年"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该报告是台军建军和作战规划体系中最重要的战略指导文件之一,意在"展现国防检讨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是其"十年建军构想"与"五年兵力整建计划"的指导文件,也是马英九当局的第二份"总检讨",与2009年发布的报告相较,内容少了近一半。报告着眼台军事战略调整规划,按照"安全环境与国防挑战"、"国防政策与战略指导"、"联合战力与整备"及"国防组织与转型"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胡适最听不得时髦的调子,众口同声中,常能听到他的"低调"与"反调"。为此,他常常显得不合时宜,有时甚至成为"公众"的敌人。然而,待尘埃落定,回过头来看,就会感到还是他有眼光、有定力,关键时刻不失道德的勇气。最能展示胡适这种品格的,是在群体冲动的政治大潮中。  相似文献   

8.
预算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牢牢看住人民的"钱袋子",才能看住政府。国家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决心推进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9.
马林刚 《求索》2013,(3):126-128
政事诗是集中反映朝廷统治、政治制度,评论国家时局,表现文人关怀民生、社稷的诗歌。有关政事的文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献,经由各朝代的发展,同时在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儒家诗论教化下,诗人将诗文创作作为表达个人政治关怀、揭露社会政治现实的有力武器。从最初的歌功颂德到怨刺、讽喻,再到诗文干政,政事诗伴随王朝兴废一直存在并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占比重比较大的一类。政事诗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前,胡适从关注政治到潜心思想文化启蒙,五四运动后他又从思想文化启蒙转向言论干政,且一度走到参政的边缘。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除了其自身热衷政治之外,更在于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他试图用实验主义来抵制各种外来思潮。这种转变既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五四时期文化人身上的焕发,也是《新青年》文人群体裂变的重要标志,更是胡适最终在政治上倒向国民党集团的远因。  相似文献   

11.
散木 《同舟共进》2009,(1):49-53
罗翼群(1889~1967),曾经的国民党元老,1949年被国民党以"背党叛国"的罪名永远开除党籍,1957年又成为广东"最著名的右派"。叶恭绰(1881~1968),一代才子,半生为文,半生为官,"文革"中成为"封建余孽"、"袁世凯和蒋介石的干将",1980年得偿夙愿安葬中山陵之侧……  相似文献   

12.
王符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十分关注现实问题,也非常关注政治法律问题,对司法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他从"天人合策"的角度论证了司法的形而上根据"天道",认为用司法手段对犯罪的惩治不仅是恢复受损的人间秩序,同时也是恢复受损的自然秩序。他认为,司法的作用在于除暴安良、"劝善消恶",司法的最高目标在于"致太平"。虽然他认为治乱世可用重刑,但仍将司法定位于辅助德化,即所谓"尊德礼而卑刑罚"。他认为,司法官员应当具有谨慎、正直、清廉的品质,做到"平赏罚而无阿私",追求"政平讼治"的境界,通过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促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莫起升 《前沿》2010,(16):4-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农民工问题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既是我党确立的建设目标,又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当下农民工的参政意识、参政积极性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行为日趋活跃,渠道也日益制度化(村民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举报制度)及多样化等。但是,这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本文拟对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价值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1927年南昌起义后,彭泽民随起义军南下,辗转战斗50多天至广东揭阳,因军事上的失利,最后与叶挺将军同乘小轮逃往香港。后叶挺转欧洲,而父亲身边有老有少需要他的照料和抚养,只好隐居香港以行医为生。又因他曾遭英马殖民当局驱逐出境,举家已无返南洋退路,国内又与邓演达一道同遭蒋汪合流的国民党“执监委员会”通过的“叛逆有据、永远开除党籍、通缉归案严办”的决议而更无立足之地,被迫开始20多年的政治流亡生活。但是,面对港英当局的拘捕、传询跟踪、搜查抄家,蒋特的追踪暗算以及生活上的贫困,彭泽民始终坚持革命者本色,坚持斗争。他先后积…  相似文献   

15.
张莉 《两岸关系》2012,(8):19-20
2012年上半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欧债危机蔓延的影响,高度外向型的台湾经济"内外交困",景气对策信号持续呈现"蓝灯",处于景气低缓状态。虽然马英九当局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包括推动"中长期经济策进方案"等,以提振内需,改善经济质量,但仍然见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朱茜 《求索》2011,(1):239-241
春秋时期,诸侯势力渐盛,建立在氏族血缘基础上的贵族宗法制度逐渐瓦解。严刑峻法与防奸之术也不能让君臣摆脱无穷无尽的战争状态,于是,儒家提出"克己复礼",墨家提出"兼爱非攻",而申不害在继承黄老道家的基础上则提出了自己的"循名责实"。循名责实理论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也为有才之士提供了一条建功立业之路。在申子的政治理论中,术治是其国家理论的重要环节,但它必须以法治为基础,法治与术治的结合使得申不害政治思想成了专制法制下的一套独具特色的国家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7.
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的首席军师杨永泰(广东茂名人),如今已几乎无人提起。他才思敏捷,笔力雄健,助蒋铲除"诸侯",逼迫红军长征,为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若非喋血江畔,民国往事又该添多少传奇……  相似文献   

18.
韩三洲 《同舟共进》2012,(11):55-56
1970年9月,庐山会议召开后,鉴于陈伯达用马列语录包装他的"天才论",毛泽东号召全党学马列、读原著,以识别陈伯达一类的"政治骗子"。同年10月,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设立中央组织宣传组,各地的"写作小组"如梁效、石一歌、洪广思、唐晓文等也就在这一政治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许徐 《求索》2014,(5):16-21
1930年代中国的读图转向,由于"新中国"母题的介入,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反视觉传统的图像启蒙实践。图像的"政治想象",通过"记忆"和"远景"两种形态得以完成,有力参与了"新中国"形象建构。这一中国经验启示我们应为图像正名,并可构建图像政治学,使图像参与人民生活建构,参与人的思想建构,解决当下"图像"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来,台湾岛内就马英九当局有条件开放含瘦肉精的美国牛肉进口问题引起很大争议,甚至演变为政治风暴。许多人不解,美国为何非要台湾"吞下美国牛肉"?马当局为何敢冒政治风险做出"有条件开放的政治决定"?为何中国大陆、香港没有开放美国牛肉进口,而台湾非要开放?其实,问题并不复杂,这是国际关系大框架与台美特殊关系决定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