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论中国古代史上两次社会大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恩格斯的两次社会大分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恩格斯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理论是把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作为其发生的主要标志,这样的大分工连同以独立商人的出现作为标志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古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且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只不过其在不同地区所发生的背景、经过和作用都不尽相同。我国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最早发生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与玉器的制作有密切的关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则出现较晚,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有较明显的表现。由于各种原因,这两次社会大分工在几乎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始终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并未能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封建专制制度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分工理论主要探讨了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出分工的历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分工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解放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并明确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分工"。马克思关于分工与人的发展理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人类解放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影响。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向着造就全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变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城乡差距等问题凸显。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这个有机体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和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权力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越来越细,反映到上层建筑领域,就要求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权力必须实行必要的分工。  相似文献   

5.
陈六傅 《前沿》2002,(12):47-49
本文通过比较斯密、杨格、杨小凯以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得出以下结论 ,即除马克思之外都从根本上混淆了分工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分工深化的根本原因 ,认为利益的驱动是分工产生的根本因素 ;混淆了个别分工和一般分工的根本区别 ;并利用交易费用和边际或超边际分析来夸大分工产生的偶然性。相比之下 ,马克思的一般分工理论则显得更为科学 ,他不仅看到了各种分工的社会历史因素 ,同时也看到了其背后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6.
胡元志  陈双凤 《传承》2008,(10):40-41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其中通过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论述了分工的有关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分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分工的社会性质及产生的结果,分工的消失等。本文通过这些思想的解读,进一步加深对分工的理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主要包括"两分领域"和"家庭天使"观,其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对当时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塑造、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其中通过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论述了分工的有关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分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分工的社会性质及产生的结果,分工的消失等.本文通过这些思想的解读,进一步加深对分工的理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自从《社会发展简史》教材采用“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的提法以来,不断有细心的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改变“农业和畜牧业分工”这一传统提法呢? 其实,教材只是恢复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表述。据了解,采用农牧分工的主要理由无非两条:第一,大量近代考古发掘材料证明,原始农业的发明至少不迟于原始畜牧业;第二,第一次社会大分  相似文献   

10.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产业金融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产业金融提供基于分工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提出分工差异与产品公度的矛盾,是货币产生的原因;产业创新从潜在信息物化为现实生产系统所需要素的规模与社会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是产业融资产生的原因;产业分工后产生的产业分立和产业间非标准依赖,是产业金融产生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产业金融的功能在于促使产业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转化为生产系统和维持产业生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岑乾明  宋卫琴 《求索》2010,(9):100-102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的钥匙。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根本基于分工的演进,而分工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引导的社会外部分工,二是组织机制实施的组织内部分工。尽管传统上往往把这两者视为替代关系,但实际上更是互补关系,两者的演化也是双向的。其实,分工所包含的竞争和合作两方面内容都体现了协调性,分工的深化则源于协调水平的提高。因此,分工效益根本上也就是源于协调水平的增进和协调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家务分工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伴随现代性变迁对家庭带来的种种变革,西方学界关于家务分工的研究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关注双薪家庭(异性恋)的家务分工模式,二是关注非传统家庭形态的家务分工模式。然而,我国学界关于家务分工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双薪家庭的家务分工,对非传统家庭的研究明显不足。通过对未婚同居这种非传统家庭的家务分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未婚同居的家务分工模式呈现多元和复杂特征。综合来看,相比传统性别意识水平,未婚同居者的性别意识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要看到,不同家务分工模式之间的性别意识水平差距很大,传统性别意识、家庭结构与家本位思想依然是未婚同居家务分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青政办[2019]5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2019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责任分工》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2019年4月20日2019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责任分工一、重大前期项目安排2019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共100项,主要涉及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及民生改善等8个方面,估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社会生产劳动的角度来研究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与发展历程的文献众多,主要表现为对体育劳动起源学说的推导与泛化,尤其在提取藏族民间体育案例方面,针对藏族社会劳动模式的相似性描述跨越了不同年代。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溯源不应笼统地进行劳动起源说的理论嫁接,而应具体考量社会劳动分工的不同阶段,探索少数民族民间体育发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柴鹏 《求索》2012,(3):40-42
企业间网络分工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具有自身的效率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企业间网络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对传统上的寡头垄断竞争优势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间网络分工使得寡头市场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也从U型、M型转向"专业化+网络化"型。  相似文献   

17.
周霞  曾长秋 《求索》2013,(5):113-115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高兹。在1973年著的《劳动分工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问题进行了思考。高兹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延续了马克思对分工的社会历史意义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批判也是建立在马克思对分工与异化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高兹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切异化现象归结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直接递进了马克思关于分工促进私有制的产生进而导致异化劳动“因果关系”。今天,我们具备了新式分工政治制度的前提条件,仍没有走出旧式分工的“阴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论述人个性发展的重要依据是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认识分工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个性发展观,促使社会分工与人的个性发展呈现和谐的互动态势.认识分工对个性发展的双重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合理的社会分工可以造就真正有个性的人,可以激发巨大的创造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褚孔志 《前沿》2007,4(9):3-7
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对之有大量的论述。但这些论述的分散以及后人理解角度的不同,对它们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基于对经典原著的研读,认为分工在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力既具有属性能力的特征,又具有客观物质力量的特征;分工是同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合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彭其 《新东方》2010,(1):59-61
一、传统区域分工理论的历史回顾 区域分工理论最早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后来,区域经济学学者一直把最具影响性的古典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用于解释区域分工,从而诞生了区域分工理论。自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但是追根溯源,现在所说的区域分工理论都是由早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发展而来的,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