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2月12日,台“陆委会副主委”吴安家在“国会助理大陆政策说明会”上,一改“陆委会”主要官员在关于大陆政策发言时“谨慎”的做法,竟然口出恶言,声称从1949年以来,两岸明明是“两个中国”,但台多年来忍气吞声,作出许多让步,不提“两个中国”、“一国两府”,以“一  相似文献   

2.
纪欣 《台声》2013,(1):48-49
2012年12月初,“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国民党中常会作“中共十八大后两岸关系发展”报告时评估,大陆对台湾将加大政治促谈压力,尤其是和平协议。他表示,多数和平协议是指停战或互不侵犯条约,  相似文献   

3.
6月中旬,“千岛湖事件” 已审理完毕,3名案犯被判处死刑.回过头来看,事件发生后,台“陆委会”4月6日决定停止招揽大陆旅游团,并考虑宣布大陆为“危险区”.台“经济部” 宣布暂停开放台商到大陆投资开发工业区.13 日,该部又为配合“陆委会” 暂停两岸文教交流,决定暂停审查台商赴大陆投资案和开放大陆农工原料进口.这些决定在台湾各界引起不同反应,虽然部分人士表示支持当局的行动,但大部分人士认为,台当局不应将一旅游意外事件情绪化、泛政治化,更不应将两岸经贸交流作为抵制筹码.他们指出,两岸经贸相互依存,经贸交流停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是无法阻止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4月8日,台湾召开“国统会”第14次会议,李登辉就大陆政策作了主要报告;台湾“陆委会”、“‘外交部’”及“国安局”负责人也对相关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在这些讲话中虽有些许新的提法,但台湾高层仍没有改变“分裂分治”、“两个中国”的市场n其一,李登辉等仍在顽固坚持两岸是“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错误主张。在讲话中,李登辉再次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从对等分治的历史与政治现实出发”;“在推动两岸关系时,应坚定国家的生存至上,人民的安危与福祉优先的立场”。台湾“陆委会主委”苏起在其报告中…  相似文献   

5.
日前,马英九指示台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全面检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马英九的这一表态与主张赢来不少肯定之声,确实应给予鼓励,也被认为是马英九希望在第二任期让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陆委会”等有关部门也积极响应,希望能在“立法院”这个会期开始前完成相关法案的检讨。然而,能否全盘检讨与大幅翻修?则并不乐观,变数不少。  相似文献   

6.
台湾新浪篮球队要去大陆注册打球,主管官署“陆委会”,“体委会”都不准,球团负责人姜丰年扬言硬干到底,不惜和衙门对簿公堂。这事情,后来虽获解决,却也再度凸显了台湾企业在两岸“政治对峙,经贸往来”诡局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大体而言,台湾岛内投向大陆怀抱的推力,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经济条件,而反制大陆的岛内拉力则主要来自于自主性政治认  相似文献   

7.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两岸政策策略性调整难掩“抗中保台”“倚美谋独”本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强打“抗中保台牌”效果不彰,未挽回其惨败结局,在野党提出的“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引发广泛共鸣,显示期盼两岸和平仍是台湾主流民意。近期,民进党及其当局策略性调整两岸政策,企图降低民众不满。一是通过“金马地区民众春节交通项目”,金门、马祖民众及大陆配偶春节期间可通过“小三通”返乡。二是蔡英文、陆委会数次称,基于“人道关怀立场”,愿协助大陆抗疫。  相似文献   

8.
5月30日,台当局召开“第三次大陆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在两岸关系中、“放弃正统、法统、中国代表权之争”的思路框架,采取“回避政争、加强交流及务实协商”的策略,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文化交流作为未来大陆政策的核心,强调“以经贸为核心的两岸关系已经来临”。 台湾“第三次大陆工作会议”主题是“因应两岸关系情势,凝聚大陆工作共识”。“行政院院长”连战应邀在会上发表了《为建构21世纪的两岸关系而努力》的讲话,同时“陆委会”主委萧万长、“国安局局长”殷宗文、“新闻局局长”胡志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9.
海峡长镜头     
《台声》1994,(9)
台湾“陆委会”7目30日通过三项决议:①有限开放两岸金融往来.除9家大陆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外,当局不再管制岛内金融业与大陆其他海外分支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②开放台湾保险业的分支机构与外国保险业在大陆的分支机构,以及大陆保险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进行再保险业务往来.③台湾航空业可与大陆民航业直接双向全程订位及开票,不必再透过第三地.  相似文献   

10.
经济     
《台声》2017,(7)
<正>台湾陆委会:2016年两岸贸易额较2015年减0.7%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方面陆委会表示,2016年两岸贸易金额较2015年度略减0.7%,受大陆投资成本增加影响,台湾去年对陆投资金额减少约1成多,大陆对台投资金额则增加1.5%。据报道,台湾立法机构的"内政委员会"3月20日邀台湾陆委会负责人张小月、经济主管部门副负责人杨伟甫、台湾发展委员会副主委高仙桂等人就"两岸经贸  相似文献   

11.
10月11日,纽约《世界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两岸“动态的维持现状”的虚幻与现实》的社论,文章首先指出:台湾负责大陆政策的“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在台湾“双十国庆”前向国际媒体表示,台湾的两岸政策就是和平地、安全地“动态地维持现状”,这种说法其实是延续台湾新领导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马康庄 《台声》2006,(5):29-29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团赴大陆参加第一届“两岸经贸论坛”。去年的连战大陆行引起国际瞩目,各方都誉之为两岸的“破冰之旅”,尤其是美国方面一再向台湾当局表示,这是个正面有益的发展方向。连主席也从大陆带回来善意响应和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两岸直航包机正常化、台湾水果销行大陆,熊猫来台湾等等。一年了,所有的议题?都遭到台湾当局以不同的理由——挡住,或完全不作响应,不为所动,两岸关系还在原地踏步。就在连战一行人出发之前,“陆委会”主任吴钊燮发表谈话,宣布有关两岸包机及大陆人士来台观光事宜,希望大陆能在6个月内和台湾完成协…  相似文献   

13.
台情扫描     
《两岸关系》2021,(6):34-35
正民进党当局不择手段以疫谋"独"5月以来,台湾疫情急剧加重,民进党当局不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却趁机进行政治操弄,大肆攻击、污蔑大陆,加紧与美西方势力勾连,谋求挤入世卫大会。一是抹黑大陆疫苗,千方百计阻挠大陆疫苗输台。对于大陆愿向台捐赠疫苗的善意,台陆委会竟称"不必假好心",诬指大陆将疫苗作为"政治操作工具"。对于岛内各界购买大陆疫苗的要求,台陆委会与卫生部门等以各种借口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14.
台湾报纸近期披露,台湾当局将“整顿交流秩序”,对祖国大陆赴台人员全面监控,“监控对象包括以学术研究、科技交流、演艺表演甚至新闻采访名义来台的所有大陆人士”云云。虽然台湾“陆委会”有关人士表示“绝不紧缩两岸交流”,但依旧声称要采取措施,“重建交流秩序”。台湾方面的这一动向,引起了关心两岸交流人士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王昆义 《台声》2011,(6):41-42
民进党执政时前驻美代表、前“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在美国演讲时表示,如果民进党再执政,将以“澳门模式”取代“九二共识”来维持两岸协商。  相似文献   

16.
纪欣 《台声》2011,(9):48-48
8月23日,备受关注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十年政纲”两岸篇,在久闻楼梯声后终于登场。然而纵观书面“政纲”,处处云山雾罩,真被“陆委会主委”赖幸嫒料中,蔡英文的主调仍然是“空”与“变”。  相似文献   

17.
7月初,台湾“陆委会”召开大陆工作会议,会后发表定名为《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的大陆政策白皮书.该白皮书重点在两岸关系中强调国际因素,称两岸处于分裂分治状态,两岸是两个政治实体 等.此前台湾“外交部”已声称今年要争取达到40至50个“建交国”,为今秋参与联合国造声势.白皮书则确立今年的目标要扩大提案国的区域性,不只是中美洲国家,并希望有更多的国家在联大发言支持台湾.台视该白皮书的发表为今年加入联合国的第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4)
正国台办表示大陆愿提供救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等地发生强烈地震后,国台办即通过台湾陆委会联系沟通机制,向陆委会了解震区灾情,向灾区受灾民众表示慰问,同时表示如需协助,大陆方面愿提供救援……海协会就台湾地震致函海基会:大陆愿提供及时协助2月6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对台湾南部遭遇地震灾害表达关切与慰问,并表示如有需要,大陆方面愿及时提供协助。函件指出,据媒体报道,今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是最近中美首脑会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克林顿访华,对台湾产生强烈冲击,从下面综述的台湾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各界的高度重视。台朝野各党:密切关注美“三不”政策对台产生的强烈冲击克林顿是第一位公开阐明美对台实行“三不”政策的美国总统,引起台湾当局高度重视。从李登辉、连战、萧万长到“外交部”。“陆委会”以及“大陆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官员相继对此发表看法。台当局最担心的是“三不”政策对台湾产生的冲击,担心他们所谓的“台湾利益”会由此受损。7月2日,李登辉针对克林顿访问大陆行将结束时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不久以前,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的政治压力,在“大陆工作会议”中达成三项共识:“政府”有必要遵行“国统纲领”规范;未来两岸协商应优先商谈攸关人民权益的议题;由“陆委会”统筹协调有关协商各项事宜,并于‘有政院”同意后进行。这改变了三年前刻意冷冻处理“国统纲领”的做法。李登辉在会议致词中宣称,“将持续建立两岸互信,增进彼此良性互动,期使两岸关系成为推动国家总体发展的动力”。这是他近几年来第一次从正面强调两岸关系的重要,同他以前一直坚持政治上要“戒急用忍”,经济上也要‘俄急用忍”的论调相比,有了些区别。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