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2021年6月30日,搁置长达5年之久的美国与台湾地区"贸易暨投资框架协议"(TIFA)第11次商谈以视频会议方式重新开启。TIFA不仅是美台进行有关贸易和投资议题的协商平台,也是美台之间最重要的高层经贸沟通管道。在美国与中国博弈背景下,此次美台重启TIFA商谈的动因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继抛出“一边一国论”之后,最近又抛出“三锚论”,在许多场合强调“安全、民主、经济”是“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关键,还大言不惭地说要建立什么“美日台同盟”。这是台湾当局构建“美日台同盟”对抗祖国大陆、千方百计削弱两岸经贸联系、推动以“两国论”为核心的“台独”政策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祖国大陆借"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两会"协商等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惠台经贸政策。这些政策涉及经贸、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不但涵盖范围广,惠台措施多,而且内容分量重,经济效益好。其出发点不但在于助力台湾经济发展,更着力于惠及台湾基层民众。然而,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利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美国会又搞出大动静,参、众两院相继提出所谓"台湾保证法",众议院以414票赞成、17票弃权、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众院版"台湾保证法",重申美对台各项承诺、特别是"台湾旅行法"的监督落实,要求美对台军售"常态化",重启与台就"贸易暨投资框架协议"(TIFA)举行会谈,支持台"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  相似文献   

5.
张五岳 《台声》2011,(3):34-34
2011年可以说是两岸和平发展重要的一年。就经贸层面而言,两岸都面临物价上涨通胀阴霾笼罩,大陆的“十二五规划”正式出炉,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k)后续协商的成效,将是今年两岸经贸互动最受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6.
曹小衡 《两岸关系》2011,(12):13-14
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使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达成16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台湾“经济部”前不久公布“大陆人民来台从事经贸相关活动许可法”,对祖国大陆经贸人士受邀赴台参观、访问、参加会议及接受训练等各项限制给予放宽,同时并降低台湾地区申请单位实收资本额的标准,以利于两岸经贸交流。据(经济日报)报道:按照台湾“经济部”公布的“许可办法”,在人员交流部分,放宽了大陆经贸人士受邀赴台的任职层级,提升到主任、副厂长、副经理等中层主管;技术人员则放宽至高级人员。而赴台活动项目,则由现行的参观。访问、参加会议之外,增加接受训练一项。至于台湾地区申请单位的资本额规定,刚由现行的实收资…  相似文献   

8.
朱翰朝 《台声》2013,(5):76-76
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11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研讨会拟干7月中旬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赣台会”自200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累计吸引台商9000余人参会,已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对台经贸交流活动,搭建起了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赵宇 《台声》2002,(12):22-23
今来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台“实质关系”;台湾当局也全面推行依附美国政策,谋求实现“对美外交的重大突破”。美台关系趋向密切,令人关注。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会不会突破一个中国的框架呢?美台官方交流层级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布什政府上台后,放宽了台湾高层赴美访问、“过境”的限制,台湾当局也借机大搞“元首外交”,提升赴美“政府”官员的级别,加紧与美国国会和行政官员的接触。2001年陈水扁“过境”美国期间,美国在原有的“安全、舒适、方便”三原则外加上了“…  相似文献   

10.
石正方 《两岸关系》2012,(1):35-37,25
2011年的两岸经贸合作,一方面是制度化协商“稳中求进”、“稳中有进”;一方面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计划启动落实和大陆“十二五”规划实施之“双元”背景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所呈现出的新气象、新特征。概言之,2011年的两岸经贸,无论从制度化进程角度还是从功能性发展角度,都可谓承前启后,在平稳有序中谋求新发展,在机遇和挑战中酝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巴盟以对台经贸工作为重点,围绕“农牧业为本。工业立盟。产业化推进”经济发展战略,在办好现有台资企业的同时,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全盟在三胞眷属中深入开展“联络一位人士。联系一家厂商、引进一笔资金、促成一个项目”的“四个一”活动,在“三引进”工作上都有新的进展。一年来,全盟三胞眷属联络台商。外商40多家,与台湾大康国际集团、台湾盟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9位台商.进行了经贸考察和项目洽谈,达成两项合作意向,协议资金180万美元;对台资企业进行调查走访,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吴宜 《两岸关系》2009,(1):20-22
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转折与积极变化的关键年,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年内,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重新全面执政,岛内政局出现积极变化,台海局势迅速缓和。两岸把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展开良性互动,务实推进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互信逐步累积;全面“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民间交往愈发活跃。展望2009年,有利于两岸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将继续增长,两岸关系将进入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3月3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就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5月举行范丽青说,经同共两党有关方面协商,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于今年5月6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0,(6):6-7
5月26日。江丙坤在回顾海基会两年的工作时说,海基会的任务是协商、交流和服务,“总的来说,海基会在3项工作上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经贸交流”。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3):42-43
台“观光局”初步统计,去年大陆民众来台人数超过150万人次,来台旅客总数则逾500万人次,双创历年新高。台当局发展观光产业打铁趁热,正与大陆展开协商,希望今年中以前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个人游”,以掀起新一波陆客来台观光热潮,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美国25家军火商组团窜台,参加所谓“防务论坛”,加大对台军事勾连。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挑动两岸对抗,与美西方国家沆瀣一气,企图把台湾同胞绑到“台独”危险战车上,对此,台湾民众反感强烈,许多社会团体在“论坛”举办地附近集结高呼口号,抗议“战争贩子,兜售战争”,反对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引狼入室”,呼吁台湾青年觉醒“不上战场”,呼吁“两岸一中,台海和平”。一、美国军火商及相关机构窜台概况此波“窜访团”领队是美前太平洋陆战队司令鲁德尔,他曾在五角大楼国防部长办公室与佛罗里达州中央司令部任职,也曾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等战事中任前线指挥。“窜访团”成员包括美国前国安顾问博尔顿、“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25家美军工企业代表及大批军事专家,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7.
袁士坚 《乡音》2014,(9):28-28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环境治理成为群众关注最多的一个话题,邯郸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绿美邯郸”的重要目标,磁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定,提出了建设“绿美磁县”的中心工作。县政协紧紧抓住这一课题,安排了“绿美磁县”协商议题.而且安排为2014年第一次政协常委会的专题仂、商议题。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对台工作前沿,闽台农业合作是我省对台经贸交流合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密切闽台关系、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抓手,闽台农业合作优势独特、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闽台农业合作的成效与前景给予了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位于大陆的中西部地区,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省份之一。多年来,四川省台办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本着“以交流为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项目为重点,以落实为关键”的对台工作思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使川台两地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各项交流活动取得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之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大政方针逐步建立起来。《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了“三通”的倡议,明确指出:“台湾和祖国大陆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交流。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同时表示希望两岸能尽快通航、通邮。《告台湾同胞书》突破了两岸关系的坚冰,是两岸经贸交流的先声。20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冲破了各种阻力,从暗到明,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