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执政能力与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喜 《前沿》2006,(4):29-31
执政能力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定和执政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执政党所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执政能力首先体现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法治作为最理想的治国方略不仅被当今世界治国成功之先例所证实,而且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执政能力体现为建设法治国家的能力,法治是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一重要论断,对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关系作出明确阐释,体现了我们党对宪法尊严和权威的维护,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理政之道的经验总结,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一、充分运用宪法治国理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制定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反映了人类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基本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它实际上属于党的政治建设范畴,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概括地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变化,学会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治理国家。因此,它是一项根本性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观念上的前提,是强化执政意识。执政意识是指执掌政权的党及其成员对履行执政职能、巩固执政地位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是党的执政地位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党的组织和党员头脑中的反映,是党在执政以后对…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至今宪法宣誓作为一种主流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宪法所接受,观察宪法宣誓不仅要关注到该制度庄严神圣的仪式,更该关注到的是宪法宣誓所蕴涵的法定、约束、导向和践行等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八桂侨刊》2005,(2):1-1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提出,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首次.它标志着我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是党的十五大的又一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标志着党的治国方式将由领导、执政混一的粗放型模式向直接领导和间接执政相结合的科学型模式转变。就领导方式而言,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方式将由传统的宏、微观合一型的“一元化”领导方式,向宏观控制型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方式转变;就执政方式而言,则要从传统的直接执政方式,向以法律为中介、以国家机关为执政载体的间接执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张鹏宇 《人民论坛》2012,(26):42-43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宪法所确认的基本治国方略,它首先是指依宪法治国,而依宪法治国的核心是宪法的充分实施。在诸多保障宪法实施的条件中,执政党依法执政最为关键,它是宪法实施的政治保障和根本前提。执政党依法执政需着重解决三个问题,即党政职能分开、理顺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将执政党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宪法的若干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因此宪法是实施治国方略、转变执政方式的关键。然而,在我国政治实践中,宪法的权威和作用并不十分理想,宪法实施水平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要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市级机关党员多,领导干部集中,他们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近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创建学习型机关,对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完成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忠实的继承和重大的发展 ,是党的十五大对全民族的杰出贡献。其实 ,依法治国不单纯是个治国的方略问题 ,而是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理念、方略、原则和体制的总称。如果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科教兴国是兴国之策的话 ,那么依法治国则是治国之道。其伟大意义不管怎样估价 ,都不算过高。治国之道或者说治国方略与执政方式是紧密相联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治国之道直接影响甚至包含着执政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入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一、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  相似文献   

14.
封毅 《党建研究》2005,(2):21-23
依法治国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措施。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标志着党的执政方略的转变,也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正确把握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治党”与“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国要依法,治党要依党章,两者内在统一。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15.
关于依法治国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姚成林党的十五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定把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这在我党历次代表大会上尚属首次,它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这一治国方略的确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法制建设史上树起的一座里程碑。现在,对...  相似文献   

16.
吴世玲 《前沿》2014,(23):37-38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不断提高其执政道德素养,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执政道德形象,才能有效地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效能,充分发挥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引领和决定性作用。本文就对执政道德美好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的功能以及特质。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的角度解读《管子·牧民》,可以看到管子执政治国的理念是出于对自然的尊敬、对人的自然需求和人文需要的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管仲强调了执政者必须有执政之道,必须顺应四时而施政;强调建构强大的区域性人文生态系统是治国执政的天然职责;提出要以人性为基础,实行先进的生态执政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本领是指我们党适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在治国理政上形成的特定执政能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本领是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上生成的。作为新时代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贯穿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本领构成因素中的一条红线,为新时代实现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制度目标、发展目标和价值目标起到了"压舱石""定盘星""拱心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党。作为执政党,中共要长期执政,就要摆正位置,从根本上理顺党群关系;要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要坚定地走“民主执政”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说到底就是要实行宪政。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宪法是近代以来人类政治生活的神经枢纽。“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还没有哪一项发明创造能够比得上宪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祉。”(《宪政论丛》第1卷)为什么说宪政是“福祉”呢?它有以下三大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