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为后人传颂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蔡(?)的人,他向自己的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有打下借条或合同。不多年,他的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金子还给朋友的儿子。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接受,笑着说:“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曾口头告诉我这回事。”蔡(?)说:“借条在我心里存在着,不在纸上,心中  相似文献   

2.
儿子两周岁那天,我们全家出去照了张全家福,相片上的我眉目清秀、美丽端庄,是我向往已久的母亲形象古典又富有现代气息。 自从成了母亲,我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凝视过自己,不论是在镜子里还是在照片上。我那嗷嗷待哺的儿子总是在我身边,我的衣服上总是有洗不完的奶子和油污,我不能专心看书,更没有放纵偷懒的瞬间,我放弃了一切,和儿子打成一片。这样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曙光已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在设计着属于我的21世纪。21世纪,我当然要有一套高档的住房,拥有自己的汽车,如果有条件,我要让我的儿子出国留学。儿子的婚姻由他自己做主,我永不干预,但我要当好他的参谋,并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不教儿子如何捉一条鱼,但我要给他一张捕鱼的网。21世纪我将把我的妻子打扮得更漂亮。她一辈子都说我不爱她,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爱得很深。她的前半生为我付出了太多的苦难,我将加倍地报答她。我要让她明白,是过去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爱她。她独守空房的夜晚大约有两千多个。可是,那…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省营山县泗喜镇,人们相传着这样一件关于伟大母爱的挚爱故事:息有尿毒症晚期的儿子病情恶化,忍着病痛打工挣钱希望能早日换肾。但没有肾源不能做移植手术,此时儿子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年过半百、身体瘦弱的母亲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将自己的左肾换给了儿子,帮儿子战胜了病魔。  相似文献   

5.
爱的花絮     
不满一岁的儿子患了白血病。一位治癌的老中医说,只要坚持服药,孩子的病尚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可是,儿子拒绝吃药,虽然老中医配制的药不是十分的苦涩,毕竟是药呀。这可如何是好?她心急如焚,欲哭无泪。这天,她把药熬好后,当着儿子的面,她舀一勺自己先喝下去。儿子瞪大眼睛瞅着她,眼里充满了好奇。她一边审视着儿子的脸色,很快又喝下一勺,同时还咂巴着嘴,表示味道好极了。终于,儿子蠕动着嘴唇,张着小嘴,伸手去抓她手中的勺子。她慌忙舀了一勺灌进儿子嘴里。儿子含到口中,又“扑”地吐出来,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哭。她信心大增,又舀一勺倒进自己嘴…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1,(7):4-4
邓小平在表达他自己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心曲时,有过一段动情的感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相似文献   

7.
央视热播的大型电视剧《延安颂》中有一个令观众难忘的情节:毛泽东主席认革命烈士刘志丹同志的干娘为自己的干娘,并把干娘背在背上送下山,这感人的镜头使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主席背干娘,体现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大众血肉相联的关系,正如邓小平生前多次说过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别的追求,也没有自己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心中的隐痛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熟悉的旋律优美地飘荡,这歌碟来来回回放了几次后,连儿子都能小声哼哼了。 我笑着对儿子说:“知道吗?那可是妈妈小时候唱过的歌呢!”“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嗯,是像妈妈。宽广的爱心与胸怀。 我没有向孩子解释,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差不多十年吧,我可不敢唱这歌。真的,我只在心里唱着这歌。 14岁那年,母亲突然病逝。我的底下还有个小三岁的妹妹。做姐姐的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记住:你没有妈妈了!你没有妈妈了!要带好妹妹,要做好妹妹的榜样。 很奇怪,我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人。我只觉得…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儿子刚降人间我便开始谋划着如何"教子成龙"。或许是儿子带来的"福气",两年来我的班级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还获得了"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直到静下心来盘点时,才发现这些成绩和荣誉很多竟是儿子的功劳,这并非故弄玄虚,且细细看来。一、学会耐心,祛除急躁我是个急性子,每当看到学生出错时,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弄得很多学生不敢和我靠近,损害了师生关系。有了儿子后,我的急性子再也使不出来了。儿子吃饭,你要一口口喂,不愿吃时还得哄。  相似文献   

10.
一许茹芸走在大街上,让太阳明晃晃地照着,那沉痛的心情却没有一丝儿好转。她时时刻刻都会想起自己的儿子黄鸣。可怜的儿子得了尿毒症,要换肾,而家中一贫如洗,若再拖延不治,像这样明晃晃的太阳,儿子恐怕也见不到几次了。儿子刚满21岁,还在上大学。许茹芸四十几岁的人了,下过乡,现在又下了岗,中间还加上丧偶,她都能独自默默地忍受着支撑着这雪上加霜的日子,因为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黄鸣身上,而事实上儿子又是那么争气,一次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他还获过大奖,晚报记者还给他做了一个专访哩。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患上绝…  相似文献   

11.
一地尊严     
<正>他是一个父亲。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沦落为一个沿街乞讨、渴求怜悯的人。他把一张硬纸板做的广告牌立在纸箱旁边,上面写着:好心人,求你救救我的儿子,他还那么小,生命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可是他患了白血病,需要很多钱,需要好心人的帮助。他低着头,不敢看街上匆匆的行  相似文献   

12.
警官信箱     
儿子偷老子的钱也构成犯罪吗?编辑同志:最近,我们小区内发生了一起儿子偷拿父母钱财的案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6岁的中学生小新由于学习不求上进,交友又不慎,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花钱如流水。由于找父母要钱没有要到,就趁父母外出之机,将家里的5000元现金偷走用于赌博和挥霍。父母发现家中被盗,5000元现金不翼而飞,就追问儿子有没有拿。由于小新一再强调自己没有拿,其父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经侦查确认窃贼是小新,遂将其刑事拘留,后转为逮捕。父母知道窃贼是自家的儿子后,认为儿子偷拿父母的钱财不犯罪,要求公安机关释放儿子,但未…  相似文献   

13.
学着做母亲     
为人母,也有整十年了,但一直对儿子的教育心存困惑。好在我和他爸爸虽称不上成功的父母,倒也能算得上是称职的,这样,我们也就欣慰了.儿子在长大,问题也不断地出现:难以容忍别人对他缺点的指正;学习没有好的习惯,上课讲话、做作业懒散;同学  相似文献   

14.
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我常常给孩子们讲,我可能不会有很多的金钱留给你们,但我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很宝贵,还包括现在对你们的教育,使你们能够获得学习的能力。余进华(吉尔达鞋业公司总经理):儿子一般早上花10块钱打车到学校,下午则自己走40多分钟的路回家。每天的零用钱控制在5块钱左右。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一次,儿子花几十块钱吃了一顿麦当劳,结果遭到了我的批评。黄如论(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我对孩子非常严厉。长子黄涛读书时,因身体有病,打电话让我派车去接,遭我拒绝。曹德旺(福耀集团董事长):当时儿子曹晖为了多挣工钱,…  相似文献   

15.
草坪已经搬家了。他的新家我还不认识。我带了儿子去他的旧家,恰逢他们夫妇正在吃热腾腾的饺子。那饺子似乎煮过了火,没有一点精神气儿。 我一进门,草坪与江鸽也放下筷子,忙着洗杯泡茶,屋子生着炉火,呛得让人出不来气,可他们都习惯了。 草坪让我去他的旧屋说话。儿子也跟我走进了旧  相似文献   

16.
连日来,一个普通的名字通过报纸、电视等诸路媒体走近我们身边、走入我们的心田。他,就是被列为2005感动中国的人——河南怀化学院大三学生洪战辉。12年来,洪战辉在父亲患病,母亲出走,生活无依无靠的情况下,边挣钱边学习,一边照顾捡来的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边给父亲治病,还带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考上大学,坚定、执着而又顽强地走着一个农民儿子自强不息的人生之路!更为可贵的是,当许多热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向他捐助时,被他婉拒了。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的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天,儿子突然打电话告诉我:"妈,我也正式加入农工党了。"听到这一消息后,我的内心感到既温暖,又欣慰。温暖的是,这回我不是发展了一个党员,而是亲手培养了一个党员。欣慰的是,儿子长大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政治取向。这不只是心智上的成熟,更是政治上的成熟,而且这份成熟来得这么早,足足比我提前了十数年。记得当年我自己入党时已经三十有余,而儿子现在才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你们好! 我家对面的邻居叶某有一个8岁的儿子,该男孩的母亲生产时因难产去世,叶某便认为自己心爱的妻予是被儿子克死的,便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动不动就打,常常听见对面房屋里传来叶某的吼叫声和其儿子的惨叫声。小男孩身上的伤痕不断,他经常偷偷地哭着告诉我他爸爸打他打得把棍子都打断了。作为邻居我对叶某的暴力行为十分气愤,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这个可怜的未成年的孩子,请你们告诉我该怎么做。 内蒙古乌海:杨杨  相似文献   

19.
离家越近,她的脚步越沉重。儿子那切切的呼唤:“妈妈,我要上学,我真的想上学……”击碎了她做母亲的心。然而哪所学校能收一个移动寸步都要别人帮助的学生吗?她能理解,可如饥似渴等着上学的儿子能明白吗?又一次冷冰冰的拒绝和无奈的摇头,使她没有多少勇气再去编一个美丽的谎言,安慰儿子在幻想和希冀中无休止的等待,  相似文献   

20.
冰凉的小手     
几年前的一天,办公室。有人刚放下电话,轻轻对我说:“哎,你采访过的某某某,自杀了!”我“噢”了一声,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同事的目光盯着我,我想他那时一定认定我冷血,因为几年前我采访某某某的文章,据说感动过许多人。我没有问同事,为什么,她为了什么舍弃这个世界,还有她的三岁的儿子。我甚至也没有问问,她的自杀是不是“成功”了。一天里,我没有再对同事提起任何与此事有关的话,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我埋头干我的工作。可是那一天里,只有自己知道,有一种致命的东西又跑了出来,揪住了我。这种东西是自己在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