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川市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全市总人口165.4万余人,回族43.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其他散居少数民族2.6万人。回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17个、村118个,有6个乡镇、71个村回族人口达到90%以上。回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银川市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高度重视做好民族工作,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龙群  张宇川 《人民论坛》2014,(7):220-222
玛纳斯县庄浪户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村,居民有回族、汉族、东乡族和维吾尔族。文章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戈登提出的衡量族群关系的变量,立足田野调查的资料,通过对居住格局、族际交往、族际通婚和宗教信仰等变量进行考察,分析庄浪户村的民族关系现状,从而能够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为多民族杂居村的民族关系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河南省辉县市以政府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的意见》,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村。财政局、畜牧局、信用社连续两年为薄壁镇四街村(回族村)20余户养牛户办理贴息贷款240余万元;交通局投资108.64万元对峪河镇穆家营村(蒙古族村)、  相似文献   

4.
魏一明 《中州统战》2003,(11):16-16
商丘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全市总人口780万,有回、蒙、满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4.3万人,其中回族占99%,相对集中分布在88个乡镇(其中回族自治乡镇4个)、203个自然村。千人以上的聚居村35个、300人以上的聚居村103个。由于历史原因,商丘曾是回汉族纠纷的多发区,特别是1982年至1990年间,全市共发生回汉纠纷102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3起,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民族“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民族团结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1年以来的12年里,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成为…  相似文献   

5.
永平县曲硐村坐落于云南大理的博南山下,历史上著名的西南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穿村而过,是大理州回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回族聚居村之一.这里的回族群众喜食鹅肉,善于养鹅,他们加工腌制腊鹅的传统工艺,融汇了回族群众浓郁的民族饮食文化习俗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麦岭营业所、信用社支持回族村发展经济襄城具农行麦岭营业所、信用社积极支持白庙、后纪、麦西三个回族村发展民族经济,快步奔小康。三个回族村率先成为该乡富裕村,实现年入均收入、储蓄存款双千元。麦岭乡三个回族村共有口民2600$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手屠宰牛羊的...  相似文献   

7.
任丘市新华路办事处二街村有回族群众38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25%。近年来,这个村党支部积极帮助回族群众致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94年回族群众人均收入1920元,超出全村人均收入的12%。  相似文献   

8.
马仲瑾 《今日民族》2010,(10):54-56
昭通市有19个民族乡,12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2150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有24个少数民族56.0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其中,回族18.5万人,彝族18万人,苗族17.9万人,三大主体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其他民族1.6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  相似文献   

9.
永平县曲硐村坐落于云南大理的博南山下,历史上著名的西南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穿村而过,是大理州回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回族聚居村之一。这里的回族群众喜食鹅肉,善于养鹅,他们加工腌制腊鹅的传统工艺,融汇了回族群众浓郁的民族饮食文化习俗而独具特色。稻黄收割的季节来到曲硐村,随处可见那晃悠悠的鹅的身影,可到了冬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在村中就几乎见不到了,因为这时回族群众已把放养了6至10个月的成鹅改为笼养。当地群众习惯把鹅的笼养阶段叫做“塞鹅”,所谓“塞鹅”就是不再让鹅自己进食而进行人工塞喂。据说,这样能保证腌…  相似文献   

10.
从4月份开始,洛宁县民族宗教局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门,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深入民族乡镇、深入民族聚居村、深入宗教团体、深入宗教活动场所、深入信教群众活动,调查研究,转变作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活动。在上戈镇上戈村调研时,适逢村容村貌整治,上官路边几家回族老墓地垃圾遍地,  相似文献   

11.
回族群众在临潭经商600多年,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洮商".改革开放后,洮商抓住机遇,恢复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临潭回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要发展教育、提高素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临潭回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回族聚居的村寨如何搞好建设活动?确实值得认真思考。笔者前不久到了大理市喜洲镇上兴庄回族村,亲眼目睹了该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情况,感到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一、集全村之力修通村内道路上兴庄地处苍山脚下,地势西高东低,离214国道仅一公里。一直以来,进村道路弯弯扭扭,要进村,只能绕田埂,走田坝,交通十分不便。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后,新上任的村主任马立基及时召集…  相似文献   

13.
敏杰 《传承》2009,(18):82-83
回族群众在临潭经商600多年,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洮商"。改革开放后,洮商抓住机遇,恢复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临潭回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要发展教育、提高素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临潭回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5月20日,泉港区后龙镇的柳亭回族村,彩旗猎猎,人头攒动。泉州市政协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宗教团体和民间信仰场所负责人等又一次来到了柳亭村开展帮扶活动。沸腾的小山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后龙镇柳亭回族村系1999年8月因泉港区行政区域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中原大地,黄河岸边,有一个叫桑坡的回族村。就在许多中国人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时,桑坡村的回民企业家已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他们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大把大把地挣起了外汇……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东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交通位置优越。夏垫镇辖区现有8个回族村,3个回汉合居村,回族人口近万人。牛羊买卖自古就是夏垫回族群众糊口谋生的主业,优越的地理位置、淳朴的乡村民风、  相似文献   

17.
喻秋江 《世纪行》2010,(5):33-35
陈经畲,回族,1880年2月16日生于南京。 陈经畲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度过最后的18年。他一生奋斗,为兴办工商事业历尽艰辛。发展规模虽不算大,但从为谋生计到萌发民族思想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宣传、贯彻执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贡献”(悼词)。  相似文献   

18.
阳信县河流镇刘庙村,是滨州市最大的回民聚居地.共有回族群众5500余人,北临205国道、东临省道大济路、西临239省道:交通便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事业繁荣。特有的民族优势.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让这里的回民群众大兴牛羊之道、大做牛羊文章、大发牛羊之财,更是出了个“牛”代表——杨广富。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叶县是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全县共有30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1.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回族1.2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3.2%,有1个回族乡,9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38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村。近年来,叶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了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文学活动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文学是民族 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回族文学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色彩与本民族的精神风貌。回族文 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