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隋新  张忠友 《世纪桥》2012,(23):138-139
摘要:象似性是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象似性理论的研究较为集中于句法层面。诗歌语言中体现出的象似性特征十分明显,本文主要探讨数量象似性和诗歌语篇的关系及其在诗歌赏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瑾 《世纪桥》2008,(1):142-143
近一、二十年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这一观点凸显出来,象似性原则应该被看作是对Saussure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原则的替代。  相似文献   

3.
朱颖 《世纪桥》2008,(10):134-135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这些成果多形成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之下。而认知语言学派在语言学界地位的奠定,以及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英汉名词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荚汉两种语言所遵循和体现的象似性原则,及其象似程度的显著性,是促成英汉语名词化不同表层实现形式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这些成果多形成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之下.而认知语言学派在语言学界地位的奠定,以及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英汉名词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英汉两种语言所遵循和体现的象似性原则,及其象似程度的显著性,是促成英汉语名词化不同表层实现形式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孙梦星 《学习月刊》2013,(14):19-20
一、象中之迹:朦胧性工笔画的痕迹趣味依据钟孺乾先生《绘画迹象论》一书的阐释,绘画中的"迹",指的是某"象"的质地,比如笔墨、肌理、笔触、材质感之类。那么在工笔画中,如何用"象之迹"来体现其朦胧性特点?让我们以清代画家恽寿平的作品为例,略加解析。恽寿平的工笔花鸟画在兼工带写的构架基础上,常常直接用色精心加染,渲染、点染并用,创造出一种清丽淡雅、如笼薄纱、似沐雨露的痕迹效果。他崇尚淡然天真清  相似文献   

6.
正林语堂是从福建漳州走向世界的。他说:"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是走错的。"(《林语堂自传》)林语堂童年生活是在世外桃源的漳州市郊度过的,那里气候宜人、鲜有自然灾害、并且是盛产瓜果鱼米之乡,人杰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鲁迅与林语堂是因为一床蚊帐而绝交的。一次鲁迅扔烟头,把林语堂的蚊帐烧掉了一角,林语堂厉声责怪了鲁迅。鲁迅觉得林语堂小题大做,两人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翻译工作室"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在翻译工作室中,教师主要起调解、组织、创造、推动和监督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他们共同探索解决翻译问题的途径,从"做中学翻译"。  相似文献   

10.
矛盾从一件小事开始 鲁迅和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闹版税官司.郁达夫做“和事佬”。调解后,李小峰在南云楼摆酒吃饭,除了当事人之外,林语堂夫妇和其他文界好友也被邀请。林语堂爱说话,人际关系却极为糊涂。有人提起了张友松的名字.林语堂也点头附和。张友松是鲁迅的学生,说也要办一个书店,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或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译的现象在翻译中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从语言特征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留学。林语堂是穷牧师的儿子,家里无法提供帮助,林语堂又是半官费生,在美国生活相当拮据。偏偏这时妻子患病需  相似文献   

13.
正1929年8月28日鲁迅日记:"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同日林语堂日记:"此人已成神经病"。那么,二人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至于两人在日记中互指对方为"神经病"呢?根据鲁迅日记中的回忆,当天的大致情形已经明了。"小峰来,并送来纸版,由达夫、矛尘作证,计算收回费用五百四十八元五角。同赴南云楼晚餐。席上又有杨骚、语堂及夫人、衣萍、  相似文献   

14.
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平心而论,我之于书,书之于我,在相互寻找和拥抱中缘分越来越深,感情也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我对读书葆有真挚的敬意和感恩。我是读书的深度受益者。是读书,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成就了我,让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可以说,读书,打开了人生出彩的一道门。依我所见,读书,养目养心养人生,乐在过程,效在实践,受用在终生,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幸福指数。借用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15.
谷海慧 《理论学刊》2007,13(12):117-121
当代史剧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历史剧创作的取材角度与艺术方法。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及理论论争中,"失事求似"的史剧观念得到确立并被付诸实践,这一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期。《老风流镇》的出现,预示了史剧观念由客观化向主观化转换的突变,而90年代以来重构与戏仿历史的剧作全面登场,则宣告了历史剧思想与美学传统的嬗变。由此,主观化叙事遂成为历史剧创作的普遍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主要内容有"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目的论拓宽了翻译的范围,增加了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为译者灵活处理目标文本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把译者从直译的羁绊中解脱了出来.但是目的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引起了其他理论学派的一些批评和争议.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但从当今热议的文图理论入手,对这部1500多年前的文论巨典进行分析,则属于全新的"龙学"视野。《文心雕龙》有关言、象、意的论述表明,中国古代的文论家把"象"置入言意关系中,把"言"和"象"的关系看作是文学与图像关系的一种表征,借助"象"完成由"意"到"言"的递进,实现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有效转化。同时,中国古代文论语境下对文本中所建立的图像更强调其背后的意义,强调文本的深层内涵,有其十分中国化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论需要文图理论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18.
正林语堂先生曾如此描述一个人:"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他就是重塑北大精神的校长——蔡元培。蔡元培逝世后,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光辉伟大的功绩。  相似文献   

19.
遐思二则     
进山马出山象京郊房山的石花洞,胜景奇观颇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景观,是那个钟乳石构成的“进山马,出山象”。正看,恰似半身进入山林的骏马,马尾、马身形象逼真;反看,则似正在走出山林的大象,象头、象鼻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主要内容有"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目的论拓宽了翻译的范围,增加了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为译者灵活处理目标文本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把译者从直译的羁绊中解脱了出来.但是目的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引起了其他理论学派的一些批评和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