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与模式,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构建平等、和谐的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城乡差距高位徘徊,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呈现新特点,城市自身问题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应该改变过去单纯的“农村+城市”、“工业+农业”的模式,从城乡平等、全面系统、因地制宜、历史发展的视角,走“政府主导+城乡互动+多元融合+重点突破”的城乡统筹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也有重大意义.为了科学有序推动城乡关系健康持续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城乡关系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原则规范、控制目标和目标模型进行总体构划与顶层设计.现代城市和农村都是由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构成的整体系统,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系统结构就是促进和实现城乡之间的人口关系均衡化、经济关系协调化、政治关系平等化、文化关系共荣化、社会关系和谐化以及生态关系互补化,而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关键是明确统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原则规范、界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控制目标、建立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预期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思想。它是指:从长远目标看,就是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意义(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区域开发重要依托的城市往往倍受瞩目,而其周围的广大农村则在“城市偏好”的影响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尤其是农村资金和劳动力大量进城,农村土地过快非农化,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加快成都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成都“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成都市应建立适合自己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环形一螺旋”体系,即以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为基点,从图书馆、文化工作站、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着手,打造一个从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到城市循环发展、相互发展、上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城乡关系大体有两种形态,即城乡融合与城乡分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城”与“乡”浑然难分。近代城市在市镇基础上逐步兴起和发展,政府对城、乡实行了分治政策。近代中国的城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埠城市,一种是传统城市,开埠城市首先迈入了近代化的大门。中国近代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关系由融合转向分割,“文明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产生的原因深刻而复杂,对当代及后世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乡关系大体有两种形态,即城乡融合与城乡分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城”与“乡”浑然难分。近代城市在市镇基础上逐步兴起和发展,政府对城、乡实行了分治政策。近代中国的城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埠城市,一种是传统城市,开埠城市首先迈入了近代化的大门。中国近代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关系由融合转向分割,“文明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产生的原因深刻而复杂,对当代及后世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彭琳 《世纪桥》2010,(19):7-8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思想,是我们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国日益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构成了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践需求。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张俊娜 《世纪桥》2010,(21):15-1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发动城市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倡导城市支援农村等措施,以城乡互助来推动城市与农村的合理发展齐头共进。新时期,党中央依然重视农村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毛泽东城乡互助思想创新发展为"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加大城镇化建设、以城市的"需"带动农村"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大学生村官等举措,使农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市管县、县管村的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满足了“优先发展城市”的需要,使资源大量向城市聚集,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垂直一体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使得城乡经济结构单一。在以城市发展为目标的资源强制配置方式引导下,城乡分界越来越清晰,农村住户需求被忽视。随着政府理念的转变,在强调“城市反哺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完全依靠现有的地方垂直行政管理渠道必然存在结构制约。本文基于对南昌市城乡经济结构的分析,建议以打造乡村次级经济圈为核心,培育以中心城市为主,乡村次级经济圈为辅的城乡层级经济结构,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重城市建设,轻农村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显然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建设理念是: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为此,从农民居住集约化、农民生活和生产基础设施公益化、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农民社会保障普及化、城乡管理服务一体化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城乡等值化”实现的方式与途径,从而阐明“城乡等值化”是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0,(1):12-12
改革开放拉开了调整城乡关系的序幕,农村改革不但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示范。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作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城乡文化产业既相对独立,又辩证统一,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我国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极其不平衡,城乡文化产业迫切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使城乡文化要素相互融合,走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道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走出"超前论"、"城市中心论"的误区,克服复制、照搬城市文化产业的不良倾向,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下,走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城乡关系60年——历程、特征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建立60年来,城乡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正面临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实现城乡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城乡发展战略的科学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也有重大意义。为了科学有序推动城乡关系健康持续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城乡关系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原则规范、控制目标和目标模型进行总体构划与顶层设计。现代城市和农村都是由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构成的整体系统,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系统结构就是促进和实现城乡之间的人口关系均衡化、经济关系协调化、政治关系平等化、文化关系共荣化、社会关系和谐化以及生态关系互补化,而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关键是明确统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原则规范、界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控制目标、建立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预期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太原,必须把促进城乡统筹纳入科学发展观,摆在“五个统筹”之首,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步伐,不断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到以发展促和谐。一是从构建和谐太原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二是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出发,切实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2日,成都市推进城乡—体化正式启动。一场遍及全市1.21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从此,成都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始了此后5年以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建立城乡双向物流体系是扩大内需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针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供销合作社系统构建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基本思路与发展路径,试图通过构建网络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