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对于如何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极建言献策。本刊陆续刊登有关内容,不代表本刊观点,只求收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4.
赵子建 《台声》2009,(12):10-1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提出,得到了海峡两岸,包括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成为普遍共识。但对祖国大陆来说,和平发展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过渡期,其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和平发展阶段的结束,必然要进入和平统一的阶段。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必然会带来两岸的和平统一吗?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会不会带来两岸的和平分裂或台湾的“和平独立”?这些成为了和平发展新阶段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2012年台湾选举结果再次有力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台湾民意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更趋光明。江苏作台商投资大省和两岸交流合作热点地区,亟需抓住新机遇,研究新思路,在新起点上为全省“两个率先”和两岸关系大局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5月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关系逐步迈上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正成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和主题。  相似文献   

7.
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职后,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台湾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13,(7):34
6月30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深圳会见了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双方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张志军指出,我们欢迎和鼓励台湾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人士积极参与到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来。只要认同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赞成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陆都愿同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共同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两岸民众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杨毅周 《台声》2009,(6):10-12
2008年台湾政局的变化,使得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岸关系从1949年因国共内战而分治开始,经历了近30年的军事对峙,逐步走到和平的局面。后来,两岸开始了开放与交流,也经过了分裂与反对分裂、“台独”与反对“台独”的斗争,到了今天,两岸关系终于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两岸关系走向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过渡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宗鹰 《统一论坛》2012,(1):24-24
马英九胜选连任,蔡英文落败辞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潮已经不可逆转,“九二共识”成为台湾民意试金石。中国大陆和平发展战略决策及一系列相关措施,显示了巨大力量,经受了严峻考验。海外民间团体和同胞,尽心竭力支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良性影响,经受了大考。  相似文献   

11.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张华 《两岸关系》2012,(2):25-26
惊心动魄的2012年台湾“大选”平静落幕,马英九以过半选票优势顺利连任。选举结果显示,肯定“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已成为台湾民意主流和台湾民众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台湾南部地区民进党铁杆支持者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红利”受益匪浅,其“反马”、“反中”立场开始松动。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重新执政周年两岸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在台湾重新取得执政权一年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相似文献   

14.
相较于过去4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下简称“大选”),2012年“大选”选民出现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要投票取向的新特点,“统独”认同投票被经济投票取向所取代.这说明台湾民众的政治热情已由激情、狂热过渡至理性、成熟,也展现出支持“九二共识”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的主流趋势.同时,经过4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态度出现向好转变.未来,随着台湾民众所获两岸关系和平红利逐渐增多,推动两岸关系继往开来的民意基础必将不断厚植.但因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依旧未提升,两岸关系长远深入发展仍面临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台湾迎来选举年,岛内各股政治势力围绕11月底"九合一"选举布局展开博弈。就两岸关系而言,虽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台湾民意的主流,但民进党不甘于在两岸议题上被逐渐边缘化,仍力图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干扰、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势头。但整体来看,民进党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迈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2)
<正>为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进一步了解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抵抗精神和民族意识,10月29日,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宣部共同主办的"台湾文学的抗日意识与原乡情怀——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大学拉开帷幕。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建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06,(8):1-1
今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明确指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主张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时代潮流;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始终是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符合台湾同胞的期盼。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是海峡两岸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客观要求。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尹力 《台声》2014,(6):19-19
<正>5月22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由董事长蔡衍明率领的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高层参访团一行。张志军说,最近岛内虽然发生了一些情况,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我们会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也会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方方面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王建民 《台声》2008,(4):14-16
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有关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中共十七大确立的对台政策,宣示了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远规划与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0.
杨毅周 《台声》2007,(12):13-14
当前的两岸关系矛盾日趋尖锐复杂。台湾岛内,“入联公投”如火如荼,“法理台独”步步进逼,把两岸关系逼到了深渊的边缘,危及了台海和平发展的局面。两岸关系来到了一个十分关键敏感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台海和平两岸共同发展的道路,还是选择对立对抗两岸兵戎相见的道路?何去何从,考验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