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康德颜 《学理论》2010,(8):87-88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与传统现实社会结合的产物。由于它传播快、波及广、容易被激化等特点,对社会稳定形成冲击。然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又是疏导民众情绪,是倾听民意的窗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平台。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政府要予以重视,加强管理,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因势利导使其发挥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舆论极易成为失真信息、虚假新闻乃至谣言的产生地、传导线和催化器。网上群体事件屡有发生,对社会和谐造成一定冲击。分析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措施,对构建未来和谐的网络环境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活以及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直接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状况相关,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发生如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地震谣言事件等59起典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时间特征、领域分布、持续时间、参与主体特征、应对情况、治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在网络上同样发生。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发展的新情况,政府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从这一新的渠道中听取民音、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汲纳民智是政府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给政党执政和政府维稳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以网络诱发型、现实触发型和网内外联动型三种形式出现,其目的均不同程度地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及表达爱国热情。这些以现实性的公共事件生成网络舆论,以舆论制造为手段进行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性。因此,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将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规制"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特征表现为: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网络造势赢取声援,其内容主要是对政府、警察、解放军、官员的妖魔化,其后果多表现为加剧社会对抗。谣言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争取舆论支持,其发酵与传播基于刻板印象的"强弱"情景构建,其扩散基于从众心理下的集体行动。着眼于谣言的发生机制对其进行治理,要从源头上预防网络谣言,为公众提供可供查询的环境信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长效机制和环境补偿机制;在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及时进行阻截,要建立官方"第一发声"反应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多方联动净化网络谣言;还需提升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网络传播中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比较突出,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需要疏通信息传播渠道以适时发布有效信息,在掌握网络舆情动向的基础上疏导群体舆论,将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和加强网络监管结合起来,合理规避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网络上与现实中互相影响;各种网络平台的作用日益增强。当前诱发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少数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表达,网络立法工作发展滞后,敌对势力煽动挑拨。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逐渐增多,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完善网络立法,引导网络舆情;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虚拟社会和真实世界是网络政治兴起的两个维度。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要求培育网民公民意识、整合公共网站资源、破解信息利益割据,规范、净化和平衡网络政治信息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治理,发挥政府、网络媒体、非政府组织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网络政治的真实性要求从预警力、判断力、处理力、反思力入手全面提升政府的网络政治回应力,并注重提升政府官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创新政府网络政治回应机制,建立政府网络政治回应评价系统和网络政治回应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5,(6):73-78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有利于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但它极易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而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秩序。现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治因素缺失,主要表现为网络法律规范不健全;行政法治机制不具体,网络对话法律机制不足,网络预警法律机制空缺,行政执法协调机制滞后;司法追究机制不明确。应该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法治的合理路径,确立法律治理的基本原则;构建法律治理的制度体系;健全行政法治机制,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加强行政问责,完善执法协调程序,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推动司法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增强网络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高校突发事件很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而高校所具有的开放性强、青年学生众多、思想活跃等特点也增加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难度。目前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普遍存在危机意识缺乏、管理能力不足、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信息公开的理念,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机制,处理好高校与媒体、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努力提升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水平与能力,让校园环境变得更加文明稳定、和谐安全。  相似文献   

12.
肖应连 《学理论》2012,(35):13-15
探讨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机理和应对机制,对政府在网络上进行危机公关,改善政府公共形象,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网络舆论危机调控政策是:构建日常预警体系列;搭建信息咨询平台;成立引导队伍;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反腐:缘起、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以其低成本、及时、透明、隐蔽、生动直观等特点,在反腐倡廉上具有优越性和独特功能。但目前制约网络反腐功能发挥的因素涉及网络、网民、治理腐败部门、党政部门、立法等多方面。必须积极肯定和引导加强网络反腐,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加大政府网站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反腐立法,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孟鸿  李玉华 《理论探索》2012,(4):107-110
在网络谣言防治方面,一些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等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为我国的网络谣言防治提供了以下启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防治网络谣言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辟谣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及时、充分公开;以网络技术创新为抓手,提升技术监管能力;通过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介的发展,扩大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范围,对社会安全造成更大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对具体的网络政治谣言案例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政治谣言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路径,有利于更好地采取措施控制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这主要包括:政府必须真正忧民众之所忧,解民众之所急;政府要坚持信息透明原则;政府需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社交门户网站需强化自身社会责任,规范网络传播行为;公民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理性思考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活以及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直接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状况相关,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发生如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  相似文献   

17.
网络谣言借助网络平台得到了快速传播,对互联网信息安全与信息自由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各国预防社会风险的新问题.维护互联网信息自由,保障信息安全,需要对网络谣言依法阻止、制裁.正确区分信息自由与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注意信息瑕疵、不良信息、危害信息与恶意造谣的法律标准,完善政府、社会与公众的信息发布、信患传播机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是预防、治理网络谣言及其社会风险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马晓筱 《学理论》2011,(23):77-78
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及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和控制危机网络谣言,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及公共危机的能力,是我们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政府网站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途径是:强化政府网站议程建设,完善政府信息传播,引导舆论;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开辟专栏,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策划选题,引导社会舆论回归理性;强化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沟通渠道;要确保政府网站的信息传播成为政府信息传播的权威信息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利益的诉求与对社会的不满正在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方式发泄出来,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媒体的日益发达,人们能够通过微博微信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不满,但政府的官方消息与各方媒体的争相报道,让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陷入两难境地,舆论问题已成为影响群体性事件走向的一大因素,正确使用舆论引导也将成为政府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一、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本质现实空间群体性事件具有区域性,按照刘易斯·科塞的观点:群体性事件是以人的行动和面对面互动为纽带,现实行动是其本质。这种无中介式的传播与互动,主要采取行为的渲染和情绪的煽动,使参与者迅速做出相应的集体行动反应,其中利益冲突、谣言传播、情绪冲动是其非理性特征的体现。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核心是话语或意见,其本质是话语行动。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相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