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冤案复审:留了一个“尾巴”1990年6月8日,对时任政协山西省委政法办公室主任、农工民主党山西省直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第二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的张军来说,是个灰色的日子。那一天,几个穿着警服的人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张军,你被捕了。”“你们是哪儿的?”张军问。“昔阳县公安局的。”“我犯什么罪?”“你犯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截止今日,没有哪个法院对我刑事、民事、行政判决,哪儿来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就那500亩地。”“你们搞错了,我是代理律师,我的代理意见正确了采纳,不正确了拉倒。拒不执行的…  相似文献   

2.
虚报注册资本罪,实践中大部分不被追究,但它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让人受伤原上海首富周正毅;格林柯尔领军人顾雏军;曾经以75亿人民币身价名列"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沈阳欧亚实业公司原董事长杨斌;曾是央视标王、中国VCD巨头的胡志标;曾任上海日用化工厂厂长、沪上知名的商界女强人孙凤娟……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翻身落马,而他们的罪名中,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虚报注册资本罪"。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那么,由谁来“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呢?修改后的我国测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了无罪推定(有人认为是罪从判定、有人认为是尚未完全到位的无罪推定)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两条昭示世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彻彻底底地走上了“任何人非经司法机关判决,不得税为有罪;任何人的罪与非罪和罪当问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来判…  相似文献   

4.
2002年7月,著名的美国《商业周刊》评出2002年度25位“亚洲之星”,中国内地有两人当选。这两个人都与股市有关,一个是“中国股市第一高价”用友软件的董事长王文京,另一位就是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39岁的严义明律师——他也是去年上海证券报评出的十大风云人物之一。这是继去年中国财经记者胡舒立入选这个“代表亚洲发展态势”的排行榜之后,第一个当选“亚洲之星”的中国律师。得知自己当选为2002年度“亚洲之星”后,严义明律师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是学法律的太太。之后,他接到了很多小股民的祝贺电话,有的他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严义明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真没想到,一个中国律师会当选!”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编辑同志: 《法学杂志》第三期刊登的《夏翔已构成强奸未遂罪》等三篇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有“强奸未遂罪”的提法。我认为不妥。一则强奸罪似乎有“强奸已遂罪”和“强奸未遂罪”两罪之分。实际上,“未遂”是就其犯罪未得逞而言的,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强奸未遂罪”。二则,  相似文献   

6.
郎咸平:我反对“国退民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之夏,在经济界,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内地掀起一场“台风”。这场被称为“郎飓风”的风暴在学界、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处于风暴中的两个主角分别是郎咸平和顾雏军。郎咸平因发表《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一文被起诉,顾雏军以个人名义指控郎咸平对其构成了“诽谤罪”。一时间,“郎顾公案”成为当前证券市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今年《法学》第一期登载李华如同志撰写的《“归个人使用”是一切挪用公款罪必备要件吗?》一文。“李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司法实践情况以及法律条文语法结构三方面论证,认为“归个人使用”不是挪用公款罪之必备要件,它仅限于行为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形式,而挪用公款归其他单位进行营利活动或者其他活动的,则不受此限,均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笔者认为,“李文”之观点值得商榷。一、“归个人使用”是否挪用公款罪必备要件问  相似文献   

8.
绝密材料在法院泄密罪与非罪在世间游荡4000元“毁”掉一个法官并不难?!人们说像这样的小“冤案”在偌大个中国已经不足为奇,但这样一起我什]现在权且看作的“冤案”(因目前为止尚没有最终结论),发生在一个法官身上,无形中增添了不少新闻性。人们或许会不解地问,为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法官身上也会有冤?而且“伸冤”也这么难?!那这法官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官呢?他有何冤要伸而又这么难呢?且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堆文字“绝密”材料为“法官”伸冤。一审法院否定了自己的判决!摆在记者案头的是一份被称为“绝密”的案件审查报告…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肯定法官:“为何要偷这辆车?”被告:“因为它放在坟墓旁边,我觉得主人肯定是死了。”通缉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到警察局参观,他们见到很多新鲜的东西。这时,一个小孩看见了墙上挂着的十大通缉犯的照片,他向警察问:“这些照片是那些通缉犯的吗?”“是的”,警察回答道。孩子又问:“那么,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他们抓起来呢?”好奇心法庭准备正式开庭审判杀人犯吉米,可是他的律师因故没有来。法官:“吉米,你的律师没有来,你要等他吗?”吉米:“是的!法官先生。”法官:“你是在作案现场被抓住的!对罪行也供认不讳,你等他有什么用,他还能…  相似文献   

10.
非凡 《天津律师》2002,(1):9-13
民间流传着两则与法官有关的笑话:一天,一个派出法庭的法官在村里审理一起案件时,被胖妻唤住,称自家的猪跑出了圈,于是,他暂停审案撵猪而去。待猪被赶回圈里,法官重新回到审理现场后,问当事人:“我刚才审到哪里了?”另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当事人拿到判决书后,发现其中有“根据《新闻法》第23条判决如下”的字句,惊讶地问法官:“我国的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你怎么能这样判呢?”法官的回答理直气壮:“我觉得新闻法就应该这样规定。”民间笑话虽然未必真实,但百姓对法官素质的不满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飘飘 《政府法制》2011,(32):25-25
克林顿当美国总统期间,有一天,他到一家医院视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使劲挤到他的跟前,呆呆地看着他什么也不说。克林顿弯下腰来问:“你有什么事吗?”小孩挠了挠头,说:“我想得到总统先生的签名,您能满足我的要求吗?”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知道“齐人攫金”的故事。它讲的是齐国自个嗜金如命的人,在市场上见到有人拿着金子,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夺金而逃,被当场捉住。当问他“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时,他说:“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时隔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青人扮演着“齐人”这样的角色,便是其中的一个。陈铭,原北京市751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一个正局级领导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在权力和金钱的旋涡中,利令智昏,演出了一幕可哀可叹的黄昏悲剧。1997年3目12日被北京南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燃烧…  相似文献   

13.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5):137-137
沈栖在2005年10月12日的《上海法治报》上撰文《中国人,多一点笑》介绍,被人们誉为“世纪智者”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上世纪初来中国,经过一番观察,他说:“中国人表情淡漠,没有笑声”。一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中国人的表情变化了多少?有没有笑声?蒋子龙在《感觉生活》一书中讲了一段趣闻。一个年轻的摄影师别出心裁地把相机放在肩膀上,让镜头对着身后,在天津市最繁华的地段拍摄了5卷胶片,上面几百张面孔和千姿百态的表情:晦暗的、猥琐的、迟钝的、怒目的、咧嘴的、愁眉的。“就是没有一张笑的,那种温柔的、慈和友善的、自信的成足畅怀大笑,礼貌微笑。  相似文献   

14.
一个律师为一个被指控犯有盗窃罪的人辩护。“我的当事人只是把他的一只手臂伸入了那个窗口,移动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是他的手臂而不是他本人,您总不能因为他的肢体犯罪而惩罚他的全身吧。”“说得好!”法官回答道,“按你的逻辑,我判处犯罪人的手臂一年监禁。他本人可以不陪伴他的手臂,由他自己选择。”犯罪人和他的律师得意地笑了。在律师的帮助下狠罪从拆下了他抓人治假时创造性的辩护  相似文献   

15.
吴平 《法学研究》1995,(2):36-40
对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规定,在新中国的刑事立法早期,并未出现。1951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17条就规定:“犯本条例之罪者,得剥夺其政治权利……”。这里的“犯本条例之罪者”,当然包括其中犯本条例之死罪者。“终身”一词在该条例中未有出现。1951年4月19日政务院公布的《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第10条规定,“凡犯本条例所规定各罪者,得视其情节轻重,附加宣告剥夺政治权”。1952年4月2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中也有与之类似的规定。只是在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3条才明确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16.
心地善良之人是最可信赖的人,乐善好施之人是声誉最佳的人。魏青刚——一位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为了挽救一个落水陌生人的生命,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记者问他为何有这善良壮举?魏青刚答: “我救人不为名不为利,只求今后大伙给我一点活干,我也一定能干好。”朴实无华的心声,令人感动震撼,真不愧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末,《法制日报》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推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其中佘祥林等5件诉讼案件因得票最高,依据活动的评选规则已自动入选2005年10大影响性诉讼:余祥林案:马德、韩桂芝、田凤山连环贿案;黄静疑案;中国慰安妇诉日本政府案;顾雏军案。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联合清华大学法学院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也评出了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  相似文献   

18.
袁林校长从来没有想到过,当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会那么艰难!2005年10 月1日清晨,当他孤零零地站立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昆明翠湖之滨,一边在自己胸前挂出《乞讨书》,一边手持纸盒伸向过往的人群时,他又一次深切感到  相似文献   

19.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60-160
张翼文在2005年5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介绍,在《财富》论坛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世界正面临的“知识鸿沟”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它们创造并出口知识;而另一些国家则会成为躯干国家,只能引进并使用知识。他说:“我在美国时,一位参议院的官员说,所有从中国来的船都是满的,所有去中国的船都是空的。我告诉他,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必须用船来运输,而美国卖给我们的金融、法律服务、软件等,不用船运,而由飞机运或者由专业人士带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20.
早些时候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读到《替中国人之一种矛盾现象作解释》一节时,多少有些吃惊。这个法国的老孟很不客气地说:“中国人生活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那么“礼”与“骗”之矛盾,孟德斯鸠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中国人贪利之心是无法想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