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暨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举办的“跨世纪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勺园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方连庆教授,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部长加藤节教授出席开幕式,梁守德院长和加藤节学部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龚文庠教授、叶自成教授、林代昭教授、潘维副教授、许振洲副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8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CCEES,PKU)”成立暨“中东欧研究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国际合作部部长李岩松教授,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郑如青博士、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霍姆斯基先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  相似文献   

4.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乔纳森·阿德尔曼教授于1996年11月15日到23日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阿德尔曼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学者,尤其对原苏联与中国革命的比较、原苏联与中国的军事比较有着深厚的研究,11月19日,在方连庆教授和龚文庠教授的陪同下,阿德尔曼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美关系的未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1年5月11—13日在北京杏林山庄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10位院友(理事)出席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钱其琛同志非常关心这次会议,特地打来电话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向热情支持我院发展和建设的院友表示感谢。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特意为大会题词:“要爱人类,必先爱国;要爱国,必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1月26—27日,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新疆域、新趋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副主编张小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7.
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中山学术与国家发展研究所前所长、政治大学教授协会名誉会长张亚沄先生及夫人于1996年10月2日至9日在我院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我院梁守德院长、潘国华副院长、方连庆副院长等同张教授进行了友好会见和座谈。张亚沄教授还分别同我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干部班学员进行了两场大型座谈,就“三民主义在台湾”、孙中山思想、两岸关系、大陆的改革开放及  相似文献   

8.
1996年10月30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成蹊大学法学部在日本东京,举行了题为《亚太地区国际组织的展望》学术研讨会。成蹊大学校长宇野重昭在会前亲切地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成蹊大学法学部学部长加藤节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连庆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连庆教授、张汉清教授、林代昭教授、贾庆国教授;成蹊大学广部和也教授、植村荣治教授、龟嶋庸一教授、宫本光雄教授、西崎文子副教授。有六位代表向会议提交了学术论文。本次会议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五次学术会议,由于东道主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推动中日两国在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按会议发言的顺序,将双方致词及学术论文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9.
3月22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临湖轩举行仪式,授予奥地利奥中友协名誉会长、奥地利国家科研部顾问、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中国国际书院教授卡明斯基先生顾问教授称号。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8日,北京大学聘请我国驻美全权大使李道豫为兼职教授的仪式在北大临湖轩举行。参加仪式的有: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国家教委代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袁明教授及我院部分师生。 陈佳洱校长向李大使颁发聘书。他说,在北大百年校庆之际,聘请李大使为北大兼职教授,是北大的一大幸事,欢迎李大使对北大的国际交流工作和国际问题学术研究进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0月28日,北京大学举行仪式,聘请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马特先生为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迟惠生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方连庆教授,院长助理许振洲副教授以及国际关系学院部分师生出席了隆重的聘请仪式。我院潘国华副院长介绍了马特先生的工作经历和学术成就,迟惠生副校长向马特先生颁发了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聘书。最后,马特先生致答辞并作了题为《21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央统战部联合举行“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研讨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西藏》杂志社,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出席了研讨会。本次讨论会也是为了祝贺我国著名外交家、西藏问题专家杨公素教授九十寿辰。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北大办公楼礼堂召开大会,庆祝北大国际政治系建系40周年暨国际关系学院建院5周年,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邱恩田教授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钱其琛出席大会,并就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重点问题为全院师生及返校院友作了重要报告。  相似文献   

14.
1999年8月4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IIPS)主办的“科索沃战争与新世纪国际格局”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IIPS主任梁守德教授和该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方连庆教授主持。与会单位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光明日报》和《瞭望》周刊。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热烈发言,进行了认真讨论。本刊现将会议综述予以发表,并选登了3篇论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政治研究》2002,(1):74-74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林勋健教授主编的《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一书已于2001年12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本刊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副会长、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张汉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张汉清教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自1953年起在北京大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织举办的“十六大报告学术研讨会”在北大校内法学楼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杨成绪大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前所长谌取荣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彭光谦少将、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教授、秦亚青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研究》2005,(2):149-150
1月 8日 ,为纪念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 10周年 ,探讨台湾“立委”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从学术层面寻求解决台湾问题之道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太平洋学报》 ,联袂邀请海内外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 ,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新落成的大楼里 ,举行了一场富有学术成果的研讨会。全国核心期刊《太平洋学报》将在今年 2月份出专集刊登这次研讨会的成果。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前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太平洋学…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15—16日,以"国际公共产品: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博士,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研究》主编王逸舟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外交学院、上海  相似文献   

20.
1997年8月15—19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京郊平谷举办了首次《国际关系学新论》写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外交学院的近20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关系的新问题、新形势和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学术探讨。 1996年年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了以院长梁守德教授挂帅的《国际关系学新论》课题组,并成功地申请到了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课题资助,其《国际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