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名遐迩的近代作家、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商场上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他曾拿着一张1000万两银子的存款证明,试图承揽一条1200多公里的铁路建设项目,结果遇到了更老练的对手,最后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2.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强才 《求索》2008,(9):171-173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诗学著作之一,其语句很难读解,长期未见有《诗品》注本面世。到了晚清,短期内突然出现了几个注本。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虽多,但晚清科举考试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乾隆改革科考增加律诗一科后,士人开始阅读《诗品》等诗学类著作;加之晚清科场多用《诗品》语句命题,热衷功名的读书人突然重视学习《诗品》。于是,《诗品》的多个注本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并具有为初学者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艳萍 《前沿》2013,(10):162-163
通过对英国18世纪小说了解后发现,哥特式小说是当时风靡一时的重要的小说创作形式。哥特式小说以其对阴森恐怖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往往能够带给读者心理上的刺激和快感,这是哥特式小说经久不衰的要素所在。为了深入研究哥特风格,对《简·爱》与《呼啸山庄》这两个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达到对哥特式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提高小说创作技能。目前来看,哥特式小说的创作重点在于营造惊悚的氛围和揭示人物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5.
李萌萌 《前沿》2012,(8):170-171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记叙了一位普通女性的平凡生活经历。《简·爱》至今仍在英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也是许多初涉英国文坛的读者们必读的第一本书。《简·爱》历经一个多世纪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为什么会有着如此的艺术魅力,其奥秘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6.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0,(21):50-51
细读《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晚清谴责小说和其他史学文字资料,人们很容易发现:大清王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腐朽没落的一个末代王朝,而晚清作为大清王朝历史的临终阶段,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为腐朽、没落和黑暗的时期。晚清官场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只是大清王朝临终阶段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魏敬群 《春秋》2014,(5):25-27
正从北大学生翘楚变身留美博士,从文学领域断然跨人自然科学领域,这位渐被人们忘却的传奇人物,就是山东济南人汪敬熙。受到鲁迅赞赏的白话小说家汪敬熙(1898—1968),字缉斋,生于世纪交替、新旧交接的时代,早年接受的是比较传统的家塾教育,后来就读于山东公立法政学校,开始接受西方式的课程,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经济学门。在北大读书期间,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时  相似文献   

8.
纪昀在《四库全书》中对已经风行百余年的《聊斋志异》“黜而不载” ,后人一直为之鸣冤叫屈。而究其原因 ,人们多认为是政治思想意识不同所致 ,即是正统思想与异端思想斗争的产物。其实 ,《聊斋志异》未能入《四库全书》 ,本身包含了中国文言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因素 ;纪昀对《聊斋志异》“黜而不载” ,不仅约束了文人对文言小说的游戏态度 ,而且也顺应了当时文言小说急需规范的社会现状 ;同时 ,纪昀在排斥蒲松龄时 ,推出“雅驯”与“简淡数言 ,自然妙远”的正面主张 ,这正是文言小说面对白话小说及戏曲的挤压而突出自身艺术个性寻求生存空间的一种必然呼声。可见 ,《聊斋志异》未能入《四库全书》不仅有其合理的一面 ,而且对于以后文言小说创作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末人情小说中的民主主题表现为自由爱情与个性解放两个层面。文章通过对《浮生六记》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认为一方面二者在主题上有着一脉相承性和历史延伸性 ,另一方面要求个性解放、控诉封建桎梏的民主主义思想主题在《浮生六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军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热血青年由一名普通医生转变为抗日战士的感人故事。与以往的军旅剧相比,它不仅拓展了军旅剧的叙事主题,也开创了军旅剧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在诸多方面都彰显了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白晓帆 《求索》2011,(12):194-196
殷芸《小说》是南朝梁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今佚。鲁迅、余嘉锡均辑佚过,目前辑佚最完善的文本是经周楞伽详加校注的《殷芸小说》。此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辑本,就是唐兰先生的《辑殷芸小说并跋》,该辑本在大陆学界很少被提及,其文献价值有待发掘。虽经过多家辑佚,但在清代文献中仍可见殷芸《小说》佚文,值得辑录。殷芸《小说》原本虽散佚,然其辑录文本不仅流传至今,还传播到了国外,在日本还有对它的研究,其作为六朝小说的价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赵璐 《前沿》2011,(24):214-216
《三国演义》的成书是广泛吸取民间传闻、说唱故事、戏曲题材以及史传内容的成果。在数百年的版本演变过程中,经过不同创作者的改订,其文体演变的轨迹清晰可循。从文体学的角度考察它成书过程出现的体式及其具体生成过程中主体精神结构的演变,将会促进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意蕴。  相似文献   

13.
少年时读《西游记》,整个身心都神游在光怪陆离的古代神话世界里,对孙行者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崇拜得五体投地。  相似文献   

14.
《灰姑娘》和《叶限》是两个世界闻名的民间故事,由于故事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携带了不同的地理基因印记,在文本中也显现出迥异的地理特征。文学地理学是批评和研究文学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文学地理学这一研究视域为切入点,探究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灰姑娘》与《叶限》两个民间故事中女性抗争意识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二难结构的视角,通过对作品中主人公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结局的二难状态的分析,把与《静静的顿河》有关的热点问题:主人公的定位,悲剧的成因,悲剧的意义作了简略的概括。旨在尝试用二难结构分析文学作品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篇《洛神赋》,自问世之日起,便受到广泛关注,它对中国文学各种文体的影响都极为深远.单就小说而论,其所设立的美女标准,塑造人物采用的先总后分原则、仰观俯察周流回环的关照方式,创立的“遇艳”类题材结构模式等都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深刻揭露封建司法的黑暗和腐败,抨击和讽刺贪赃枉法、残酷暴虐、昏庸无能的办案官吏,表彰和赞颂仁爱百姓、秉公执法、明察善断的清官循史。“仁”、“慎”、“智”是清官办案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邵艳平  宿久高 《求索》2013,(10):134-136,255
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不仅包括时间上的纵向置换,也包括空间上的横向置换。就空间向度而言,在异质文化背景下。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社会规范的影响都使得原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中国文学原型在日本文学中的置换变形,说明了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相通之处的同时,其民族情感和深层文化却迥然有异。这反映了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相互联系又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原型是古已有之的既定叙事模式,原型的重现能够获得民众的认同;另一方面,受制于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制约,原型又不断地被置换变形。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影视与小说的关系日益密切,两者之间互动频繁。小说的影视改编,一方面,在文学性上提升了影视剧;在另一方面,也通过影视这一媒介使小说本身得以提升和拓展。两者的互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一定的原则和策略来解决。比较同名的电影和小说,讨论电影与小说各自的得失,是探讨影视与小说关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繁荣促进小说的兴盛。清代,扬州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扬州的小说,文言小说《扬州梦》则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它详细记载了晚清扬州的山水园林、市井百态、民间风俗、逸闻琐事,融入史学及梦意识,真实展现了当时生活在这个特定城市中的那一大群妓女、落魄文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城市繁华面纱下的种种败落景象,堪称是一幅晚清扬州社会风俗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