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是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的产物,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彻底背叛和拒绝。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社会语境下的公共行政学的自我反思――如何自证自身?人类的生存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公共行政学无法置身其外。经过艰难的初创期,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集体发声,无论从解构还是建构意义上,明确表达了公共行政理论的后现代立场,宣告传统治理的死亡,并继续朝着后行政、宗教价值、价值多元、女权主义等方向延伸和拓展。综而论之,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样态是多元的,手段是话语的,目标是解放的。  相似文献   

2.
曾辉 《学习月刊》2009,(18):5-7
后现代公共行政(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理论构建。法默尔教授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运用反思性语言。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为人类的心灵模式,并从这两种维度对公共行政话语进行解构,福克斯和米勒教授的专著《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在对美国现代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反思的基础上,以构建话语理论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分散治理理论虽然是属于现代性的理论,但它同时吸收了后现代的诸多理念,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结合之果。现在更需要从后现代多元特征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对公共行政的分散治理理论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受到后现代的质疑和批判,在后现代语境下理解公共行政,要求准确把握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语言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公共行政正是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者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公共行政话语理论、街头官僚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是国外政府管理理论创新的重要代表。在上述理论创新中,法默尔通过想象、解构、去领地化和变样等步骤构建起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福克斯和米勒通过公共能量场等概念建构起了话语理论,街头官僚理论主要讨论最前线公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网络治理理论则讨论权力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这些理论通过批判传统官僚制理论的种种弊端,进而提出了关于行政领域创新的观点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的双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不仅存在于哲学、文化领域,也涉及公共行政领域。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面临着后现代性的单一挑战不同,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挑战,即公共行政既要解决现代性缺失问题,又要吸纳后现代性的有益因素。为此,我们要建立合理的政府价值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改革措施以实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因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齐明山  陈虎  刘孋毅 《新视野》2007,1(4):42-44
在公共行政领域中,长期缺乏一种激发活力的冲突管理机制,这种遏制冲突、压抑不满的传统"安全阀",虽然可以保持一段时期的稳定,却抹杀了公共组织的活力。在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我们看到与服务精神相适应的协同合作型冲突管理机制逐渐介入与管理主义相适应的权威规避型和市场竞争型的冲突管理机制,并取得主导话语权。和谐社会中的服务行政必然要求和生成以协同合作为主导——权威规避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三元公共组织冲突管理,从而促使公共组织进行通体的合作型变革以构建公共行政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新公共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念,它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新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公共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企业家政府理论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与以公民为中心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主要观点和价值取向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通过对两者的主要观点进行说明和比较,可以得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实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对立表现在顾客与公民、掌舵与服务、企业家精神与公共利益、效率与公平上;两者的统一表现在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行政的实践意义与价值意义的统一,强调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做到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之整合统一,在批判地继承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合理内核”基础上,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  相似文献   

10.
胡象明  刘浩然 《求实》2017,(3):66-75
官僚制理论是西方公共行政学说的基本理论。官僚制寄希望于通过专业分工来保证组织效率。对官僚制的阐释、批判与修正几乎贯穿着公共行政学百年发展史。从新公共行政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公共管理,学者们围绕着官僚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批判,认为官僚制禁锢效率、忽视公正、背离民主等。在对官僚制的批判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历史和现实贡献。对官僚制理论批判与启示的梳理,对于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资本和市场所推动的全球化给各民族文化、特别是处于弱势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危机.面对此种局势,我们必须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与其他文化的对话沟通中去,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清楚的认识和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即必须具有一种"文化自觉".而对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历史意识的关怀则是我们今天在建立这种文化自觉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与网络文化的产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控制、对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阵地;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网民的素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快制定网络政策和法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网络文化;健全网络文化运行体制,加强网络管理,从而应对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呼唤着建设社会公德的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离不开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陈建中 《探索》2005,(2):28-30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与时俱进地保持党的先进性相辅相成,二者辩证的统一在一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围绕“发展兴国”的执政要务,切实强化党员的执政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雷 《实事求是》2007,196(3):5-8,16
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务公开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结合新疆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坚持不懈地深化政务公开,把新疆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这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善于学习”的关键在于不断总结,长期积累,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信条及以数为基础的宇宙模型的破产,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这一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推动了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古希腊数学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推动了整个科学的发展。在古希腊,数学和哲学是结盟的,哲学使古希腊的数学趋于抽象和真理。正是由于古希腊的哲学背景,使其有可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数学公理系统,并最终导致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由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决定收入分配.这两种解说,都得不到逻辑和历史实践的充分支持.本文从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出发,依次证明,无论生产处在何种历史阶段,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唯一的历史依据.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个人拥有共同生产资料支配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个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广义的包括按劳分配,当它与按劳分配并列存在时,则狭义地指个人对生产资料私有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为私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出发,坚持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这个关键,积极推进文化法制建设,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加强文化产业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我国文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取得比较优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