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泰国是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她的经济之所以得到高速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值一向占泰国总产值的比重最大。在泰国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始终占绝对优势,在泰国十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就占了六项,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泰国经济增长率经过两三年的稍有下降之后,1993年起又连续3年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1993—199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5%。 一、1995年经济基本状况 1995年,泰国经济虽然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障碍,如美元币值动荡、通货膨胀增高、遭到特大水灾等问题,致使泰国各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严格的金融政策,但泰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初步估计,1995年泰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可能要达到8.5—8.7%。1995年各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是: 1.农业生产上半年迅速发展,下半年因水灾遭重大损失。1995年上半年,泰国的农业生产由于风调雨顺,水库积水量足,使雨季末期和旱季中的庄稼种植计划圆满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十分好。因此,泰国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这对泰国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上泰国对内贸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93,(4)
盘谷银行是泰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金融机构,它在当今泰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较大影响。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盘谷银行,本文对它的创建、发展和现状作一些介绍。 一、融资助民,服务国人 1855年,英国与当时曼谷王朝国王拉玛四世统治下的泰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条约——《鲍林条约》,泰国经济即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随着西  相似文献   

4.
泰国是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82年,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时价计算大约相当于1951年时的30倍。如果按1972年不变价格计算,泰国1974—1982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最高达到8.7%,最低也在4.1%。 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农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据1982年的统计材料,泰国全国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历来占最大比重。尽管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制造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这种比重在逐年下降,但八十年代中平均仍然达到  相似文献   

5.
战后四十多年中,泰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泰国并没象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走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相反在战后已实施的7个经社发展计划中农业始终是重点,农业发展速度长期保持3.5—5%,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提供原材料及输送廉价劳动力。战后泰国粮食生产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政府发展农业多元化的努力也取得明显效果,如今泰国不仅保持了大米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橡胶、木薯、玉米的出口也名列世界前茅,一、战后粮食生产成就的政策因素从19世纪开始,泰国稻…  相似文献   

6.
二十多年来,泰国外向型农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其成就和作用表明,它是泰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国及国际上的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要是没有生机勃勃的农业,泰国的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繁荣。(一)、泰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进程及其地位外向型农业的雏形阶段(60年代以前)—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荷兰等西方列强开始对泰国(旧称暹罗)大规模经济入侵,打破了泰国对西方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闭关  相似文献   

7.
1988年6月中下旬,以何友嘉同志为团长的广西农业代表团应泰国农业部的邀请,在泰国作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访问期间,笔者有幸作为广西代表团的成员,耳闻目睹了泰国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泰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发展广西农业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泰国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泰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木薯、水果、甘蔗、橡胶等为主。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开放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泰国传统的经济部门,也是当前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以来,泰国农业不仅担负了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积累资本、提供食品和原材料以及输送廉价劳动力这三大任务。同时还实现了4—5%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平均2—3%的高增长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业部门的稳定增长为战后泰国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泰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农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与泰国农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中国与泰国陆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与泰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农业同为云南省和泰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云南省与泰国农业合作的意义、合作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云南省与泰国农业合作的发展思路,未来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泰国传统的经济部门,也是当前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以来,泰国农业担负着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本、输送廉价劳动力、提供食品及原材料等三大任务.与此同时,还实现了4—5%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平均增长2—3%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部门的稳步发展为战后泰国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自7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农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泰国的农业     
农业是泰国传统的产业部门,即使今天的泰国正在向新兴工业国迈进,农业仍然是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农业在泰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仍受到世人的瞩目。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85年,泰国劳动力总数为2,600万,农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68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65%。这说明,到1985年,泰国的就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部门。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先后陷入经济衰退之中,而就在经济衰退的危伏笼罩着西方世界的时候,亚洲地区的东盟各国的经济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泰国从80年代末期就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受到世界的瞩目。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4万平方公里,人口5750万(1991年),历史上泰国曾经是一个以单一种植经济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长期以来,农业在泰国的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直到1965年,农业人口在泰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还高达79%,  相似文献   

13.
一泰国自1961年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泰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发展速度始终高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东盟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1986年新加坡、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3.19%、马来西亚为0.5%、菲律宾为0.13%、泰国经济为4.8%。1987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为5.6%,不但超过原订计划指标,也超过马来西亚的2.4%,印尼的3%和菲律宾的4.8%。泰国经济不但稳定增长,而且产业结构也已发生改变,日趋合理化,1986年农业占  相似文献   

14.
泰国 泰国经济是以传统的稻米生产为中心的经济,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1960年该国的GDP产业构成中,农业占40%,在出口产品中,大米、锡、柚木、橡胶等农产品、初级产品占有70%的比重。到八十年代中期,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超过大米出口居于首位,因为多项产业的工业化得到进展,泰国已向工业国转变。近年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泰国的产业结构在战后数十年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89,(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泰国的华人政策与华人经济 1941年12月,日本向英美宣战,泰国銮披汶政府与日本结盟,趁机把英、美等西方资本从泰国的碾米、木材、锡矿、煤油、运输和银行等行业中排除出去。西方经济势力退出泰国,为华人重新进入这些经济领域创造良机。但与此同时,华人在经济上也受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发展经历和近期的趋势过去的经济增长概况。在过去的三十年期间,泰国的经济结构经历了迅速的变化,尽管农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4.5%,但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却持续下降。相形之下,非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在这段时期内则增加了。制造业部门的增长率尤其引人注目。到1980年,制造业成了经济中最大的部门。与其它具有类似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泰国在发展其工业部门和利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放宽了的国际贸易环境方面,起步是相当晚的。直至1960年,泰国仍严重依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9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40多年过去了,今天,泰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已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它已普遍被认为是继台湾、南朝鲜、新加坡和香港之后最有希望步入新兴工业化行列的国家。泰国经济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传统农业的较为成功的改造和开发。如果没有这种改造开发及其所取得的成绩,泰国的工业就难于达到现在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战后泰国的农业开发进行分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泰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涛 《东南亚》2004,(1):11-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在泰国金融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资本金短缺和巨额不良贷款的问题,造成银行体系在爆发的危机前失去抵御能力,加速了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后,泰国银行体系开始全面的改革,加强资本金管理是改革措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经过近6年的改革,泰国银行的资本金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资本结构开始改善,但是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2 0 0 1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修订草案的通过,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提出了更准确和全面的定义,使泰国商业银行面对一个更加严格的外部资本金…  相似文献   

19.
一、银行呆帐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性1997年7月泰国爆发金融危机后,银行呆帐比例节节攀升。泰国商业银行系统不产生收益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在1996年为7%,1997年升至18%,而1998年则扩大到了43.88%,为24000亿铢,达到了危险的程度。1998年呆帐比例较高的九家商业银行依次为泰军人银行30.5%、汇商银行34.3%、大城银行37.2%、亚洲银行38.5%、黉利银行39.9%、秦华农民银行40.2%、盘谷银行48%、泰京银行48%、兴业银行48%。这些银行呆帐大都来自工业企业、出口企业和不动产业。泰国商业银行的呆帐之所以不断扩大,其原因来自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0.
泰国于2006年开始实行中期财政支出规划,预算局、财政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政府各部委和泰国银行都参与到中期财政支出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本文主要总结泰国所实行的中期财政规划的主要做法以及经验,以期对我国中期财政规划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