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宝侗族“萨玛节”每年春耕之前,贵州省榕江县“三宝”千户侗乡的侗民们都要聚集到“萨坛”里“祭萨”,并举行热闹非凡的“多耶”活动,这就是侗族一年一度的“萨玛节”。  相似文献   

2.
台江县抓住建设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打晌“风电水电开发、革一产业循环经济工业区、原生态民族文化、绿色生态家园”四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南部侗族地区的侗族人民,具有独特的民族节日。 侗年节 侗族节日,侗年为最大的节日。侗族人民经过一年来的辛勤的劳动,这时,正是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如糯米、稻谷、红薯收割回家,田里的鱼类也捉回家腌制好,趁着秋后农闲,一来喜庆丰收,二来进行娱乐。亲戚朋友相互走访,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猜拳行令,共享丰收之乐。  相似文献   

4.
5.
杨毅 《理论与当代》2014,(10):39-40
正"侗族大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就有"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记述。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之首,在当今已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被国内外音乐界公认为保存最完好的"天籁之音"。其独特的复调和声,无伴奏的自然音质,悠扬婉转的旋律,凝结着侗族人民追求幸福的生活愿景,彰  相似文献   

6.
如今地球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是人类为满足自己近视的幸福要求而采取的许多不计后果的行为方式."绿色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即"黑色文明"的否定和清算,特别是对它的价值理念基础的否定和清算.因此,努力打造先进文明,促进"绿色文明人"的普遍生成,对于全面改造人类行为方式,实施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具有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从"四个文明"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生态化"的社会发展问题,可知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精神文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而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0,(4):49-49
古希腊文明衰落之后,西方文明的另一发源地——罗马迅速崛起,成为西方文明发展的最高峰。它是世界古典文化中的又一瑰宝,其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一个村庄变成一座城市,再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这就是罗马。千百年来,罗马对于西方人始终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它既是一座名城、一段古史,也代表着一个文明、一种传统,而且在西方人眼中,这是一种可作楷模的、第一流的文明和传统——古典传统。恩格斯说过:"没有古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欧洲。"古典流派源于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以"家文化·镇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实践进行研究,总结了其通过培育"家之风""家之教""家之德""家之责""家之誉",推进文化新风进家庭;通过"镇之魂""镇之诚""镇之美""镇之韵""镇之安",提升镇文明的"5+5"主题模块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任道丕 《当代贵州》2008,(12):58-58
读罢贵刊2008年第8期特别策划《生态文明之路如何走》一组文章,禁不住有话想说。 这组文章从理论上诠释了“何为生态文明”,从政策上阐释贵州为何抉择“建设生态文明”,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于读者眼前,从而进一步澄清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对于在环境方面存在优势而“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  相似文献   

11.
张维为 《共产党人》2011,(18):46-50
通过长达百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由上、中、下三层结构组成的强大的现代国家,形成了空前统一的政府、市场、经济、教育、国防、外交、金融、货币、税收体系。但我们国家又和一般国家不一样,我们文明国家的许多传统并未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而消失。恰恰相反,它们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现代国家的载体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寇研 《廉政瞭望》2013,(9):58-58
据说从前正宗英国绅士出门,都要随身携带雨伞,因为英国天气善变,得时刻提防突如其来的雨。躲雨的惊惶以及湿答答的头发贴在腑门的模样,都可以瞬间把一个绅士生生变成落汤鸡。茨威格在《昨日世界》描述诗人里尔克经典的绅士style:“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这样的斯文;纵然发出笑声.也都是表示出那么一点意思后就立刻收敛。轻声细语是他的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思奇 《党课》2013,(8):111-114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整个美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区域是中美洲,而中美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古文明是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充满神秘感,因其起源无从探究,曾有人认为是“外星人”的“杰作”。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表明,玛雅文化并不是中美洲最早的文明,她还有位“祖父”——神秘的奥尔梅克文化。  相似文献   

15.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33):54-55
2009年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年来,随着侗族大歌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是怎样的7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城市文明的窗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节约意识逐渐淡薄,有的人心态浮躁、互相攀比,讲排场、比阔气、要面子,全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相当于约2亿人1年的口粮,  相似文献   

17.
滕盛萍 《前线》2023,(2):77-79
“斑马线文明”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气质。用好北京冬奥文化遗产,塑造首都“斑马线文明”新品牌,通过宣传教育与示范引领共举,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并重,部门联动与市民参与同行,推动礼让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8.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2,(22):30-31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人们构建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19.
论“五个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克 《新长征》2007,(11):18-21
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20.
邓杨 《学习月刊》2013,(15):45-46
湖北拥有漫长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北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著名人物蜚声国内外.蕴含了庞大、精彩、多维的道德资源。建设“文明湖北”要求“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深入挖掘、传承、开发和创新湖北道德资源.对实现“文明湖北”建设目标,提升全省上下精神区位.打造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