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事主体间的治安纠纷,因商事主体的民事纠纷而引起,多发生在商业主体较为集中的场所和区域。其形成的原因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是商事主体治安纠纷的根本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是商事主体治安纠纷的催化剂;相邻权纠纷是商事主体治安纠纷的导火索。商事主体间治安纠纷。直接危害商事主体人身和财产安全,甚至诱发“命案”;易滋生欺行霸市类案件。扰乱当地市场秩序。建议健全“商区”誓务制度建设、完善巡逻勤务制度建设、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预防和减少商事主体间的治安间纠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几个“连续”发生的纠纷,对纠纷前后的“诉说”、“纠纷”、“第三者调解”等过程进行了描述,标划出人们处理纠纷的行为落入“价值”阴影的界限。并认为,在纠纷的发生和解决过程中,从“诉说”到“纠纷”到“纠纷解决”的意义变化对应着从“个人要求”到“社会理想”到“公共道德”的道德诉求,人们引入“第三方”来解决纠纷是制度性需求的结果,人们的息诉行为落入价值判断的阴影也是自然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上法院告你”的案例,笔者指出:在纠纷解决中,对“事实”及其解释的控制本身就是一种“司法”权力,对此权力的主张影响着纠纷各方对“事实”的理解及纠纷解决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批评了只关注“自上而下”的司法权力的法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引进“经济学帐户”和“心理帐户”决策原则,以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案件为例,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中个体诉讼者的决策依据,并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决策者决策原则以减少诉讼的发生。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个体诉讼决策者以“经济学帐户”作为决策依据,但也存在根据“心理帐户”原则进行决策的决策者。针对后一类决策,理论上可通过说服个体决策者改变其心理帐户设置,从而改变其“诉讼”决策为“和解”从而降低诉讼发生率,但实践中受到纠纷诉讼对象与现有纠纷调处机制的影响,个体纠纷诉讼决策者与经济组织和其他个体间的纠纷存在和解空间,但难以改变与村委会间的纠纷诉讼决策。  相似文献   

5.
“落政”私房租赁纠纷的特点是:(一)没有租赁合同。(二)协商提高租金的困难较大。人民法院处理“落政”私房租赁纠纷,分为诉讼程序和实体处理两个方面。在处理上,以调解为主,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的,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判决  相似文献   

6.
法院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法院扮演的角色是“社会纠纷的裁判中心”,除承担着一般的纠纷裁判功能外,还承担着从纠纷裁判功能中衍生出来的权力制约功能和公共政策创制功能。我国法院在功能上仍带有明显的“传统法院”的色彩:一方面,法院承担了大量的非裁判性功能;另一方面,许多应该由法院承担的功能事实上并没有归入法院。所以,应该立足于法院功能的现代化,理性地界定和建构我国法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增加资本形成、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人力资本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们通过影响生产结构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恰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影响上述各种要素,对区域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效应,主要概括为三种效应:首先,它是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的一部分,称之为“总量增长效应”;其次,它对技术进步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称之为“技术进步效应”;最后,它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称之为“产业带动效应”。通过对2011年山东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总量增长、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得到:在山东,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总量的增长效应体现明显,但产业带动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铜川、榆林和延安三市的调研中,把握住了一个总体思路和四个重点工作,宣传了学院,摸清了公务员情况和培训需求,建议实行的总体思路是:两条腿走路,长短班结合,短班为主,讲座 (研讨 )开路,学历教育相辅,发挥优势,发展短线,力争在三、五年内,开创培训新局面,并提出:确定当前培训工作方向要坚持“四条”原则和“五为主”方针,突出“用”“活”二字。  相似文献   

9.
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与非正式纠纷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熟人社会是最讲求人情、面子等伦理化的“交往理性”社会,即使发生纠纷时,其解决方式、过程和结果都与关系紧密关联。很多熟人间的纠纷都是非正式方式化解的,这其中关系作为变量与纠纷的7种因素紧密联系,包括纠纷利益、纠纷解决方式、规范援引、解决结果、关系变化、社会资源和关系恢复问题,关系作为纠纷援引的渊源左右着纠纷解决的妥协,这是中国民间纠纷解决的独特伦理逻辑。  相似文献   

10.
修志历来有“众手成志”之说。众手成志之“众手”,各有所指,各有所用,侧重不同。一是领导“推手”:重视修志工作,人力物力支持;二是供稿人“托手”:提供资料翔实,打好坚实基础;三是专家“拉手”:出谋划策,解疑释惑;四是编辑“抓手”:分工负责,各把一路;五是主编“控手”:谋篇布局,总体把握。“众手成志”,只有众手都出力,并且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智慧,才能成就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