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辞去总统职务。他将总统办公室的钥匙交给普京总理,道一句“爱惜俄罗斯”便带着家人毅然离去。传媒认为,叶利钦不仅给普京留下了作为权力象征的克里姆林宫,还留下了真正的“权力护身符”。那就是只忠实于总统一人的卫队——总统安全局。“微型克格勃”1993年秋,叶利钦的权力受到了来自国家杜马的挑战。最后,叶利钦不得木调来装甲部队,炮击国家杜马所在地白宫,方才平息纷争。这一事件过后不久,叶利钦的安全勤务主任科尔扎科夫接到传唤。叶利钦表情沉重地说:“除了你,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想请你帮我组建…  相似文献   

2.
大选之后的俄罗斯局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张锡群7月3日,跌宕起伏半年多的俄罗斯总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叶利钦战胜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蝉联总统。叶利钦的得票率由6月16日第一轮竞选时的35%上升到53.8%,久加诺夫由32%上升到40.3%。近日来,俄罗斯上下对...  相似文献   

3.
总统大选之后的俄罗斯走向华东师大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冯绍雷在举世瞩目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中,现任总统叶利钦经过与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激烈角逐,终于一举夺魁。继续连任总统的叶利钦将把俄国引向何方呢’!这是一个国际事务中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总统个人的魅力对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标志着俄罗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他出任总统以来,在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思想上活、战略上准、战术上稳构成了普京决策思维和政策取向的新特点。(一)创造性地加强政权建设是普京政治上成功的奠基石叶利钦执政后期,即1995年以后至1999年以前,第一大反对党俄共在第二届国家杜马中掌握了主导地位,致使总统的很多决定不能在杜马通过,俄罗斯政局出现大起大落。政局不稳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人心思定已成为俄社会情绪的主流”。普京上任后,顺应民意,奉行“强国富民”路线,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0,(2):66-66
3月26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代总统普京以52.94%的选票,一举夺得了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宝座。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当前内政外交新特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张锡群5目8日,叶利钦总统讲:“我更关心的是其他事情,即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继续下降,一些重工业部门的生产下降,车臣局势、犯罪活动等等。”此言出后,对俄罗斯的清况更加众说纷纭。那么,俄罗斯的真实情况,包括叶谈到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通讯》2000,(3):22-24
3月26日,俄罗斯将进行总统选举。为有助于读者了解俄罗斯总统选举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俄罗斯问题专家季志业。问:俄罗斯即将进行总统选举,请您谈谈谁可能成为继叶利钦之后俄罗斯的第二位总统?答:去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提前辞职,普京出任代总统,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俄罗斯完成了新老两代领导人的交替。这是俄罗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前景如何对国际社会将产生深刻影响。虽然目前很难对俄局势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但仍可依据当前形势特点做出以下分析:从目前看,普京在3月26比总统大选中…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 31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俄罗斯的普通百姓正忙于采购年货、准备迎接新千年的来临之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利用发表新年电视讲话之机突然宣布提前辞职,并根据宪法,决定由政府总理普京出任代总统。之后。叶利钦迅即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总统权力移交令,并把象征俄罗斯最高权力、控制俄庞大核武库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普京随即接管俄罗斯的“帅杖”,开始代行总统职权。提前换“帅”的俄罗斯形势究竟会如何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提前“易帅”使扑朔迷离的 总统大选形势渐趋明朗 …  相似文献   

9.
杨进 《同舟共进》2008,(1):32-33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并于2000年3月正式入主克里姆林宫,震动了整个世界。人们纷纷猜测这个外表精干的"小个子"、前克格勃官员能否将俄罗斯带出动荡的泥淖,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在谈他的下台时间表。普京的表现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7年来,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世界各国“总统府”的安全保卫内幕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国总统官邸白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伊拉克的总统府,以其独特的规模、现代化的装备防卫手段和指挥控制系统而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以独特的方式使整个俄罗斯,乃至全世界过了一个不平静的千年元旦:莫斯科时间12月31日中午12时,叶利钦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任,辞去总统职务,由现任总理普京担任代总统。在随即举行的仪式上,叶利钦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普京成为举世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8月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解散成立刚刚两个多月的斯捷帕申政府,并任命安全会议秘书兼联邦安全局局长普京为政府第一福总理和代总理。同日,叶利钦向国家杜马提名普京为政府总理候选人。8月16日,国家杜马经过讨论和表决,批准了对普京的提名。叶利钦随即下令任命普京为政府总理。 最近一年半来,叶利钦已经四次解散政府,更换总理。此次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严厉批评美国“不受节制滥用武力”地在世界上滥用武力,并警告说,美国政策是很危险的,将促使更多的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普京还表示难以容忍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2月15日,他又签署法令对联邦政府进行大改组,将强硬派并有着克格勃背景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提升为第一副总理。世界媒体惊呼“俄罗斯准备再出发”,本就存有戒心的美国更是找到了调整对克里姆林宫战略的借口。  相似文献   

14.
卿立新 《求索》2007,(10):82-83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执政时期,政治和经济都充满了震荡和困难,总统、政府和议会之间矛盾不断。叶利钦时代被称之为失去许多机会的十年和失望的时代,值得人们称道的政治功绩很少。现在看来,叶利钦留给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就是选中了一位优秀的接班人——普京总统。当叶利钦知道健康状况不佳时,他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1998年至1999年2年内7次撤换总理,他不停地寻找和启用新人。但这些人不是纸上谈兵,就是政治经验不足,没有称心如意的,  相似文献   

15.
图片报道     
4月26日至5月1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同志陪同李克强副总理出访俄罗斯,并顺访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焦焕成同志与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科任举行了工作会谈,参观了国家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麦恩多尔福官邸,考察了克里姆林食品联合体。  相似文献   

16.
时政 4月23日,俄罗斯联邦前总统鲍利斯&#183;叶利钦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6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24日就叶利钦不幸逝世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唁电。  相似文献   

17.
两岸要闻     
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联邦并与叶利钦总统发表两国首脑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 11月2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进行非正式会晤。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在公报中,俄方重申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这一原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新军事学说的特点张昌泰1993年11月2日,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亲自主持下,国家安全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俄军关于战争和冲突、防止战争和冲突、使用军事力量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军队建设的有关理论,这...  相似文献   

19.
3月26日,第三届俄罗斯总统选举如期举行,俄罗斯代总统普京以获得52.94%的选票顺利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至此,激烈争夺数月之久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此次总统大选是在俄罗斯经历8年危机和动荡、广大民众期盼国家稳定和经济振兴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普京的颀利当选,反映了俄罗斯的民心所向。普京执政后究竟将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如何使俄罗斯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已成为俄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难题众多,百废待兴晋京竞选获胜,标志着“叶利钦时代”的终结和“普京时代”的开始。然而普京接手的是…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间谍情报机构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8.19”事件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争取独立,1991年10月22日,前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克格勒,建立“中央情报局”。“跨共和国安全局”、“保卫国界委员会”及“边防军联合司令部”,原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机构受各国管辖。11月26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正式取缔了克格勒,成立俄联邦国家安全局,直属总统领导并向议会报告工作。12月26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1992年1月24日,俄罗斯又撤消了所有情报机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