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杰  高龙 《法制博览》2015,(7):288-289
当今中国,大学法学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大批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但大学法学教育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就业不对口问题、就业率不高问题、实践能力差问题等等,很多学者就此已展开很多讨论,然法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应该成为倒逼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这只是治标问题,倒逼法学教育改革的最主要原因应是如何培养出依法治国的人才,这才是法学教育的真谛所在,才是治本,一切教育改革都应围绕此进行,那么我国大学法学教育在培养依法治国人才方面存在何种问题,又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法治国家需要,都值得再次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大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的黄金时期,但是当前高校法治教育陷入学科定位不明晰、教育内容不科学、教育模式滞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教育资源缺乏协同性等困境.基于高校电信诈骗案件的实证分析,从重新定位高校法治教育主体、调整高校法治教育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3.
来信     
《南风窗》2016,(16)
正1大学是一个追求学术的圣地还是一个为社会培养就业人才的场所?现在的大学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许多家庭都希望大学里能够学到专业技巧,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大学自身的要求又使得它不能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自己当初不幸或者幸运地被调剂到了某高校的历史系,在大学中确实体会到了很多教授学术追求与人格的魅力,青年教师对于学生也十分认真负责。但是大家却都因为历史是一个低就业率的冷门专业而敬而远之。如果不是当初的调剂,自己也绝对不会报历史系的吧。  相似文献   

4.
张翼杰 《法制博览》2022,(15):153-156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有着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学教育与法考的有效衔接,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向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三位一体转变;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系化法学理论的传授、强化法律方法的训练、注重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调整课程体系,强化法律实务课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校外实习法律诊所是由法学院诊所教师和法律实务部门的法律工作者共同作为指导教师,采用诊所教育方法运行的一种新型诊所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在深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对改造中国法学教育中的专业实习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同时,这也必将为中国法律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一所以强大的批判和反思能力为传统、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0多名注册学生的大学,居然连自己的校园也没有。正是这所大学,致力于打造全面的教育计划:不是把学生培养为一个会工作会挣钱的专业机器,而是培养成视野全面、具有人文关怀的公民。这对于一个民主社会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郭艳 《法制博览》2022,(14):9-11
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劳动意识,还可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法律问题,尤其是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实习单位之间劳动关系不够明确,一旦人身遭遇损害不能及时获得法律救济,学生被侵权后举证困难,保险难以发挥作用.在劳动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8.
有个孩子在国内上大一时被交换到美国的一所州立学校读半年书。他来了后喜欢得不得了,于是不想同国,决定申请在这所大学当正式学生。为了这件事情.他托熟人找到我。大家电话聊了一个小时。他的第一个问题是:“我选什么专业?”我则问:“你想上哪个大学?”他觉得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则觉得他的问题有点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9.
宋浩然 《工会博览》2009,(5):111-111
尽管我国曾经用全球1‰的教育经费抚育了15‰的人口,但教育问题依然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的主要场所仍然是学校教育。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这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是:体育教育是为了中考提高成绩或者是为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这两种体育教育目的都是单纯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对付考试,与当前倡导的中学快乐体育教育,以及当代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0.
刘绍奎 《法制博览》2013,(6):19-20,15
在经管专业的公司法教学中引入诊所式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经管专业公司法课程的教育采用诊所式方法教学,除应当遵守相关的基本原则外,应将公司法的内容设计成合理的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同时,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转变,大学的开放性表现的尤为突出。大学的开放性表现在大学校园开放、大学校门开放、大学后勤服务体系开放、大学教育思想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开放等方面。而由于大学的开放性使得当今大学生在吸纳非社会意识方面更加自如。因此,引发出许多大学生犯罪问题必须引起法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大学生犯罪问题和大学法制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今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王思杰 《法制博览》2013,(8):319+318
12世纪开始,西欧法学教育在意大利兴起。这其中,有以波伦亚大学最为著名。波伦亚大学形成为学生自治团体——学生行会,其权利经由《1158年宪章》确认,逐步发展起来。至13世纪,波伦亚大学最终成为西欧最著名的法学教育中心。而此后,波伦亚以外地区的意大利法学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亚林 《南风窗》2011,(14):19-21
尽管高等教育的准入门槛比较高,所牵涉的问题也很多,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法办学的说辞、繁琐而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以及"怕出事不敢担责"的管控思维,影响了一所新生大学的诞生,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教育部发言人对"南科大教改学生是否必须参加高考"的提问,做出了"任何改革首先要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专题探讨我国的大学教育危机,封面的标题,问得干脆:"大学怎么办?"中国的大学教育,历史短浅,上下不过百年。最早是清末的京师大学堂,还是戊戌维新的产物:主张学习西方列强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心智健全的大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它对青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6.
张翼杰 《法制博览》2022,(9):163-165
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繁杂的任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不能仅依靠开设思政类课程,还应将思政教育与其他各个学科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而促进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将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起来,努力做好思政教育这一工作.本文分析了如何将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并在融合中共同发展,以期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  相似文献   

17.
胡莹 《法制博览》2023,(16):22-24
护理职业环境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对其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却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常识掌握不牢、医护法规运用能力差等问题。急需提高对法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加强法律教学团队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法律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有一阵子国内很多学院都一窝蜂要变成大学,甚至都想变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个愿望是很好的,但不是很实际。"  相似文献   

19.
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科学,是一门艺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从感情上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学校、社会对他们的真诚挚爱、尊重、帮助和期待。这对于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和谐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情感因素等,对人们的婚姻观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离婚对于男女双方来说也许并非坏事,然而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很可能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作为一门普及高职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占的比例并不高.相对于开设的其他必修课程,法律基础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很少会专门开设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教育等相关的课程放在一起进行教授.法律与道德都是衡量人的准绳,但法律与道德之间还是有所不同.况且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