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理解先进生产力的涵义。人们在讨论中普遍达成以下共识:生产力是个历史范畴,先进和落后的区分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领域,生产力的先进性的表现是不同的。从历史性来看,生产力表现为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一方面是人们所创造的财富,物化了的生产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因而原来是先进的会转化为落后,而落后的生产力则会陆续被淘汰。从共时性上看,先进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的,甚至在标准上也不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生产力问题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产力在现实中的存在实际上是三种形态:个体生产力、群体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这三种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生产力已进入"战略制胜"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定企业生产力战略是一种管理艺术,不同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制胜的战略选择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但作为国有企业生产力发展战略原则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一些相对固定模式可依的。我国国有企业在生产力发展战略方面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作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生产力发展视角来研究五四运动,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视角来探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发展的起源;二是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生产力发展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作用是显性的,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况是导致爱国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而五四爱国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产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形态,其实质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创造力。从社会发展的维度来看,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是人类社会从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化和"新竞争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现实写照;从生产力理论发展的维度来看,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映射了人们对生产力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尺,而且也诠释着人类全面发展和获得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董漫远 《外交评论》2007,3(5):43-49
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长久以来,中外学术界对生产力要素、规律和作用的研究从未间断。其中,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它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发现,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力附加要素增多且日趋复杂。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努力使之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较为先进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探索了先进生产力的要素构成,以及它的实现条件。这种探索基于中国人民创造自己历史的伟大实践,并对探索成果加以印证,包括印证"外交也是生产力"。中国外交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要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更大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优先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加巩固、完善,进而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一、无产阶级政权与资产阶级政权的物质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快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各种社会形态的替代更新,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众所周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历经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特别是工业革命等一系列的大变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 ,人权的概念、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决定人权发展的不同状态。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权立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产力是近几年来国内理论研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生产力正在崛起。马克思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把生产力划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自身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的丰富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生产力也就是精神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一方面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并且看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他却认为只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时才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忽视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作用的另外一种现象,即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时,同样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之所以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世界生产力的具体形态在发展中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层次,有着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之别。从认识论、物质论、动力论等方面分析研究,有助于在理论高度把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思维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产力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化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力,它不仅包含着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而且包含着人生产自身的能力。狭义的文化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相对立,它表现为精神生产力,或者说,狭义的文化生产力就是精神生产力,它是指生产特定的文化产品,提供特定文化服务的能力。以狭义文化生产力为根据的文化生产具有区别于物质生产的特殊性,而文化生产力的实现形式也以创造性、中介性、消费性为其特征。在当前条件下,文化生产力的产业化推动文化生产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人类来说,生产力发展是永恒的,而国家安全是历史的。国家安全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深刻地受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生产力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尤其是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从生产力发展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落后就要挨打":既要准确界定"落后"国家的主体和内容,又要认识到国家整体"落后"就要挨打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即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对生产力发展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探索,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与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历史条件不同,后发展国家所谋求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常常遇到条件与目标、内生与外源、均衡与非均衡、效益与代价等一系列特殊的"悖论性"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困境.在克服这些矛盾时,后发展国家必须树立起对待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性态度;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有利因素;应把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统一起来;要辨别和处理好发展中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 ,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中 ,作为决定因素的劳动者的素质对劳动过程有直接的影响。“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劳动者的本质力量———智力和情感意志因素施加重要影响 ,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也参与价值创造 ,也参与生产力的构成 ,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作用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是生产力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交互发展.生产力交互发展→→全球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生产力在全球范围的交互发展必然形成全球化的趋势.对后发国家而言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后发国家要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后发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它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新生产力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它强调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同时新生产力观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观念保证。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产物。它是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动反应,具有科学性、规律性和阶段性。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也是生产力的产物。它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也从中实现着自身的巩固与壮大、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深刻分析了生产力的内在要素,进一步强调劳动者的地位,突出科教和创新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的建设和先进性联系起来,突出了其生产力思想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实际上,生产力及其相应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形态的发展归根结缔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先进的社会形态要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生产力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