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曹林 《廉政瞭望》2014,(3):55-55
没有哪个词比“反腐”这个词更热,没有哪个机关比纪委这个机关更忙,“一目办一贪官”的节奏使纪委监察机关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媒体以“2013年度人物我选中纪委”的标题表达了对反腐决心的致敬。无疑,已经没有什么来阻挡中央反腐的决心,这从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言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2.
辛传 《求贤》2009,(1):50-50
中国反腐利剑出鞘:从1998年至今的10年间,陈希同、陈良宇、王怀忠、丛福奎等一批形形色色的贪官被绳之以法,贪官们也同时创造了众多五花八门的中国贪官之“最”……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23):19-20
近年术,随着反腐工作不断深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措施更加得力,一批贪官相继“落马”,而且还“拔出萝卜带出泥”,与之相关联的腐败分子也被依法惩办,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4.
反腐深入--抓大不放小 主持人:贪官最怕什么?怕纪委.最近一个消息可能会使一些贪官特别是基层的贪官害怕,就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位县一级纪委书记要到北京集中培训.这是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史上的第一次.这么多县级纪委书记到北京集中培训,对于反腐败特别是基层反腐败工作有怎样的特殊义?  相似文献   

5.
“防火防盗防纪检”○乐林中纪委时不时发布一个通报,曝光几宗腐败大案要案,最近又揭露了两起县委书记卖官鬻爵的典型,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层面也在延伸。在反腐工作中,纪检干部干得出色,以至于腐败分子像老鼠怕猫似的害怕纪检干部,从牙缝挤出了一句心态独白:“防火...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批又一批贪官的落马,有关专家对反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名研究反腐的专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在随机调查的100起腐败案件中,他综合分析后发现,任何一起腐败案件都离不开贿赂,贿赂成了腐败的“第一共性”。  相似文献   

7.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75-77
在党的十八大后汹涌澎湃的反腐潮下,我们将目光对准贪官出事前这一特殊而敏感的时间节点,梳理了从2003年4月到2013年4月,10年间曾引起广泛关注的10名外逃贪官事前准备情况,揭开“外逃贪官潜伏期”种种谜团,为进一步打击贪官外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相声日渐衰微,小品表现低迷,我们还靠什么博得一笑──也许当代贪官们炮制的一幕幕“黑色幽默”能有此效用。只不过这类“幽默”除给人留下笑料外,更多的则是深沉的思考。因为这类“幽默”不仅尽展贪官们的卑劣演技,而且刻画出了他们肮脏的灵魂。 这些连搞笑大师们都难以编撰出的噱头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地发生,我们实难想象众贪官们竟会身怀如此精深的幽默“造诣”并能创作出如此骇人的惊世“杰作”。 贪官“黑色幽默”种种 ──讳莫如深不言“贿”。某市副市长因受贿数十万元被上级纪委立案。在“两规”期间,他不承认自己受贿,在其所…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日趋严重。一方面是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反腐政策不断出台,一桩桩腐败案件不断告破,一批批贪官不断落马。然而,另一方面,各种腐败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14,(4):29-29
在我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的“铁腕反腐”广为后人所称道。为了大明王朝的稳固,他制重典、用重刑,严厉打击贪官的腐败行为,甚至大义灭亲,连自己的女婿都敢杀。  相似文献   

12.
百言堂     
《正气》1998,(5)
﹃明珠弹雀﹄之叹晓璋“反腐”斗争数载,战果辉煌,查处了一大批“赃官”、“贪官”。但一些地方的腐败现象仍呈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为何?近读史书,看到唐太宗论及官吏贪污时,曾对侍臣说:“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生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  相似文献   

13.
舒炜 《廉政瞭望》2014,(21):23-25
“在有的贪官眼中,或许本没有太多感情可言,不管是妻子还是情人,被贪官抛弃可能都是迟早的事。”某市纪委副书记表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2月6日,江苏省在常州市召开了“2000年江苏省刑法学研讨会”,会上有专家提出,应尽快把“性贿赂罪”纳入刑法。一时间,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据悉,近年权色交易有蔓延之势,一些不法分子用大色甚至不惜花费巨资雇佣风尘女子,直接取媚个别国家工作人员,要求或迫使国家工作人员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性贿赂”已成了新世纪开端人们极为关注的反腐肃贪的热点话题。掀起盖头 贪官背后情人多多 贪官与情人,几乎成了一对畸型的双胞胎,大多贪官不是金屋藏娇包养“二奶”,便是风流成性情人一串。综合近年来的权色交易案…  相似文献   

15.
贪官无孝子     
徐波 《廉政瞭望》2004,(7):18-21
包拯曾经说过:“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贪官即贼。既然是贼,当然就会无恶不作,无法无天,面目可憎。然而在一些人看来,这样做似乎有失厚道、有失偏颇,认为人总有两面性,贪官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有污点,也不乏亮点。于是出现了一种“第三只眼看贪官”的现象,让我们在看到许多非常缺德的“民贼”的同时,也就有幸目睹了一批“似乎有道德”的“孝子贪官”——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1,(1):14-15
潜伏期研究,本刊将焦点放在贪宫潜伏与反腐机制有效建构的高度来认识,这尚属首次。本刊通过事实论证、多方剖析,首次提出贪官潜伏期的长度与反腐的力度成反比,以及贪官“潜”得越久越难查,职级越高潜伏期越长等论断,广为学界认同。而如何着手破解“潜伏”,本刊认为,查“苗头”,破“一言堂”、开言路、追责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上输入“舆论监督”、“民间监督”、“百姓喉舌”等关键词,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民间反腐网站。这些网站把举报人手中的证据、资料等一一呈现,直接推动了一批腐败案件的查处。其中引起轰动的一个案例是一家民间反腐网站将时任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的李信向举报人下跪的照片在网上贴出.之后大批媒体跟进报道,李信最终受到法律制裁。重庆市万州区组织部原副部长兼区人事局原局长贾在云上任仅半个多月,就被万州区纪委“双规”。区纪委干部透露,案件破获线索也来源于“万州反腐倡廉卫士”网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揭露出来。人们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大多数贪官的背后都有一个“贪夫人”。她们当中,有的默许贪夫多捞快捞;有的怂恿贪夫能捞则捞;还有的与贪夫配合“默契”,我收钱你办事;个别的甚至打着贪夫的招牌,抛头露面...  相似文献   

19.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10):82-82
2005年,成都市官员最怕的是什么?是收到市纪委官员“请喝茶”的邀请。官员们心里十分清楚,市纪委“请喝茶”就像香港廉政公署“请喝咖啡”,这是纪委介入调查的开始,是一个官员即将落马的前兆。有分析人士认为,纪委从对问题官员实施“双规”到“请喝茶”的过程,实质上透露出中国反腐策略的调整——反映了执政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更加注重斗争的艺术、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