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林啸 《人民论坛》2014,(6):212-214
现代政治哲学不同于古典政治哲学,关键在于“现实生活”概念的引入和对“人的本性”的设定不同。对此,李泽厚提出了“实用理性”,主张通过实用理性自下而上地解决问题,然而,在现代政治哲学中,不但实用和理性之间有冲突,“实用理性”同人的本性以及现实生活之间也有不能接洽的地方,“实用理性”依然面临巨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只是现代哲学在特定的条件中提出来的。由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只是哲学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这样就决定了现代哲学只能局限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来寻找其答案。必须跳出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把哲学置于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中,从而把握哲学的独特性。与此同时,也必须改变问题的提问方式,不应再局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追问“什么是哲学?”而应追问“如何哲学地思考?”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反思性维度,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简称“哲思”。  相似文献   

3.
叶德跃 《求索》2013,(9):117-119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哲学思想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启蒙和变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引入。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哲学”之“实”。未来的哲学将是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任何哲学研究都有其操作的本。合理的哲学操作本构成哲学之为“学”的本体基础,即知识形态的哲学之所以可能的形上基础。哲学活动是哲学之为“学”即哲学之知的本体基础,哲学之为“学”是哲学活动的逻辑表达。哲学活动实即人的生存活动。因此,哲学之为“学”必须关注人的生存活动,只有立足于人的生存活动,哲学才是可能的、合理的、可理解的,因而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5.
祝薇 《求索》2007,(10):145-147
冯友兰从内容、方法、目的三个方面分别对哲学和宗教予以了规定,旨在阐明:宗教虽然和哲学有相通之处,但是在内容上不如哲学纯粹;在方法上不如哲学明晰;在目的上,宗教所能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也低于哲学所能达到的天地境界。正是有鉴于此,冯友兰主张以“哲学代宗教”,而这一主张具体落实到“新理学”中就是以“天地境界”代宗教。冯友兰的这一主张也彰显了他宗教观的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存在形态问题是关涉如何理解和研究哲学的重要问题。在西方传统哲学“终结”之后哲学将以何种形式存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给出了一些回答,但这些回答尚未形成共识。中国传统哲学的“蕴含性”存在形态对于理解当代哲学的存在形态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对于这种启示,通过考察传统哲学的词性,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理解:哲学将以“哲思”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7.
刘伟 《求索》2010,(1):95-97
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在黑格尔的“总体哲学”之后,主体性哲学的兴起具有必然性。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将自我意识从黑格尔体系中解放出来,进而成为文化批判的利器。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马克思指出,哲学对主体性的强调复原了哲学的能动性,这是哲学变革的方向。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观点,即在实践中变革一切使人遭受异化的社会关系。在变革实践中,人对自在的理解将不再局限于理论上的“应有”,它是“应有”与“现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法律哲学     
我们已说过:法律哲学题目是“正当法”、“正义”。因此,其两项根本问题是:其一,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其二,我们如何认识及实现正当法。两项问题合起来成为法律哲学的任务。一项理性的正义理论,作为对实证法的评价标准,因而同时也发展出一项法律效力的学说。  相似文献   

9.
李瑞环同志55万字的大著《学哲学用哲学》最近出版发行了。在该书的结束语中,李瑞环同志这样写道:“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一连用了三个“最”字,这番充满“哲学情结”的心得和感慨,着实发人深思。哲学,是时代精神的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时代的哲学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社会的转型,使原本热闹非凡的哲学领域突然变得萧条冷落,祸兮?福兮?“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哲学由热闹走上冷落,是以往哲学福中所伏之祸日趋显露、扩张之必然结果。以往哲学的热闹,乃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本性与功能看哲学的未来方真(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所讲师)哲学已陷于“困境”,哲学“无所作为”似已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共识”,对哲学在今天的现实遭遇及作用所持的过分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主要根源于对哲学的本性、功能及功能发挥方式认识的模糊所导致的对...  相似文献   

12.
一、哲学的本性与探究式教学1.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更应该调探究式,也最有利于使用探究式。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知识不等于智慧,果教师把哲学作为既成的知识来传授,即使向学生得清清楚楚,也难以体现出智慧来。只有在学习知识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究,通过亲身体验、长期积累学生才能增长智慧。哲学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智的无限热爱和永恒追求的精神。对智慧“热爱”之情其纯真,对智慧“追求”之意不可遏止,才能激荡出无的智慧。所以,“爱智慧”比“智慧”还重要。这就更需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如果离开对智慧的…  相似文献   

13.
记得前几年,高中毕业生大多选择理工科,出现过“重理轻文”的倾向。近几年,文科中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也热门了,可是对哲学感兴趣的仍不多。现时研究经济的可出任“智囊”,社会学者应邀开讲座,从事法学的被聘当律师,搞管理的能够被咨询,唯独哲学的门庭最冷落。有谁会情哲学家去当咨询顾问呢?走进阅览室,各种普及型的杂志琳琅满目,有大众心理学、法律咨询、企业管理等等,就是没有大众哲学的;那少数几本专业哲学刊物,恐怕非哲学专业工作者很少去翻阅的。现在,当代青年崇尚“智能型”、出现过“文学热”、“外语热…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文化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牛正兰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阶段。与此相应,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并推进到“后现代”时期,形成一种汇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后现代主义庞杂思潮。根本而言,后现...  相似文献   

15.
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答。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代,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淡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发表了陶同同志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一文。(《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作了搞转)文章提出:“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涵盖一切的哲学的命题”是“…  相似文献   

16.
杨曦 《求索》2008,(10):104-106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有着全新的理论立场和出发点的,而“推广应用论”作为一种主观逻辑是不能科学地说明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从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来看,“推广应用论”的逻辑也曾是被黑格尔、马克思所“使用”,但随着唯物史观的发展,这种逻辑最终又被否定了。因而,它并不是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变革的思想理路。本文通过黑格尔哲学演变成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演进理路,揭示了“推广应用论”的理论困境,说明“推广应用论”在解释唯物主义哲学问题上的局限性,从而为唯物史观“正名”。  相似文献   

17.
提到“哲学”一词,人们一定会想到它是哲学家、理论工作者、知识分子们的专利,我们普通百姓、农户人家是绝对听不懂,学不会的。自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后我才明白,“哲学”作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在生活中。故事里。农家院里处处可见哲学的影子,到处体现了哲学原理,就连我家那口渔塘也体现了深奥的哲学道理哩!我的父母虽然没进过学堂,更没有什么文凭,但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却总结出一套生产的经验与诀窍。虽说他们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事物的联系,但在实践中处处…  相似文献   

18.
李兵 《思想战线》2002,28(4):6-8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的二元格局。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对此 ,既要充分估计其积极意义 ,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 ,应当在保持“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必要的张力”的同时 ,努力寻求二者在发展上的平衡 ,从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也进入了第二学年的实验,《生活与哲学》作为新的课程模块也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启迪人的智慧的学问。它不像自然科学对事物的确定性认识那样强,不是在是与非的两极作非此即彼的判断,也不是镜面思维,由此及彼。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不是记住自己“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因而,《生活与哲学》的教学既要遵循中学教学的一般规律、一般原则,更应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教学要…  相似文献   

20.
元哲学     
“元”(meta)这一前辍通常指“在……之后”、“次一层的”或“超越”的意思。元哲学(metaphilosophy)就是以哲学自身作为对象的次一级的研究,或称为“哲学的哲学”。它有如下特征: 1)以哲学自身为对象,而不是以传统的哲学问题为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