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牌坊是中国特有的建筑,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巴蜀牌坊既有中国牌坊的一般特点,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种类上,不但有贞孝节烈坊、百岁坊、五世同堂坊以及墓坊、桥头坊、寺庙宫观坊、字库坊等,还有建于庭院的玩赏坊。价值上,巴蜀牌坊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有研究的价值;作为宣扬彼时、彼地主流思想的媒介,有教化的价值;作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与文物,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承载着许多文化内涵和民族文明。这些村落就像一本本厚厚的古书,走进那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充满特色的古建筑风貌,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验到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大家无法割舍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但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席卷的今天,这些传统村落正在慢慢消失……两年前,我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2012年12月和  相似文献   

3.
舒炜 《廉政瞭望》2013,(7):25-28
四川周边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而成都平原却土地肥沃,人烟稠密,文化发达。所以四川既被有的人看作是安逸享乐之地,也被认为是封闭、狭隘的偏远之地,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官场"亚文化"。"蜀之富饶使他们满足于现有的生活。"这是一百多年前,一个名叫山川早水的日本人到成都后,在自己游记中描绘出了外国人眼中的川人气质。另一个叫中野狐山的日本人,则谈到了四川近代和古代官场上的风气",爱说空话、假话,竞争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4.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15):52-53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警惕城市模仿秀:4月,埋有玄奘法师灵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兴教寺因面临部分拆迁成为大众关注焦点。此前,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拆迁中化为尘土。实际上,在全国各地,许多见证华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节约文化思想源远流长,有关节约文化的古人、古事、古谚亦浩如烟云。直至今天,整个社会重视勤俭的文化气习也越来越浓厚。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节约工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有世界眼光,更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盛世之一,汉文帝、汉景帝在不到40年时间里将一个战乱后民生凋敝的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文景之治"留给后世诸多治国理政的深刻启示,对于当前调控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7.
赵谦  车凤 《前线》2014,(3):106-111
说到“忠”字,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在评价一个人时,如果说他是“忠臣”、“忠诚”、“忠孝之人”,这就是很高的褒奖了。在古代儒家思想看来,“忠”和“孝”是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对长辈尽孝,对君王、国家尽忠,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为人、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8.
重庆拥有两江交汇的朝天门,知名度甚至比上海陆家嘴还大。重庆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城市,城市建设者不仅对单个项目负责,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要尊重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历史文脉,这样才能建起“承上启下”的可持续建筑观。  相似文献   

9.
“两个结合”的提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两化”提上了新的理论高度。“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三重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需求为“两个结合”提供了必要土壤;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等内在品质为“两个结合”开辟了可能场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任务向“两个结合”发出了伟大号召。这三重逻辑相互交织,推动“两个结合”产生、发展与不断跃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得以发生与发展,并最终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与此同时,“第二个结合”也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不断深化“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保持开放胸怀吸纳世界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儒家的人本思想、和文化;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尚俭戒奢的传统美德;生态环伦理中提出的仁民爱物、善待生命,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等等,对建设两型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古代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极富启迪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桩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叔侄女婚姻违背了传统的“同宗不婚”禁忌,却被社会主义中国的婚姻法授予了合法性。婚后小家庭和女子的娘家,在文化意义上,彼此死亡了姻亲身份。而传统婚姻制度在于织就一张乡村亲属链网,该链网能够提供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大量帮助。国家法律除了给人们一纸证明外,却不能提供具体的日常生存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吸收了人类社会建设的有益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一、中国文化中关于“和”的理念中国“和”文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辨证法。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四是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于《易经》中的两句话,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讲的是进取…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与人的现代性差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馨 《求实》2009,(Z1)
从我国社会矛盾的基本表现形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等方面来分析,可以把矛盾分为"利益性社会矛盾"和"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两种类型。"利益性社会矛盾"是指不同成员、不同群体之间地位、权力和资源(政治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等分配的不公平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和争夺。"非利益性社会矛盾"是指不同成员、不同群体之间在思想观念、思维方  相似文献   

15.
黄远固 《唯实》2015,(5):22-25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方略要实现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中国梦统领"四个全面",能够使我们更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更自觉落实"四个全面"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总方略的形成和提出,为中国梦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勾画了清晰的路径。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相似文献   

16.
周杰 《当代贵州》2009,(6):56-56
贵州财经学院成立50年以来,始终立足贵州,以锻铸"儒魂商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以富民兴黔为己任,艰苦奋斗、适应性强、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对我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源远流长,小康社会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从历史看,从古代的儒家孔孟至近代的改革先驱,他们都表现出追求小康美好社会的愿景,并对中国古代或近代社会政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过,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小康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似乎已日渐式微,但这并不是说这种传统思想的深远意义和重要精髓业已消失殆尽。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康概念被我国政府重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社会政治意义。新的小康概念既继承了富国强民、追求太平的传统思想,又融合了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本文首先探讨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