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伶俐 《廉政瞭望》2012,(11):5-5
上个月,年过九旬的外公过世了,外婆几年前离世后就剩外公一个人住。外公走后,家人开始清理他的房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老人生前竟背着我们买了不少保健品,有的还没拆封,放在那儿不知多少年月了。 记得前几天看到新闻上一个老人更夸张:死后还留着十多万元的保健品,五六张寄存单据,还有价值数万元的保健品寄存在两家保健品公司里。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 其实,我外公生前就常去参加不少针对老年人的所谓治疗优惠活动、宣讲会什么的。有的在礼堂里,很正式,都是“权威专家”,进行保健产品的辅导。我们小区里也经常见到,有一些老年人三三两两,提着小马扎去“听课”。几天“课”听下来,或多或少,都要买点保健品或器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这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而不是像国外那样依靠社会。但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入老年人行列,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421”模式(4个老人,夫妻2人,1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朱岩 《党建文汇》2009,(2):12-12
在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西北社区内.王秀芹边给麻将馆里老年人倒茶边说:“发券挺好。但发现金更好些。”她的话引来周围人的附和。金牛区共有8903名像王秀芹这样的低保人群,男外还有1298名重点优抚群体。他们都是成都市首批发放消费券的受益者。但与很多百姓的理解不同,成都市政府此举并非一项单纯的“赈济”,此项“新政”有通过上述举措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需求增加的试验性质.  相似文献   

4.
精瑛 《正气》2000,(11)
一 现在在书市上出现了一个新卖点,即有关反映官场腐败的书销路很好。这些书之所以卖得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胆地甚至夸张地揭露了官场的种种腐败,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典型“坏人”,触及了当今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艺术创作上,用反面典型教育人警醒人不失为一种好的技法,然而如果过了则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给人一种“坏人”比“好人”多,“坏人”比“好人”嚣张的感觉,由此使人丧失对社会、对国家、对理想的信任和追求,自甘堕落,自甘庸俗。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所带来的社会效果比塑造反面…  相似文献   

5.
争议“学区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水 《廉政瞭望》2010,(4):46-47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往上爬!”歌词写就的生活,用在房价高涨的今天何其贴切。而在这为“壳”奋斗的人群中,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学区房购买者,与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样,学区房也是由老百姓独特智慧创造的概念,拥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内涵,将原本距离遥远的学校、地区和房产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了一张压存父母身上的“壳”。  相似文献   

6.
在漯河,有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本着“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则,秉持“尊重老人的今天就是尊重自己的明天”的理念,把老人当亲人,把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护体现到工作中,用真情感动老人,细致入微地为老年游客服务,获得了老年游客的广泛好评。她就是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的原素琴。  相似文献   

7.
陈磊 《廉政瞭望》2012,(2):52-53
2011年11月30日,一则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为患病家贫,已经在海口市某广场帮人看店好几年了。而这位老人竟然是赫赫有名的西沙海战功臣、曾任两届全国人大常委的吴先锋。 上世纪70年代曾经大名鼎鼎、红遍全国的“西沙英雄”,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何以现在成为了一家企业无足轻重的看门人?老人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沉浮和变迁?  相似文献   

8.
对“老年人发挥余热”之说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报刊上经常出现“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提法。有时一些领导同志在报告中也常用“余热”一词。很多人后来逐渐明白,“余热”一词是名为褒奖实为贬义之词。故近年来已不大用“余热”来形容老年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了。最近,一家报纸上有一篇报导,小标题为“45名离退休党员乐呵呵地发挥着余热”。看了这篇报导,想想这个标题,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为居民做好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仅仅是发挥余热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们所称的老年人发挥的“余热”的含义。按照词义,“余热”无非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多余的热量…  相似文献   

9.
包蹇 《党建文汇》2011,(1):10-10
从人口结构和年龄层次分析,我国面临的未来,不仅“未富先老”,还多半“老而空巢”,且愈演愈烈。据统计,上海截至2009年底,共有“空巢”老人92.21万人,约占户籍人口老年人总数的29.2%,其中独居老人18.87万。而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没有子女。  相似文献   

10.
“社区高龄老人多,我建议社区协调相关部门,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增设急救设施。”在史家社区“党员会客厅”揭牌仪式上,党员代表朱秋云第一个建言。随后,代表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各支部书记要深入群众”“最好能组织社区懂水、电方面知识的居民对老年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很多老年人即使需要他人照顾.也不愿意找保姆,或者很难与保姆“和平相处”。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科的卜力大夫解释说:“老人通过几十年的信息积累,已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大多数老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有外人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党员干部之友》2014,(1):63-63
某日晚上,在南京地铁2号线上,尽管周围还有很多空位置。但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仍然选择蹲坐在车厢的角落里。旁边的乘客猜测,这位老人可能刚从工地出来,怕衣服弄脏了座位才坐到了地上。看到这样的画面,有南京市民表示,如果像那位老大爷一样的乘客坐到自己旁边,自己并不会介意。对于“农民工蹲地铁”我们不能只是心酸,“让他们坐下来”也并非我们的一种施舍。我们在呼唤其他乘客“行动起来”的同时,更应该以城市一分子的平等姿态接纳农民工,而这,不妨从消灭“蹲地铁”现象开始。  相似文献   

13.
翟和平 《实践》2013,(10):25-25
“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民的梦,而老年人作为共和国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梦想更应当被重视。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风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洲里市南区街道办事处辖区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敬老爱老视为己任,让每个老年人幸福成了他们最大的梦想。“邻居家的老人也需要我”关凤君已年过六十,独自一人坚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尽管如此,她仍要腾出时间去照料邻居家的老人。邻居郭大娘小脑萎缩经常迷路,有一次竟失踪八小时毫无音信,她听说后急坏了,马上冲出去寻找,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有一种预感,70多岁的朝鲜族老太太崔顺姬一天内去了两次医院,想要见见导诊员谷而雄,可两次都没见到。第二天一早,她又来到医院,这回终于见到了。她把谷丽雄拉到亮处,细细地端详,还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问:“昨天你病了?背我累的?”“不是,昨天我去市里开会了。”谷丽雄说着,就蹲下了:“来,我背你去打针。”两个月来,患癌症晚期的崔老太太每次来看病,都是谷丽雄背着她上二楼、三楼。“不,今天我不打针,就是来看看你。”谷丽雄像往常一样把老人送出医院大门,扶上了三轮车。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苹果,塞给谷丽雄。…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11,(4):49-49
随着视频网站的走红,“拍客”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如今.各大视频网站的“拍客”人群日渐扩大。他们的作品,从“西单女孩”到“犀利哥”,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几位资深“拍客”透露:“成为一个‘拍客’,只要机不离手、眼不离事,不管你是谁,你多大年纪,都能轻松上手。”  相似文献   

16.
李向前 《湘潮》2012,(6):38-41
一次闲聊中,一位现代女孩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颇为纳闷地问:喜儿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呢? 这发问既好笑又很戏谑。在稍有历史常识的人看来,这问题有点不可理喻。可是,我们又必须承认,这是一个“真”问题,是“现代女孩”们带着一定真诚、不解和以一种向传统道德观挑战而提出的“现代性”诘问。  相似文献   

17.
闵良臣 《学习月刊》2010,(19):37-38
坐了两年牢,出来仍是新闻人物。自称“连日记都不会写”.却出狱即开了博客。 近来读了几篇有关许霆出狱后的报道.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又“成功”地改造了一个人.把一个原本还有点性格的国民改得没有性格了。在我看来.这不是把一个坏人成功地改造成了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预计到2015年底将有近13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如今,“80后”进入了结婚生育的高峰,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赡养老人的重担,而当育儿压力来临时,接老人进城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学不可以已     
讲四句话。第一句话,要强化学习意识。先说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学而优则仕”。这是论语里的话,孔圣人的教导。在这句话之后紧接着还有一句话,叫“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构成了一个学习和做事的关系链。这两句话用现代话语体系来解读,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学而优则仕”是说只有掌握了知识,丰富了才学,才有资格做领导,才有条件去为老百姓办事。“仕而优则学”,是说如果想为老百姓办更多的事,或者说想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快一些,只能不断地深造学习,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20.
据说《论语》有二十多处谈到“直”字,这不由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我首先去查了《辞海》。作为价值观念的“直”字,主要有两层含叉,一是公正、正直;二是坦率、直爽。尔后我就认真地阅读《论语》。确实,在《论语》中关于“直”的论述很多,“直”是孔子思想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哲学伦理范畴。所以。我用“直道”一词采谈谈我对《论语》中“直”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