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4,(2):56-57
正杨伶在2013年11月25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介绍说,在瑞士工作数年,最难忘瑞士人的"自助"。夏秋时节,开车行驶在瑞士乡间,时常会在花田、向日葵田、葡萄园间看到"SELF-SERVICE(自助)"的简单招牌。田边的"自动收款机"外表看起来像一个废弃的铁皮桶,上面有一个塞硬币的小孔。顾客自己动手,自觉付  相似文献   

2.
岳振 《当代贵州》2014,(21):30-30
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在环境保护方面"向瑞士学什么",越来越成为贵州的一项重大课题。气候、生态条件与地理面貌等与瑞士比较接近,成为贵州打造"东方瑞士"的自然基础。绿色、富裕,生活舒适,可视作"东方瑞士"的典型特征,而完善的环保制度体系以及注重清洁发展的产业结构、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等,却是"东方瑞士"更为本质的内涵。瑞士被称为"欧洲后花园",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矛盾"的现实案例。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理位置、文化融合等先天优势,但更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法院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推出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巡回审判进社区、上门立案等一系列便民利民诉讼服务,最大程度减轻群众诉累。自助诉讼"不打烊"。"没想到已经下班了,法院还能办理立案。"5月24日中午,贵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田某某因堵车耽误了时间,赶到碧江区人民法院时已过下班时间,正准备离开时看见法院大门口显眼处写着"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出身份证识别进入,按照操作提示,将立案材料通过24小时自助立案终端扫描上传。在操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连线人工服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瑞士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出访的第一个欧洲国家?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翻开尘封的那段历史或许能解答这个疑问:早在1950年,瑞士就顶着美国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并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瑞士领土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0万,但这丝毫不妨碍它在国家形象宣传领域做出"大文章"。瑞士给世人太多关于高效管理、先进科技与美好风光的想象,在2016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十大最幸福的国家"。可以说,特有的国家形象宣传机构、旅游产业与人文名片作为国家形象宣传的"三驾马车",助力瑞士持续保持在国际主流媒体和各国民众心中的正面形象。机构统筹:推开瑞士一扇窗国家对国家形象的关注,就如同个人对自身形象的关注。1976年,隶属瑞士联邦外交部的"对外介绍瑞士协调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6.
被胡乔木称为"博学多才、一代宗师"的马一浮先生,平时很少公开赞扬一个人.但他对周总理却是由衷地敬佩,所以不由得在古书中集了一付对联,书写后送给周总理.联语是:  相似文献   

7.
许峰 《当代贵州》2014,(30):34-35
正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对贵州和瑞士进行比较,发现了二者的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当年的"第二瑞士",还是今天的"东方瑞士",贵州以瑞士为师的志气和决心都值得嘉许。1937年,《滇黔月刊》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黔民生活之一般[斑]》的文章,作者黔山借旅黔的外省人士之口,感叹道:"黔省可惜山多一点,否则,可称为世界第二瑞士。"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可能是将贵州比作瑞士的最早文字记录。笔者认  相似文献   

8.
正相比国内莘莘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决战高考,个别考生甚至非一流名牌大学不去,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瑞士,这里年轻人的择学、择业观让人耳目一新:超过半数的瑞士初中毕业生会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深造,成为拥有熟练技术的"现代工匠"。他们也铸成了闻名全球的"瑞士制造"基石。在瑞士,家长对子女不考大学而是上技校的决定,多采取尊重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首推的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倍受好评,全国首创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威力显现,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借阅图书馆"横空出世",首推阅读推广人申报退出机制……在打造文化高地的征程中,张家港的"每一招"都充满智慧,"每一式"都令人耳目一新。文化张家港的"养成",阅读是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外国代表团到瑞士考察访问,团长言简意赅地总结瑞士人的特点说,他们善于"做加法"。"做加法"之说首先来自于对瑞士国旗的直观感受:一面正方形红底方旗上,一个大大的白十字,像极了数学中的"加号"。不过,把白十字与"加号"联系起来,还是第一次听说。仔细想想,瑞士、瑞士人善于"做加法"之说,至少从几个方面来说,都可以有深刻的领悟。今天的瑞士,形象早已不是"欧洲列强围绕中的小国""一介武夫"的帽子,早已被甩到大西洋里去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和瑞士领导人亲自推动的"贵州与瑞士对话:携手瑞士,绿色赶超"活动,是本次论坛年会开展务实合作的一大亮点。瑞士是欧洲的内陆山地小国,阿尔卑斯山脉横贯中南部致使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这个人口770多万,"除了水就没有其他任何资源"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高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竞争力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四位。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两年,二师二十二团工会变输血为造血,鼓励引导困难职工致富脱贫。今年43岁的付正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付正华曾经是二十二团一连的低保户和入网困难职工。在团、连工会的帮助下,不甘于落后的付正华通过多方寻求增收渠道,终于甩掉了贫穷的帽子。2011年,二十二团团、连工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给付正华树立了战胜困难、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勇气和信心,付正华决心做一个自救型职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东挪西借,筹资3万余元在自家门口0.5亩菜园里建起了可育苗  相似文献   

13.
正每逢冬天,环卫工这一群体就会被公众关注。世界各国都需要"城市美容师"来维护城市整洁,许多环卫工都被世界温柔以待。瑞士瑞士街头常见的清洁工会背着一个小型鼓风机,头戴护耳器,拿着吹风管将街上的树叶吹到一堆,等着开清洁垃圾车的同事将其收走。由于瑞士机械化程度高,清洁工工作起来也十分轻松。他们实施8小时工作制,有周末休息或调休,并享受  相似文献   

14.
近期,巴黎市政府设立的"自行车自助租赁"服务系统在巴黎正式启动,为本地居民和观光客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自2013年提出打造"东方瑞士"以来,借力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中瑞对话"这一平台,双方在"对话"、"对接"的过程中亮点频出,成果丰硕。理念对接三年"中瑞对话"夯实合作基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时指出,贵州地处中国西部,地理和自然条件同瑞士相似,希望双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地经济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同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启首次"中瑞对话",致力于加强瑞士同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一天,塘沽区十一中初中班的同学正准备上课。突然一个孩子说:“今天的化学课可能上不了了,听说付老师病了,医生让她住院观察呢。”“付老师那么好的人,可不能生病呀。”“就是呀,付老师的课那么好,生病了我们可怎么办呀!”同学们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他们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是他们热爱的付老师!  相似文献   

17.
黄奇帆 《当代贵州》2014,(16):44-44
正据报道,福利"高大上"的瑞士近日迎来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应该设置月薪4000瑞士法郎(约合2.8万人民币)的"最低工资"。如果通过,瑞士月薪将"傲视"全球。但最终结果显示,76%的选民不支持最低工资制度。之所以反对"多挣钱",投票者心中自有一本账:如果实行这一最低工资标准,则意味着企业为控制成本,势必减少雇员数量,而收入低、技能也低的那部分劳动者,将成为首  相似文献   

18.
正王占国,汉族,1970年5月出生,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铁岭市昌图县付家镇五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铁岭市时代楷模""铁岭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五丰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人,才是丰收的决定因素"当记者来到昌图县付家镇五丰村采访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总支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经济组织形式中,合作社以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成为市场经济中弱势群体通过互助达到自助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因而在农业中,合作社发展较为普遍和活跃.在传统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演变,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地区出现了"新一代合作社".通过对"新一代合作社"的特征、产生原因和优势.等作一初步分析.以期时中国合作社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不久前闭幕的瑞士达沃斯年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概念:地球可能面临"水破产"。报告称,由于工业、农业用水及环境污染,不出20年,水资源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