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始于毛,成于邓”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毛,成于邓"是对毛泽东与邓小平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间关系的准确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既是对"始于毛,成于邓"之说原意的曲解,也是其自身逻辑论证违反同一律而得出的错误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形成过两条道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邓.  相似文献   

2.
"始于毛、成于邓"的命题得到学界多数人的公认,但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始于毛"与"成于邓" 针对的是,在探索和发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分别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开拓 性和成就性的贡献;以及后者对前者的继承、纠正和发展的关系。故此,"始于毛、成于邓"是对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接力式探索的精当概括。  相似文献   

3.
梁柱 《新视野》2003,19(6):4-9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已踏上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苏联、东欧的全新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还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但有重要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已走过漫长的半个世纪。5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本文就此成就作一阐述。一、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现代化概念含有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指长达数百年的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也可以指现代化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所达到的水平。现代化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现代化建设而实行的社会变革,开始现代化建设及实现现代化等若干阶段。而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则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后,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提高生产力,把我国建成富强、…  相似文献   

5.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就拉开了序幕。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中愈陷愈深,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社会现实扼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希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具备了基本的前提条件。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又该走什么道路呢?这是当时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现代工业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落后农业国,这就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基于这一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内在特殊矛盾。邓小平在新时期提出实现全面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目标与大农业国的现实、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观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涵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按邓小平自己的话解释 ,就是“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任何一种理论形态 ,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产生的 ,既然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 ,又是时代、实践、历史经验的产物 ,因而它必然展示出特有的思想内涵。首先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 ,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1 979年 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针对社会上一股“西化”(即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 ,就明确指出 :“为了实现四个现…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站在"毛泽东的肩上"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努力去解决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邓小平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性贡献在于,他既继承毛泽东又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为后世树立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新问题和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他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设计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择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对外开放;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经验为鉴戒 ,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直接成为今天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准备和基础。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政治参与方式和模式的视角,比较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政治参与思想的异同。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重视政治选举、政治表达、政治结社等参与方式,但具体观点又有一定差别。相比之下.毛泽东在政治参与方式的认识上充满着矛盾和不确定性,邓小平的认识更一贯和鲜明。在公民政治参与模式上,毛泽东喜欢动员参与,特别是大规模的群众动员。而邓小平则反对群众动员参与,主张理性的制度化政治参与。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人在民主观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把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相异性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的党建思想,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在内容上具有独创性和继承性,但都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继承和建设实践中,都为我们推进新的党建工程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为目标进行过艰辛的探索并得出过很多正确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许多正确的东西毛泽东并未始终坚持,其中的很多事情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5.
略论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以后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不同,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自己有独特见解的思想主张,两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中又有创新与发展的问题。两位伟人思考的伦理基础、思考的执政主体建设以及思考的执政核心建设等是一致的,但由于两人所处的国内外形势不同,因此,两人的执政理念不同,所采取的执政方法和措施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他长期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与认识进行总结,形成了他的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是当代西方现代性理想破灭之后,兴起的一种反理性精神,它的目的是要解构现代性对人的规驯,给人以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后现代以其更深刻的人文精神建构了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些方向,有鉴别的吸收,是我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确保执政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毛泽东为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进行了艰辛探索,并总结出了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毛泽东在探索执政合法性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一发展模式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认可与推崇,彰显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世界性意义,无论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和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和1992年南方谈话前后,是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这两个高峰在指导原则、政治保证、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