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制度是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民俗、民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科举文化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4)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隋唐以来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中国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发展,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乃至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都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宋元时期起,在台湾早期开发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已随着大陆垦民传入台湾。明郑时期,儒学文化在台落地生根,科举制度也传至台湾,初具雏形。清朝统一台湾后,在台湾全面推行科举制度,与大陆科举考试一体筹划,并对台湾考生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普及,也使台湾人才辈出、社会日益进步。自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陈梦球蟾宫折桂,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汪春源得中进士,在210年间共涌现台湾文进士33名。这些进士青史留名,激励后人。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使封建官僚体制成为权力相对开放的系统,为古代社会的读书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入仕之途。科举制度一方面助长了功利主义读书观,让儒家的伦理道德和等级名分观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又未曾破坏士人敦重宗亲、反哺乡里的情怀,成为古代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良性机制。正是因为科举制度牢牢抓住了国民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才能够对中国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政治”自有其传统根基,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培养了知识分子对政治根深蒂固的热衷与迷恋,同时也潜在地蕴育了中国政治的文化气质。时至20世纪,政治家们仍然延续着这样一种思路,即运用文化的思维、战略和运动来实践政治变革;或者说,文化即政治——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新生活”运动还是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如此。但前者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后者则在一代中国人心中埋下了深深的创痛。  相似文献   

5.
座落在山东省曲阜市的“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展示和诠释中国古代状元文化、科举制度的专题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收藏、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主题.被知识界称为“研究中国古代状元文化和科举制度的资料库”,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丰富了曲阜的旅游内容.成为这座文化历史名城旅游文化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废除百年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是盛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科举以其相对开放和公正的考试取才的方式,突破了古代宗法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科举集政治、教育及文化于一体,不仅是一个政治制度和教育方式,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科举开世界职业文官治理之先河,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进入近代,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走进了死胡同,尤其是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促使其走向极端封闭与衰亡。不过,作为一种曾经行之有效的教育考试制度,科举并没有因为被废除而丧失其内在的合理成份。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奠定的可以操作的制度体系,从整体上保证了选拔工作的进行。这些合理内涵后来为西方所引进,融合进入它们的文官考试制度之中,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3)
<正>6月17日至18日,第九届海峡论坛·"闽台关系档案图片展览"系列活动在厦门举行。活动由"文脉流长——科举制度在台湾"展和"台湾进士后裔与专家座谈会"两部分组成。活动展示了科举制度在台湾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台湾科举制度的深入研究和对两岸关系的意义,对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普及和社会进步价值,增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的借鉴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在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中,对于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制度,人们习惯于把目光投向某些西方国家。殊不知,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好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不仅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过积极作用,也对西方一些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富人真论财富还无法和发达国家的大款相提并论。然而,奢侈品的消费却超前了好几步。薛涌的文章分析了其中缘由。文章说,18世纪中期,英国的平民新贵已经成势,在社会和文化上不甘再居贵族之下。于是,这些新贵就拼命展示自己的财富是如何比贵族的权力更加有益于社会。他们模仿贵族修建乡间别墅,却明显突出朴素的风格。他们日常的生活开销,也是体面而节制。这种节制、负责的上流文化,逐渐演化成了统治文化,主宰着现代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道德。于是时下在许多发达国家,富人自己花钱小心翼翼,但给社会捐款则争先恐后。可惜,如今中国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
明清科举制度衰亡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统治者的重视下曾得到保持并不断臻于完备,但由于其自 身弊端,科举制度终究走向了衰亡。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20,(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党在新时代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方向指引,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中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基因、文化底蕴、文化自觉出发对其进行解读,有益于提升文化凝聚力、促进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对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在于其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这也是其能够指导中国的改革、建设、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后期,科举制度渐趋成熟,成为读书人跻身仕宦的重要途径,此时,酝酿已久的朋党政治借科举而兴并相互影响。牛李党争借助政治权力不断对考试制度施加影响,固化座主与门生的关系,乃至干预科举风习,科举成为朝廷党争角逐的重要领域;同时,科举制度对于朋党政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突破了牛李两党的士庶界限,应试教育构成了仕宦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读书人的科举宦游也掺杂着党争的因素。这些现象反映出唐代中后期科举制度与重大政治事件、社会文化习俗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会带来美国文化加速向境外传播,但无论如何都不会使这个多元文化的星球变成美国化的世界。如今美国文化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最终结果只能是后者在与前者的冲突中吸取其有益于壮大自身的成分,并不会在文化传统上失去自我或认同。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它放弃激进的社会、政治批判,转而采取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话语,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反省现代性,从而深化了对现代化本质的认识。但由于其专注于政治层面,淡化了它的学理意义和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晓德 《人民论坛》2011,(10):24-27
全球化会带来美国文化加速向境外传播,但无论如何都不会使这个多元文化的星球变成"美国化"的世界。如今美国文化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最终结果只能是后者在与前者的冲突中吸取其有益于壮大自身的成分,并不会在文化传统上失去"自我"或认同。  相似文献   

16.
落第问题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缺少了对落第者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很难对科举制度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很难全面阐述科举制度在1300年间的深远影响。此外,关注落第者,研究历代的落第政策,有利于科举制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对今天的考试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加强对落第问题的研究,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落第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二、历代对落第士子的政策;三、落第士子的自身选择;四、社会对落第士子的态度;五、科举制度对落第士子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某种意义上,当下人们争论的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东西文化论争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中国文化传统中是否存在有益于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思想资源,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不足以支持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当代中国应审慎对待"西方"与"传统"。  相似文献   

18.
英国、美国、法国都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国家,但三国政治制度中的政体设计却各有不同,分别成为了议会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的典型代表,反映出三国不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对政治上层建筑的独特影响。同时,作为西方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三国政体又共同体现了西方政治思想中权力制衡的经典理论,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了不同的形式,而探寻这种不同与相同的关系,可得出有益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某种意义上,当下人们争论的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东西文化论争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中国文化传统中是否存在有益于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思想资源,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不足以支持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当代中国应审填对待“西方”与“传统”。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周年。百年来的中国教育几经起伏,坎坎坷坷地走到了今天。如今,中一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然而,考察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其实很多弊端都带有科举时代的影子,有的甚至如出一辙。所以,在纪念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一定要警惕科举制度借尸还魂!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自隋唐至宋再至明清,逐步由一个意在扩大统治基础、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好制度转变成了钳制人们思想、束缚考生个性的坏制度。在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宋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期。用今人的语言来表述,宋朝对科举制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