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闯 《学理论》2008,(18):74-75
梁漱溟作为中国20世纪上半叶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以其特有的知识结构会通中西,统领古今。探文化之源,索文化之本,解文化之变,求文化之路,建构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哲学体系,为我们今天重塑文化运作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梁漱溟倾尽全部心力构建他的文化理论体系,成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者。他的文化哲学第一次把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架构中加以平等地讨论,肯定了中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8)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指出青少年教育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青少年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要依靠社会实践、榜样示范和协同教育的路径来加强青少年教育。这些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吴文玲 《学理论》2012,(5):177-178
永恒主义是西方现代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当今,人们对物质文明不断追求,淡忘了人文精神。对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概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适合我国教育的朴素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静 《学理论》2010,(2):111-112
从中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发展来看,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是共同的价值取向。而人的主体性回归、传统德育的情感机制以及当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模式无不体现出和谐发展的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落脚点,从发展科学技术和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观点。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概括而言包括科学教育的战略地位、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三方面内容。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多年的警体教学实践,结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与要求,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指出警体教育中所存在的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探讨加强警体素质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对促进公安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梁漱溟的秩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作为哲学思想家似乎广为人识,但其社会政治思想方面长期以来却鲜有研究.梁漱溟的秩序观点是其思想体系,尤其是社会政治思想中的一个亮点.他对于秩序之内涵、秩序之危机和秩序之重建方面均有洞见,并且躬身实践,从基层和上层寻求秩序危机的解决之道,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5)
梁漱溟站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来思考中国问题,想通过自身知识、文化传统的创新与改造和兼容西方文明来寻求中国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他对东西文化的认识,还是他对东西教育的看法,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可以说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是他东西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情意教育思想的来源、情意教育的内容、情意教育的实质三方面来探析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照批评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一是对其文化观不以为然;二是嫌其夹有“共产思 想”;三是与其“教育救国”主张不合。王、梁二人的分歧,反映了改良主义内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郭萃 《学理论》2012,(2):139-140
面对日益技术化和工艺化的当代社会,人们在发挥教育促进物质生产的作用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尤其要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调适和精神信念的形成。这是当代教育在应对社会挑战时应该作出的重要选择,也是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回归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的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以及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桂梅 《学理论》2012,(8):144-146
中世纪妇女教育进展缓慢,妇女基本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权利。随着文艺复兴思潮的兴起,妇女界掀起了一场妇女对自身教育的思想觉醒运动,维夫斯的教育理论促进了这场运动。在《论基督徒妇女的教育》中,维夫斯极力论证了妇女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培养美德出发反驳了中世纪关于妇女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育思潮是五四运动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潮流,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是其中的一派。他所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主要是根治文化失调,恢复固有精神文明之理论,这在当时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构思。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问题又一次引起世人关注,重温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中、在组织和自组织的互动中实现的.人与宇宙一体的系统存在性、社会发展性和现实存在形态决定了教育必须有明确且宏大的目标设定.离开人的存在和发展特性而主张发展"个性"、"本性"是抽象的,不现实的,更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隗金成 《学理论》2014,(7):16-18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策略方法,使全党全国人民得以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君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他关于中西文化之差异、中西文化比较之价值标准以及中西文化之发展前途等内容的论述,对于我们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敏  陆卫明 《理论导刊》2005,19(11):35-37
罗素是20世纪最早认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西方思想大家。他从自己的文化观出发,分析了中西文化的构成要素,并主要从价值取向、宗教信仰、性格品质和教育传统四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与孰优孰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认为中西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希望二者逐渐结合起来,这是中西文化最理想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史飞翔 《各界》2011,(10):92-94
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爱情与婚姻也如同他的整个人生一样颇具传奇色彩且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5)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属于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支流,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大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西哲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但如何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交汇,却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以独具批判性格和实践精神的马克思的哲学为基础,同时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之精华,重构中国的哲学,是实现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
李建华 《学理论》2011,(23):41-42
教育观是对教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要自觉遵循有价值的教育观。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为社会立人,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即实践,狭义的教育是指一种人对人善的信息互动的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一种圆善的教育观念。所谓圆善就是实现善的内容通过善的形式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之间形成善的信息互动,达到对人和社会一种善的效果。特别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反思是否承载了善的内容、运用了善的形式、达到了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