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诈骗案件主要呈现网络购物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开设"钓鱼"网站诈骗、以"刷信誉"等为名兼职诈骗、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等几种类型。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工作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认定成为重要关切点,其不仅需要切合传统证据理论所要求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要求,更要拓展应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由于电子数据在提取环节、鉴定程序和定案规则适用方面存在多种困境,故而,需制定电子证据刑事调查的特殊规则,逐步完善电子数据鉴定的相关规则,同步完善电子证据的审查采信规则。  相似文献   

2.
网络侵权案件确定地域管辖的关键是遵循网络数字传输规则,找到网络与具体地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网络侵权案件地域管辖的基础应当包括侵权行为地、原告住所地,其中以侵权行为地为主。服务器所在地应当仅指ICP服务器(主机硬盘)所在地,可作为确定侵权行为地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3.
案件事实论辩需要真理论的支撑,理性实践观将案件事实的确定性解释为一系列规则的实现,主张把理性和融贯作为判定案件事实的标准。然而,新媒体信息传播凸显了案件事实陈述的一致解读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案件事实论辩的方法和前提。诉诸语言诠释一致性可以解释论辩方法的一致性,两者都预设案件事实论辩的前提一致。解释语言诠释的一致性,则需要从限制认知因素的角度引导和培植论辩者的结构关联偏好,为此,有必要在庭审中明确一些关于案件的实在假定和价值假定,把它们作为案件事实论辩的最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伪基站中断用户数的电子数据取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打击伪基站违法犯罪为出发点,讲述如何从伪基站设备中提取出电子证据。结合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提出当前取证存在缺乏用户数据关联分析、中断用户数计数错误、提取数据不全和容易重复多计算中断用户数的问题,并形成以gsm_business表、send.data、Open BTS.log三者数据关联分析的取证思路,得出中断用户总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经济利益的驱动,近年来网络犯罪呈高发趋势,衍生“黑产”增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多损失,尤其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电信诈骗、网络盗窃等案件为甚。因这类案件信息量大、关键证据易失,取证难度随之加大,提出一种应用正则表达式规则配合常用编码进行精确提取、恢复、固定的电子数据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6.
串并案是公安机关最重要的侦查方法之一。由于案别、手段特点、选择处所、选择对象等案件信息与案件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串并案的准确率较低,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同时,效果也不理想。通过对涉案数据进行预处理,串并分析与案件关联的关键字符串,可以达到对具有相同关键字的案件串并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杜承秀 《前沿》2007,(4):112-116
法理上分析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是正确构建该类案件处理机制的前提,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应定位为两大争议在法律事实上有一定的关联,处理结果互为因果关系或者互为前提条件的一种案件形式且不以相互影响为必要;交叉案件可类型化为以民事争议为主涉及行政争议的交叉案件、以行政争议为主涉及民事争议的交叉案件、民事与行政争议并重且存在法律事实关联但判决结果相互不影响的案件三种;交叉案件的正确解决应当充分考虑两种诉讼机制的特征、诉讼目的及价值功能、司法权的性质等出发点,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宪政体制,适当借鉴域外经验构建该类案件的妥当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案件事实是司法同一证明的重要认知对象之一,它是由特定时空条件下人、物、事等要素在"促协力"作用下受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互影响自组织、自相干而构成的。案件事实自发生时起就处于运动的状态,在运动过程中作为案件事实系统构成的人、物、事子系统会产生关联协同和竞争冲突。如关联协同占据主导,案件各要素之间就可相互印证,反之则印证不能,从而就出现了案件事实同一认证能否实现的问题。据此为研究基点,可从同一认证原理、实现过程、案件事实认证不能的风险评析三方面对案件事实同一认证作出剖析,至于案件事实求解的印证实现可借助系统论方法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南京市政法业务协同办案服务平台,以实现公检法司业务、数据融合探索。平台合理厘清与省级平台的关联,设计了通过安全边界实现公、检、法、司等政法单位各专网和政法通信网络之间的网络架构,同时结合市政法系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数据安全、工作效率、运行维护等多种因素完成平台架构搭建,实现了案件业务的协同办理和数据流转。通过统一数据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建设信任体系、运行安全协议等方法完成了南京市政法业务协同办案服务平台设计。经过全市推广应用,该平台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规范了执法司法行为、实现了业务数据融合,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审查程序,保证案件审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省、州(市)人民政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省级各部门、各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