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臣  谢英芬 《党课》2009,(6):24-29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关系的正确行为规范,也是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科学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尤其是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美德的作用更显得重要。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家庭关系、新型家庭生活的伦理上的概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人们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  相似文献   

3.
老骥  仁厚 《当代党员》2006,(3):52-53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婚外恋情、遗弃老人、虐待孩子、家庭暴力等现象经常发生。家庭美德的缺失,给一些家庭蒙上了不幸的阴影,也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其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固是社会和谐文明的基石。通过对家风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引导全社会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广泛开展传承好家训、讲家训活动,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以好家训提醒引导、感染熏陶家庭成员,发挥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功能,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忠厚传家,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公共活动,弘扬文明健康生活,增进邻里团结,融洽邻里关系,使全社会更加注重家风培育,以纯正家风厚植社会新风。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新乐市领导干部夫妻不和或者与邻里不团结导致家庭美德考核不过关,轻则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或降低一个层次任职。重则有面临被辞退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公民行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纲要》?青岛市市南区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以社区建设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新路。社区是城市工作的基础,也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有效载体。市南区社区建设有良好的基础,是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市南区提出要以社区建设为载体,依托社区落实《纲要》,充分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全体公民在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都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各行各...  相似文献   

9.
生活不可以没有道德。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无论是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所谓“后现代”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人类精神发展的新挑战,因而都面临着如何引导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公民道德情感、提升公民人格境界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国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献,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公民角色与公民道德范畴的现实性阐释 长期以来,我们在讨论道德问题时,一般都是讲社会主义道德,甚至在讲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问题时,大多是从社会整体角度讲道德。虽然这并不否…  相似文献   

10.
在四师七十一团九连,有一户人家相亲、相敬、相爱、母贤子孝,友善邻里,他们勤劳、富有爱心的美德也造福着周围的职工群众。大家提起他们都没有一个不说"加合斯"的,他们就是九连职工韩建明、朱春兰夫妇家庭。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韩建明、朱春兰夫妇结婚  相似文献   

11.
曾志杨 《党课》2010,(11):127-127
据报道,今后,河北省新乐市领导干部夫妻不和或者与邻里不团结导致家庭美德考核不过关,轻则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或者降低一个层次任职,重则有被辞退的危险。有人以为这样考核干部是“抓小放大”之举,笔者却以为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辨优劣”,将家庭美德列入干部考核,不是恨其早,而是恨其迟。  相似文献   

12.
农一师十团工会妇联开展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今年在全团各单位中全面展开。一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星挂牌活动。通过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不断提升家庭成员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二是深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家庭助廉读书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进家庭。结合家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导向作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透过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就能看出这个社会普遍的文明程度。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  相似文献   

14.
班红娟 《新视野》2012,(4):106-108
公民教育是在现代社会里,引导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美德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公民教育的内容需从公民知识、公民态度、公民行为和公民能力四个方面来把握。公民教育实施路径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构筑,形成系统的公民教育网络。其中,家庭公民教育是基础,学校公民教育是主渠道,社会公民教育则是前两者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毋庸讳言,当前社会生活中,最薄弱、最缺乏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而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礼诚信”显然是基础性最强、普遍性最高的。我们讲的“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无不与诚信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云德 《求是》2002,(20)
以《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大哥》等一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为标志,一度引起观众不满的清宫、武打、侦破以及某些类型化电视剧充斥荧屏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最近,一部反映普通百姓家庭生活、充满人间温馨和真情的20集长篇电视连续剧《至爱亲朋》,再次为荧屏吹来一阵清风。《至爱亲朋》描述了一个极其平常的百姓人家,因20年前收养一个遭遗弃的女孩而演绎出的一段曲折动人的现代情感故事。剧作紧紧扣住一个“情”字,从父子母女亲情、兄弟姊妹手足情、邻里同事友情、夫妻恋人爱情等入手,昭示出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传达了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5,(8):44-44
万俊人在《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撰文.主张从政治伦理的综合视角切入“和谐社会”的主题.认为制度美德和公民美德是和谐所需的必要的政治伦理条件。只有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台法有效地运作.社会伦理规范的合理有效的规导与协调,公民个体美德的修养与自律,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生活进入一种有序和谐的发展状态。这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不仅是政治的和法律的.而且还有社会伦理的和公民道德精神的。  相似文献   

18.
李春仁 《柳州党史》2002,(2):46-46,48
2001年lO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实施纲要》。《纲要》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应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领导干部是公民的行为典范,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他本人的文化素养、情操道德,反映当地的政风民风,也折射着该地的用人动态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二师二二三团园一连,有一户人家相亲、相敬、相爱,母贤子孝,友善邻里,他们勤劳、富有爱心的美德也造福着周围的职工群众。大家提起他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他们就是园一连维吾尔族退休职工吐代西·牙生、孜卫且汗·卡德尔夫妇家庭。亲密无间事事兴家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干部的德是一个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内的道德体系。在很长时期内,出于对“家庭”二字在观念上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庭美德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特殊重要性。今天,把家庭美德作为干部德的内容要求来考核领导干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筑起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担当起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有利于创造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提高干部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