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印度的人口问题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增长过快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养活世界人口的15%,可它只有世界陆地面积的不到2%(其比例虽然名列第七),它的收入仅为世界收入总额的1.5%,八十年代初它的人口约为6.85亿,超过美、苏两国人口的总和,然而,美、苏两国却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1.3%,为印度的10倍多,占世界收入总额的近40%,为印度的20多倍,它的人口几乎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总数相等,而它的面积只为这两洲的5.8%,  相似文献   

2.
人口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到经济增长。近年来,印度的人口红利成为热点话题。本文探讨了人口红利及其经济含义,分析了印度的人口红利状况及其收获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主要制约。  相似文献   

3.
孟加拉国把1987年1月2日定为人口日。艾尔沙德总统在当天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孟加拉国政府设立这个人口日的目的在于掀起一个计划生育的运动。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在农村地区奠定计划生育的基础。在计划生育委员会强有力的支持下,通过全体人民的努力,使孟加拉国人口控制运动获得成功。艾尔沙德总统自1982年3月接管政权以来,一直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把人口问题作为国家的最重大问题来处理。他亲自出任全国人口控制委员会主席,领导全国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总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角度出发 ,就印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 ,考察人口对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和机会。指出 :(1) ,人口增长与投资的增减各有自己特别的途径 ,人口增长没有带来投资的明显障碍 ;(2 ) ,人口增长刺激消费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 ,而且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消费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 ;(3)就印度来讲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潜在市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机会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讲,人口增长对于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应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作用。就其积极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1)在一个人口稀少而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可以缩短在交通、通讯、社会服务及生产领域中实现规模经济所需的时间,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美国历史上曾经历过的那样。(2)在一个政治经济不稳定的世界环境中,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中国和印度,单凭其国内市场的宏大规模就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因而增强其政治经济实力。(3)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可能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严重的倾销和反倾销问题 ,印度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这些措施包括及时修订法律制度、成立专门机构处理反倾销事务、提高处理反倾销案件的效率、力度 ,加强与反倾销利害关系方的协调、保护薄弱部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印度面临着严重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用水效率低下、水污染等严重危机。印方的应对措施包括大量抽取地下水,积极推动内河联网计划,改革管理机制,执行节水增效计划等,但其成效与执行力度仍远远不够,症结则在于水资源由地方管理导致的公地悲剧。印度的水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中长期前景也不容乐观。水危机及其应对方式将成为印度综合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将直接影响南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印度、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度、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比较邓菊秋ACOMPARATIVESTUDYOFTHEPOLICIESANDMEASURESTAKENBYINDIAANDCHINAFORGOODUSEOFFOREIGNCAPITAL¥DengJuQiuTheauthor...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印度没有轻易进行农业政策变革。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印度也没有就农业问题做出任何承诺。世贸组织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呼声不断高涨。为使印度农业发展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并保证粮食安全,瓦杰帕伊政府在1998—1999年度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将农业改革放在以增长为目标的预算战略的首位,但直到2000年7月,瓦杰帕伊政府才公布期待已久的国家农业政策,开始对农业政策进行某些改革。为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2012年,曼·辛格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农业发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目前,印度还制订粮食安全法,使粮食安全得到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10.
长期的殖民统治,严重地破坏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印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独立初,印度城镇中住房短缺的现象就十分普遍。独立后,随着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印度的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了。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给城镇住房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也给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带来重要影响。独立后不久,印度政府就注意到城镇住房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由于城镇住房问题的恶比及其影响的深化,八十年代特别是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了一些更为积极的政策措施。尽管未能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问题在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 ,既是经济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它对印度市场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影响极大。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对于弥补市场经济运行中给社会贫弱阶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它也是印度政府对市场经济中利益关系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印度人口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与失误张传鹤印度到1991年已有人口844亿,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从1951年起,印度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推行人口控制政策的国家。印度的人口控制工作无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独立后,印度注意发展海运事业,形成许多重要港口,也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运船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印度港口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但是,印度港口设施的改善依然满足不了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的需要,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印度仍应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印度在逐渐成为“世界办公室”的同时,也试图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加速制造业发展。本文在分析印度加速制造业发展的态势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作者指出,印度制造业可能获得较快发展,但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6.
缅甸当局认为他们国家的人口不足。这个结论似乎与城市当前的失业人数占14%、城市与乡村的无职业人数所占比例更高的情况不一致。缅甸人口不足的依据来自政府报告:其一,在农村,每值农忙季节(种植和收割季节),便出现季节性劳力短缺;其二,全国尚有一半的可耕地未能开发利用。基于对上述经济形势以及受其人口众多的邻国(孟加拉国、中国和泰国)的影响和自身认为有必要把缅族人口(目前占人口数的2/3)维持在现有或甚至更  相似文献   

17.
独立后,印度注意发展海运事业,形成许多重要港口,也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运船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印度港口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但是,印度港口设施的改善依然满足不了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的需要,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印度仍应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试析印度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叙述了印度经济增长的基本状况,对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相关要素进行了论述,透析了未来印度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并揭示了印度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移民、合作社部部长苏布罗托说,根据1971年的典型人口调查,当前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年增长率为2.68%,即以每六秒钟生一个婴孩的比率增长,他指出:印度尼西亚人口如果按照这个比率增长的话,到公元2000年时,将达到二亿八千万人,现在印度尼西亚全国人口为一亿一千九百万人,要供应全国国民充分的粮食已有困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世界第二个人口大国,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印度政府和学术界追求的首要目标之一。自独立以来,与人口生育和人口变动有关的各类因素都已成为印度人口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国人口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初步效果,为世界其它国家所关注。本文试图对印度进行的这方面研究作一评介,并从几个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入手对此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