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理解江泽民所讲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有什么特点,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法律体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务法律部门的科学结合的统一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则强调这种法律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一)代表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关系到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件大事。本文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现实基础和今后的立法任务,以及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带来东西方思想文化及道德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要求人们形成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加紧研究建立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体系,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1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道德体系的重建问题。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党中央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历史表明,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才能准确地、完整地掌握这个理论,才能把握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把科学体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迫切需要我们尽快给予科学的回答。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当前学术界正在开展研究。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十几二十种说法,构建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6.
喻义东 《党史文苑》2011,(14):60-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90年法制方针及其实践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7.
《福建理论学习》2011,(6):44-45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马晓 《求实》2012,(5):74-77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准,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里,解析出该体系形成标准的特殊性,找寻其独具的中国特点和特色,使其区别于其他法律体系的形成.从其形成标准方面考量,可以确立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持“一个根基,一个前提,三个支撑”: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为根基,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以彰显中国特色为前提;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为支撑、以构成涵盖基本数量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体为支撑、以法律实施机制的有效实践为支撑.  相似文献   

9.
10.
安群 《理论建设》2011,(6):30-33,74
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之际,正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之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表明: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灵魂。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数十年的孜孜探索,才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笔者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完善,党的领导无疑是最坚强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读了《再论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①(以下简称《再论》),对该文作者和某同志(《再论》所称《经济》一文的作者)的争论,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再论》提出要“平心静气地实事求是地开展讨论”,我很赞成。因此,我们还是从有文字根据的争论着手。以下集中三个方面对《再论》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再论》认为,他与某同志的争论,“主要在于,是不是可以把非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把“社…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在学习《邓小平文选》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邓小平的个别理论观点上,而必须在把握科学体系上下功夫。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组成,其中每一原理和观点又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把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概括为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是有层次的,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法治与德治并重,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一治国方略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   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具有时代特点的内容。当前,这个体系虽然不完备、不系统,但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框架,大体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相似文献   

14.
尚玉为 《世纪桥》2012,(13):151-152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把握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安群 《新视野》2012,(2):77-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政治核心和制度灵魂.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的立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16.
《中共央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上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高校第五次党建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了,在高校政治课教学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几年来,这一工作已在全国各地高教战线受到重视,正日益成为深化高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每一部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学习这一理论不能仅仅停留于了解其中的个别理论和个别观点上,必须在全面系统地把握理论体系上下功夫。那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逻辑结构如何?这是我们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着重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为依据,经过长期探索和理论概括,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从各个视角、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构成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和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三个层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层次构成的。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具体可以分解为三部分:“中国特色”表明了法律文化的民族性。它是由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法治实践所决定的。“社会主义”表征了法律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当代中国所要建立的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是由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  相似文献   

20.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充分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