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尽失国会三分之二的席位,失去对国家立法机构的主导权,委内瑞拉统一社会党遭遇执政以来最大的威胁。马杜罗要想通过2016年信任公投,还面临诸多挑战。2015年12月6日委内瑞拉举行国会选举,反对派"民主团结联盟"获三分之二多数席位。执政的统一社会主义党受重创,自执政以来首次失去对国家立法机构的主导权,遭遇严重政治挫折,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国会选举后特别是2016年1月新一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党执政和参政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重要选举,中左和中右政党角逐政坛,力量重新整合,地位有升有降. 在一些国家大选中,中右翼力量占据优势,社会党则失去执政地位.从总体上看,社会党失多得少,这与前几年社会党盛极一时、纷纷上台的景况相比,预示着又一轮换马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1989年下半年,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六国政治局势发生剧变。这几个国家的党,有的已经解体,有的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有的发生性质的变化和分裂;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发生了变化,更改了国名,结束了一党执政,实行多党制,成立了"联合政府",走自由选举和议会民主的道路;在经济制度上,大力发展私有制,搞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武装力量建设上,取消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年,全球共50多个国家举行全国性选举,诸多国家政党政治呈现碎片化趋势,欧洲、拉美等地区多国政党政治出现“右摆”,多党民主政治的固有矛盾和问题有新表现,执政安全、治理能力与自身建设依然是多数政党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第15届议会选举中,印共(马)失去34年的执政地位。面对选举失利,印共(马)深刻反思,党的指导思想与执政理念未能与时俱进、经济发展政策与农民利益形成对立、官僚主义与脱离民众以及遭遇强有力政治对手是其失败的主要因素。全党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塑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致力于左翼的团结与捍卫人民的利益,为重新执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来席卷欧美的民粹主义浪潮中,英国独立党迅速崛起,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通过更是令其声名大振。但独立党并没有像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那样在本国选举中实现突破,只是在欧洲议会选举这种“次级选举”中取得过胜利。前独立党领袖法拉奇新组建的脱欧党在英国政治中仍面临和独立党一样的困境。英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所面临的制约既来自英国不同于欧洲大陆国家的选举制度和政党结构,也源于英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林德山 《当代世界》2013,(11):57-60
英国工党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阵营中一个特点鲜明、政治地位相对稳定的政党。从20世纪20年代超越英国传统大党自由党、成为与保守党抗衡的英国两大政党之一以来,它在国内选举中一直保持了这一地位。[1]期间,除二战期间参与战时内阁以外,工党先后执政33年。百年来,工党虽经历起伏,并多次陷入政治危机,但终能走出困境,长期保持在英国两党政治中的大党地位。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30余年的所谓“民主化”实践,形成了两党轮替的制度环境和两党主导的政治结构,并在历次选举中多次上演。在这样的政治语境中,“第三势力”发展空间受限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认知乃至思维定式。近年来岛内中间选民显著成长,国、民两大党实力对比失衡,“第三势力”自主性增强,为“第三势力”发挥影响力、谋求新突破带来新机遇。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以台湾民众党为代表的新兴“第三势力”夺得新竹市,并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表现不俗,显示在一定选民结构、选举环境和选战策略的耦合下,“第三势力”具备打破岛内政治环境结构性限制的空间和实力;尤其是与传统“第三势力”的式微相比,实现地方执政且赢得14席县市议员更凸显了民众党的一枝独秀。当然,选举结果与民众党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政党成立时间尚短、基层经营不足、选举经验缺乏等,并不足以掩盖其发展势头。2024年“大选”和“立委”选举,是岛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和检验“第三势力”实力的重要节点,以民众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能否争取中间选民凝聚基本盘,提高民意支持度向选票的转化率,以及根据国民两大党的选举布局和竞逐态势制定正确的选战策略,将决定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中东欧左翼政党在选举中的失利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三年中东欧左翼政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右翼势力却步步为营。这既是多党议会制的正常博弈的结果,也是右翼回潮的反映。造成这一局面既有左翼力量的内部原因,也有欧洲右翼势力的外部影响。一、右翼逼进,左翼退却从最近两三年中东欧国家的议会和总统选举来看,各国左翼政党获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绿党和极右翼民众主义政党为代表的非主流政党在西欧许多国家的选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它们分别与中左、中右政党组成执政联盟上台执政 ,从而对西欧国家的政党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并迫使主流政党对其意识形态和政策倾向作出调整。不过 ,中左和中右两种类型的主流政党主导欧洲政坛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非主流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也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