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党课》2007,(2):32-32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以及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专家考证,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一般为80至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为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农业经济时代,一个人7-14岁时在宗教寺院和私人学堂里接受教育就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一般从6-22岁接受正规教育,基本上也够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只有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才能培养成完善的人,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当今社会,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顾明远 《新湘评论》2010,(11):42-42
从教育学来说,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特长、爱好来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教育成功。我国古代《学记》就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又说:“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要诚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优势和劣势,因材施教,否则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不懂     
《学习导报》2014,(6):51-51
不懂珍惜,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不懂宽容,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不懂感恩,再优秀也难以成功;不懂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不懂合作,再拼搏也难以大成;不懂积累,再挣钱也难以大富;不懂满足,再富有也难以幸福;不懂养生,再治疗也难以长寿,不懂生活,治得越久就越没劲。  相似文献   

4.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4,(10):58-58
我从来不否认,每个人的智商不一样。 一般认为,智商在80到110之间属于平常,在110到120之间属于聪明,在120到130之间属于很聪明,在130到140之间属于超常,超过140就叫天才。 概率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分布叫正态分布,智商这种随机变量也是服从这个分布的。这意味着,智商低于80与超过140的人只占据全人类很小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做人为官的心得,既有他失意官场的无奈,也有他超脱尘世的精明,四字千金,被后世不少人奉为座右铭。其实,他在“难得糊涂”下同时还书有数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因此,清代学者钱泳认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极聪明人语也”。他又说:“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须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糊涂,是个贬义词,指做人不明事理或者某种事物内容混杂的意…  相似文献   

6.
微观     
《廉政瞭望》2013,(21):12-13
未来中国人的崇拜 @思想聚焦:未来20年,中国人崇拜的将是知识而不是官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这个民族对知识的尊重,无以复加。但现在在中国有点钱的人,有点小权的人——哪怕是个科长,也可以照样把大学教授弄得没有尊严。这种貌似聪明的聪明,洋洋自得的市侩,是多么肤浅啊。  相似文献   

7.
张传禄 《当代贵州》2011,(12):60-60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可能老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打转转,总要有工作岗位或工作任务的转换。到达新的岗位,接受新的任务,必然会面对陌生的事物。而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他的知识和本领也是非常有限的;一个人无论经验多么丰富,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也难免失于偏颇。所以,涉足陌生的领域,处理陌生的事情,应谨慎从事,扎实行事,切忌自负轻率,鲁莽冒失。  相似文献   

8.
培根曾有名言: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之学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仅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在青年男女热衷于美容的今天,似乎还可加上一句:任何生理上的缺陷也完全能由学问来补救。读书能使人美容,当今青年要挤秀外慧中的“帅哥”“靓妹”,什么霜啊,乳啊,都不济事,最佳途径莫过于多读书了。美与丑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些人初看蛮丑陋,但越看越美丽;有的人初看蛮靓丽,但越看越俗气。何以至此?原来一个人的美丑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清代大学问家纪晓岚有一句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字:‘怕’。”怕人知,怕抓住,怕报应;怕的东西越多就越平安。反之,人在世上若胆大妄为,什么都不怕,那就叫做“无法无天”、“肆无忌惮”、“无廉耻之心”,一个人如果到了无所顾忌、寡廉鲜耻的地步,那么便与禽兽无甚差异了。前几年,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33亿元的主犯邓斌的四大花旦之一金惠珍受审时,这个主儿,面对法庭竟微笑着向群众招手致意;“严打”时,在电视屏幕上也看到一些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的囚犯昂首微笑。古人云:“虚糜素餐,恬不知耻,殊为可厌。”此话是说那些不…  相似文献   

10.
丹麦人崇尚“叶特尔法则”,即:任何人不得自称比别人好、聪明或者富有;也不认为他人会比自己更好、更聪明或更富有。谈到自己往往很含糊,有意把个人成就轻描淡写;不主动交换名片,很多人甚至没有名片。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0,(3):43-44
房连水在2010年2月的《杂文月刊》上撰文指出:不少人说,中国缺少大师,尤其当代,是一个大师断档的时代。所谓大师,其实是分领域、分学科的。这就是说,大师只是某一学科某一领域之巨匠、巨擘而已;世上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那种囊括人类所有知识、全部学问的百科大师。就其他领域来说,从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大师级人物还是可以扳起指头来历数的。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吸纳了成百上千的青年人进入企业工作。这些青年知识水平较高,思想比较活跃,其中不少是共青团员,起初大多数人对进入民营企业抱有临时思想,有的对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知之不多,理解不透,对企业发展关心不够,缺乏主人翁精神;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较模糊,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如果不及时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熹的“道德”概念比一般伦理意义之“道德”概念更为复杂:其范围更宽,泛指一切人伦日用之事,并兼具践履意味与形而上学意味。朱熹道德知识不同于西方传统自然科学知识,也不同于西方道德知识论语境下的狭义道德知识。它的最终形态表现为一种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但就整体而言,它有着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表现为朱熹对“知”的各种二分(如生知/学知、深知/浅知等)。这种二分,从当代知识论的话语视角,可对接于道德命题之知与道德能力之知的区分。对朱熹而言,不同形态的“知”之间又并非截然二分,而下学上达是达至道德能力之知的基本路径,同时贯穿朱熹道德知识内部所有形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人才素质测评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个要刻意寻求人才的人来说,我想他最关心的是,要寻求的对象是不是具有可以成才的基本素质?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如果基本素质具备,那就值得为之努力,值得为之投资;如果素质根本就不具备,那么一切努力就将会付诸东流。至此,一个问题自然会萌生:素质是能看得出来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回答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老百姓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哲学家王夫之说:“知人之哲,其难久矣”;文学家苏东坡说:“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改革家王安石说:“人才难得亦难知…  相似文献   

15.
人,顶天立地,聪明勤劳,知廉耻,懂礼仪,不与禽兽同。一个人可以承认自己有种种缺点,但决不肯承认自己“恬不知耻”。在社会转型时期,粗俗化心态往往易于蔓延,然而,让人感受最深的又莫过于廉耻之心的淡化乃至忘却。光荣与耻辱,原本不难分辨,可几经云遮雾挡,巧妙包装,也能彼此易位,界限难分。贪污受贿变成了“本事”,无私奉献却成了“笨蛋”。知耻者,把理想和信念当作自己的生命。不知耻者,首先是理想的崩溃,信念的坍塌。尽管他们在口头上还信誓旦旦,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全心全意”,“奋斗终身”,可是在思想上、行动上,早…  相似文献   

16.
匆匆     
朱自清 《党课》2012,(22):123-12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学文 《求贤》2008,(4):41-41
在求职面试中,没有人能保证不犯错误。只是聪明的求职者会不断地修正错误走向成熟。然而在面试中有些错误却是一些相当聪明的求职者也难免会一犯再犯的,我们权称之为“高级”错误。笔者总结近10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经验,列举出常见的12种“高级”错误,与读者切磋。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1,(26):67-6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相似文献   

19.
马九如 《党课》2006,(5):50-51
讲课一般都应有讲稿,讲党课也是如此。但是,离不开讲稿,照本宣科,又是讲课朊忌讳的,所以讲党课应提倡脱稿讲课。因为党课的教育对象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知识广、经验丰富的特殊“学生”,党课教员只有做到脱稿讲课,才能为党员干部所接受,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在讲党课的实践中,有的教员讲课有理有据、有板有眼,使人获得系统的知识;有的语言风趣、旁征博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吸引人全神贯注地听讲……如此风格各异、而且有效的讲课方法,大都是建立在脱稿讲课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施展才能的途径很窄,出官入仕成了仕人君子自我实现的惟一通道。但怎样入仕呢?古人认为,入仕为官必须“由其道”,犹儿女婚姻,明媒正娶,正途入仕。孟子说过,人之为官有“天爵”和“人爵”之别。所谓“天爵”是指一个人修养很高,才智超群,众望所归,而被推举担任领导职务。而“人爵”是指那些自身不修,一味钻营,不是“由其道”而得其位,而是通过非正当渠道去谋其位。孟子认为“天爵”不修,“人爵必殆”。唐初,太宗李世民曾就用官之事问计于魏征。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