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安全观与欧美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是欧美同盟关系的核心。欧洲对美国在安全上的依赖程度决定了欧洲外交的空间大小,同时也决定了欧美同盟内部关系的模式。欧洲对冷战后新安全威胁性质的评估既使其意识到自身对国际安全的责任,同时也认识到美国合作的不可取代性。基于这一判断,欧洲一方面努力改善因伊拉克战争受到损害的对美关系,另一方面寻求建立能够反映新的安全形势的新型跨大西洋关系。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将主要取决于欧洲今后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所能发挥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欧洲战略文化从冷战时期的防御型模式向冷战后的干预型模式转变,其中,认知变量对战略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安全观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知变量主要包括四大变量,即内生变量、外生变量,传导变量和干扰变量。由于认知变量发生变化,导致欧洲国家在冷战后不再把苏联作为主要威胁来源,而把非传统安全威胁,特别是人道主义灾难作为主要威胁来源,确定了新的威胁来源和安全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安全战略方面的基本认知规范,从而导致欧洲战略文化模式的变迁。本文主要从战略文化的理论角度出发,围绕安全观及其认知变量的概念,简要阐述认知变量如何影响安全观,从而更好地理解欧洲安全观改变的原因,以及这些变化对欧洲战略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中,着眼于建立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有效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等。这一系列举措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主要表现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得到防范化解、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持续提升、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全面强化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及成就充分说明,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必须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实现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观的终结?——新安全观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 ,国际社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挑战 ,传统的以国家为本位的军事安全只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众多安全问题之一 ,人们的安全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此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新安全观等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然而 ,对新安全观的强调却易使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发生误解和偏差 ,忽视或淡化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 ,甚至有贬低传统安全之虞。本文从国家安全的缘起、认识安全问题的不同视角及安全观形态的转变等方面入手 ,对安全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论析 ,确认了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地位 ,并依据冷战后安全问题的新发展 ,分析了新安全观的理论和现实困境 ,提醒人们警惕忽视传统国家安全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介了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建构主义一体化理论旨在研究欧洲一体化所引起的行为体之行为、偏好和身份的变革性变化。从其社会本体论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点出发,建构主义建立了自身对一体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欧洲一体化:欧盟制度的作用;身份的变化和政治共同体;交往和话语的作用。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研究不仅为解释和分析欧洲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建构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欧洲证券市场的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欧洲证券市场朝着一体化的目标经历了一系列分化组合 ,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85年欧共体委员会关于建立单一欧洲市场的白皮书”的发表、建立IDIS、EUROLIST、EUROQUOTE、NORDQUOTE、EASDAQ、EuroNM、Euronext等。这些联合或兼并的规模不一 ,有的失败了 ,有的目前仍在运行 ,有的则还处在设想阶段 ,欧洲证券市场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仍将充满艰辛。  相似文献   

7.
论欧洲电视跨文化传播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 0年代初卫星电视的大量出现给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欧洲政治家和公共电视工作者试图以电视跨国传播作为培育欧洲文化认同、进而政治上整合欧洲的重要工具。欧洲电视跨国传播大致经历了酝酿和实验期 ( 1984年前 )、初步运作期 ( 1984— 1988年 )和成熟运行期 ( 1989年以来 )三个阶段 ,并在推动欧洲媒介联合、建立内部节目市场以及维护欧洲多元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对于培育欧洲文化认同、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却收效甚微。在社会现实中 ,它遇到了来自欧洲外部、内部以及语言文化差异上的重重阻力 ;在理论逻辑上 ,它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欧洲电视跨国传播的效应有限 ,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培养欧洲文化认同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及东欧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理论观点发生很大变化,现评介如下: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矛盾和问题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矛盾和问题的分析,基本上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内部矛盾关系;二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与全民所有制的矛盾关系。归纳起来有五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评介新制度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作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的三大流派之一,新制度主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来考察欧洲一体化进程。本文探讨了新制度主义一体化理论的渊源,介绍了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大分支。然后,结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分析、评价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本文认为,欧洲一体化理论中新制度主义的介入,填补了新功能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之间的理论空间,为欧盟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和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对欧洲影响巨大,就外交而言,它先是为其预设了原初的背景前提,继之又形塑了其行为主体——民族国家;它不仅为欧洲外交提供了基本制度规范,而且随着与民族国家结合,还对欧洲外交的发展与演变产生直接影响。在历史坐标中考察两者关系,不仅可为我们提供一个认识宗教与外交错综复杂关系的典型个案,而且对我们理解现实中的欧洲外交,甚至整个国际关系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增强对欧洲这一特定地理区域和文化政治实体的认同意识 ,不仅为欧洲公民接受政治经济统一的现实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 ,也影响和制约着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进展。然而在民族国家观念依然盛行的今天 ,文化认同更多地指向民族层面 ,以欧洲为价值核心和基础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为此 ,应当从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入手 ,通过发掘和强调欧洲文化的共性以及加强欧洲范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构超越民族的欧洲文化认同 ,使欧洲朝向更为紧密的统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后功能主义是当前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继承和修正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它从研究欧盟的大众意见和政党政治入手,分析了国内政治化进程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后功能主义理论以认同为核心变量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的全民公决、政党冲突等新现象。它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但在以下四个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后功能主义对于政治化进程的看法似乎过于悲观;其次,后功能主义讨论的政治化进程只限于成员国国内,而没有涉及跨国层面;再次,认同因素在政治化进程中的核心位置值得商榷;最后,后功能主义虽然指出了"政治化"带来的冲突,但并没有为此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梁雪村 《欧洲研究》2020,38(1):1-26
近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了民族主义的回潮。是什么力量在维系欧盟成员国内部的民族主义?一体化的超国家理念经历了三代人的论证、传播、普及并实质性地弱化了边境、统一了货币之后,为什么还是没有驯服早就被宣布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民族主义?本研究从大卫·米特兰尼提出功能主义路径的历史背景入手,指出欧洲一体化从未获得过消灭民族国家、实现深度政治融合的理论保证。从根本上而言,功能主义路径指导下的一体化未能替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三项基本政治功能:一是确保相当范围内的政治团结;二是维持福利国家的道德前提;三是共识的再生产。欧洲一体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的成功有赖于民族国家提供的政治根基,对民族国家的超越难以在缺少功能替代的前提下发生。  相似文献   

14.
保加利亚的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在50年代后期就已初露端倪。当时,为了纠正多年来过分集权、少数人专断、官僚主义盛行所造成的一系列错误,平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长期积郁的愤懑情绪,防止波兰、匈牙利等国的悲剧在保加利亚重演,保共在加强法制建设、精简国家机构、改进工作方式、扩大国民议会和地方人民会议的权力、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努力。1958年,保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干部群众的思思觉悟均已具备实行民主管理的条件的思想,为日后广泛持久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认识前提。但是,由于效法苏联的作法在当时依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保共继续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沿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按照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需求前进”,这就很难使改革大步前进、其成效自然也就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周莽 《法国研究》2003,(1):32-46
本文的依据是几部中世纪剧本的校勘本。最早的是“亚当剧”(Jeud’Adam)的 12 - 13世纪版本 ,另外几部是 14 - 16世纪的“受难剧”(Passion)。有人推测这部“亚当剧”可能是从整部的讲述耶稣受难的剧本中抽出来单演的。其他的几部“受难剧”都从伊甸园生活开始 ,亚当夏娃最初无知无觉所以无忧无虑 ,后受撒旦蛊惑而食“知善恶树”果实获罪 ,被驱逐出乐园 ,失去永生而有生老病死。此后是从亚当到亚伯拉罕 ,预知将有救世主出现。剧本的核心部分是基督降临 ,耶稣受难以偿人类之罪。此类“神秘剧”的最重要阶段是 15世纪 ,是中世纪晚期的动荡年代 ,“末世论”流行 ,战乱瘟疫频繁 ,众人皆谓最后审判将至。这一系列受难和拯救题材对研究中世纪文学对痛苦的表达是极好的素材 ,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类之苦难的解释 ,是双重意义的interpr啨tation(表演和诠释 )。亚当夏娃种下苦难之因 ,上帝罚亚当终生劳苦 ,而夏娃作为主犯将在生产时备受苦痛。我们在剧本中注意到夏娃之痛与圣母玛利亚无玷受孕、无痛分娩的对应关系。而耶稣受难的过程对应亚当夏娃食禁果的五官感受 :荆棘王冠是为了惩罚亚当不服从告诫 ,众人辱骂耶稣是因为亚当听从妻子和撒旦的意见 ,因亚当看到禁果之美所以耶稣将看到人们向他吐口水 ,因亚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有关欧洲一体化的思考和论说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一体化的新动力在于全球化造成的后民族格局以及需要建立世界内政的客观现实。只有建立起与全球市场相匹配的政治行动能力,才能真正解决传统民族国家的困境和全球性风险,而欧盟正是在区域层面进行跨国治理的成功模式。哈贝马斯的一体化思想着重于阐释欧盟的世界意义并为如何推进一体化提供具体方案。这一思想带有康德哲学的"世界主义"特征,是后民族理论向"乌托邦"的世界公民理论过渡的逻辑环节和实践性的中间步骤。  相似文献   

17.
一、安全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 安全作为一个概念的基本意义首先是基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涉及国家是否受到外来威胁以及这种威胁严重的程度。在国际政治范畴内,对安全的定义是以国际环境为基本依据的。所谓的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在无政府的国际环境中对自身生存的需求,其核心部分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的确立,即代表国家的政府及其制度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并在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中具有公认的法理地位。军事安全指国家领土的完整,即国家领土或领土主体不受外来军事力量的威胁。经济安全指国家经…  相似文献   

18.
龙晟 《德国研究》2007,22(1):24-28
德国法律中的人类形象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由开始的集体人到共同体约束的人再到精神道德人,显示出从个体和团体的二分到对此种二分的超越.人类形象的界定应当相对于该社会背景而流动,随着一般国民的普遍意识而变迁,其所反映的乃是流行于社会中的价值感觉,这意味着人类形象的意涵与社会共同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隐含了一对内在矛盾,即"以人为本"还是以经济发展为本.原则上讲,它们既可能是互补的,相互促进的,也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在<巨人传>中,拉伯雷强调以人为本,他想象中的理想学校是东方契丹附近的"德兼美修道院"(Abbaye de Thélème),校中只有一条校规:"做你想做之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