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预言:没有被妖怪格格巫用汤煮死的蓝精灵,将在1990年广州千家万户的灶台上出现。一个最新的情报,使广州人紧张了:在广州城上空的大气污染,已超过了维持人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7)
正"是空调救了我一命!"夏季里,乐观而有趣的人们,总喜欢这样调侃时下的炎热天气。进入7月以来,广州更是热浪逼人,气温一直徘徊在35~37摄氏度之间,有时甚至更高。燥热的天气如果遭遇停电,将是怎样令人煎熬的场景?毫无疑问,这不仅让工作无法持续,连睡眠等日常生活,都将受到极大影响。但—这不是"如果",而是一度普遍存在于广州的城中村。目前,经近三年的城中村专项整治行动,八成以上广州城中村的用电难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4)
正今年8月4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提出,要围绕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总目标,着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11月,国际领先的邮轮公司歌诗达幸运号将抵达广州南沙港,以广州港作为母港开启从南方地区的航线,将为广州、珠三角甚至整个华南地区的市民出行旅游提供便利性和更多样的选择。近年来,广州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打造,积极发展邮轮经济,吸引国际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0)
正9月13日,广州珠江畔,时代公司首席内容官兼《财富》杂志主编穆瑞澜宣布: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将重回中国,在广州举办。对于《财富》全球论坛重回中国之际选择的这座城市,穆瑞澜赞许有加:“千百年来,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广州既是中国参与全球商务的著名历史象征,又是中国参与全球商务的杰出现代代表。”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财富》全球论坛怎么跟广州结缘?穆瑞澜:今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我与任学锋书记第一次碰面交流。当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一黄金周尚未来临,珠江地产即推出"黄金周三大优惠套餐",数千个单位将"打包优惠"出售,所涉及的楼盘遍布珠江地产下属9个项目,这一方面折射出广州房地产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一方面以集团为单位进行销售推广也在告诉消费者--此前专业人士预言的广州地产将进入品牌化时代已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6.
今年三四月间,广东不少地方连降大雨、暴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气象、水文部门预测,西、北、东、江(珠江)四大江河将发生较大洪水。那么,广州将会如何? 在历史上,水灾也曾肆虐过广州。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来形容广州市受洪水海潮同时夹击的情形最贴切不过了。  相似文献   

7.
“虎!虎!虎!”“老虎来了!”这不是牧羊孩子“狼来了”的随意喊叫,而是一份紧急情报向广州市公安机关发出的警告:“一批‘东北虎’正在南下,他们的口号是‘雪耻广州,逢抓必抢’他们的目标是广州各大宾馆、公共场所的外宾、港澳同胞及发了财的个体户!”,原来,他们过去曾有些家伙在广州被抓,这次是报复来了。此时,一年一度的春交会即将开幕,外宾、客商正云集广州,他们都成了来势汹汹的“东北虎”眼中的猎物……出笼何谓“东北虎”?今年以来,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沈阳一带的流窜犯罪分子陆续流入广州。由于他们在穗为非作歹、心狠手辣,因而有人将他们称为“东  相似文献   

8.
张忠培 《南风窗》2012,(11):85-88
我们不能错误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理论的本意,将文化理解乃至把它搞成经济的附庸,去倡导既有损于经济,又有害于文化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庙会经济和媚态文化。什么样的文化进步路线,才能引领广州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理念付诸实践?鉴古知今,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广州以往走过的文化道路谈起。  相似文献   

9.
今年,最令羊城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广州荣获2002年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迪拜市副秘书长特别指出:“管理出色、干净快捷的广州地铁,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管理的影响值得称道和借鉴。” 4年前一号线开通时,广州市民曾为之欢欣鼓舞:30载的地铁梦终于圆了!如今,二号线首段将在年底建成开通,三号线试验段已经动工,还有四号线、机场快线、广佛线……人们有信心展望,一个科学、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将穿越羊城坚硬的地层,给这座现代之城带来呼啸之风。 在广州地铁赢得的诸多赞誉中,人们  相似文献   

10.
1979—1994,中国15年,广州15年。 从一个一般性的省会城市,发展跃升到整个华南的中心,并对全国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广州这15年,对中国的15年,有什么影响和贡献?站在中国看广州,谁都无法否认,广州已不仅是广东人的广州,而且是中国人的广州甚至是东南亚的广州。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广州举办的一场“八方荟萃——优化‘大珠三角’营商环境研讨会”上,香港大学教授迈克尔·恩赖特先生讲起,他在广州考察的时候,多次听到人们眉飞色舞地谈到广州新机场,说它建成后将会如何如何雄伟、壮观,到时候珠三角就会有一个真正的国际机场。迈克尔很惊讶:“人们似乎忘记了,香港与澳门都各自有一个国际机场,而且也是在珠三角。” 迈克尔向《南风窗》记者求证,是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广州市政府倡言"以空港海港辐射东南亚、连通全球"的全新战略定位,以确保广州在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不落后,而其中的重点,就是以南沙港区为核心基础的南沙开发战略。进入9月下旬,相关新闻频频见诸报端:25日,中船集团旗下的华南最大造船基地在南沙龙穴岛东岸北部开工,此举象征着广州临海工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使广州跻身全国三大造船基地。此前已有经济学家指出,今日的珠三角如果不迅速补上"临海经济"这一课,弥补重化工业落后的缺陷,不仅高增长的期待将会破灭,甚至还会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9)
正通过对广州城市特点的分析,可以感知这是一座对人文价值有比较普遍的共识的城市,那么它对特色小镇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就很容易理解—它正试图在城市"规模挤压"集中爆发之前,实现一种平顺的人文接续。到2020年,广州将培育30个各具风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具体实施已有政策支撑。这既是广州的自主选择,也是全国城镇化棋局中的重要一环。"特色小镇"这一概念,肇源于浙江,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21世纪的广州”研讨会上,黎子流市长曾作了一个发言,宣布未来十余年广州市将投入700亿美元的资金,建设成国际化的大都市。 700亿美元?按照当时汇率可折为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平均到每年需投入三四百亿。仔细一算,颇为惊人。一些  相似文献   

15.
“食在广州”的美名早已声蜚海内,但是随着世界性第三产业的开发,近年来报界不时发出“食在香港”的惊呼。这表明广州饮食业今天正面临强大的竞争和挑战。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我将尽快建立“食在广州一条街”以此推动广州传统食品的恢复和发展。……每一种进入这条街的产品必须富有特色,质量一流,并集中广州最典型的优秀传统和风格。要使每个品种真正成其为名牌,质量上做到如群众讲的信得过,过得硬,吃得秀的美点名菜。一句话金牌就是资格。当其产品质量不如别人时,就必须退出,被取而代之。无论是国营、个体、集体,外省还是外商只要拿出来的产品优良,都有权利进入这条街。不应排斥而应当欢迎外来商品。“食在广  相似文献   

16.
“发票!发票!”广州北京路天桥不足10米处,便有8个操外省口音的男女,向行人兜售发票。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南方大厦附近,笔者过五关斩六将,方才摆脱票贩子的“包围”。发票,商品交易的凭证。何时变成了“促销”商品,在广州闹市被公开出售? 妙哉发票发票之妙,妙在可以报销。出差公干,有一张假发票,可以将自己的开销也填进去,拿回单位发票就变成钞票,国家的钱就变成私人的钱,这是发票市场“购销两旺”的主要原因。何部长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踏上广州这座神奇的城市。豫东小县城的人跑一趟广州,能叫左邻右舍艳羡得半死。  相似文献   

17.
五年之后,广州将是一座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目前,广州与深圳、北京一起,已经被列为中国高楼最多的三个城市。据了解到的资料粗略预测,五年之后,将陆续有一百多幢十五层以上的高楼拔地而起,遍布羊城。其中,高楼比较集中的区域是:沿江两岸,尤其是北岸;东风中路;环市东路;中山五路、北京路十字交叉一带;天河体育中心附近;五羊新城中心区等。请看吧,62层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大厦、60层的广州农工商贸易中心、55层的西湖商业大厦、44层的广东展览中心、39层的华侨大厦、34层的珠江实业中心、30~33层的吉祥大酒店、彩色电视中心、金融大厦、天河体育宾馆、望江楼酒店、  相似文献   

18.
曾经是世界名模、如今担任多家知名机构的形象及时装顾问的布泳玲在金秋时节飞到了广州。在遍游欧洲、日本之后,布泳玲终于选择了她的出生地香港作为事业基地,她坦言“没有比家更温馨的地方”。她将从香港出发,开拓北京、上海、大连、广州、苏州等都会城市时装表演和形象塑造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广州历史上最浩大,影响深远,波及广泛的市政大工程——地铁,正在轰轰烈烈地全面打响,16个工地已全部开工。放眼望去,昔日熙熙攘攘的中山路,而今已是一片瓦砾。多少往日风光、往日辉煌,而今全变成尘土飞扬的工地。广州的地铁工程,带着千秋万代的希冀和夙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里将成为广州市的第一条地  相似文献   

20.
挑战幕前     
33个年轻人,奋战了几十天,将广州市民卷入浓浓的节日气氛之中。 33个年轻人,很偶然地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临时却是强有力的整体。 33个年轻人,名不见经传,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人们应该记得“88广州龙舟节”,那个轰轰烈烈的节日,广州城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鲜为人知的是,组织龙舟节万宝系列活动的,就是这33个年轻人。自1964年以来,广州市政府就没有组织过龙舟活动,甚至曾下过红头文件禁止。虽说已成过去,但对市民来说总是一种遗憾。今又龙年,正值三中全会十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